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區域限制不再是阻礙人們交流的難題。很多中國地方「特色」漸漸走入大眾的視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武術也不例外。在廣為流傳的同時,它的「實用」價值也被更多的人所關注。
對比是每個人都會去做的事情,就是買東西也會比較一下來挑選出最合適的一個。隨著搏擊、泰拳等它國拳種在國內的傳播,再加上某些人的惡性消費,中國傳統武術不行、一點用處沒有等等言論也紛紛出現。其實,國內普遍有這樣的觀念也屬正常,現在的大多數的武術都是只談練不談打,更何況是教打,有很多學武術的老師自己都沒搞明白自己學的是什麼,怎麼打,又怎能去教導他人呢?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好比上過戰場的老兵即便是沒有學習過系統的擊打知識,但是他能夠從混亂的戰場得以生存,他的生存技能就可想而知了。
練武術,一輩子只練不打,功夫不會「上身」,永遠也無法真正用上。舊時代開武館的師父都是實打實打出來的名聲,開武館總是有不服的人,會面臨各方高手的「登門拜訪」,三教九流、各色各樣的人都有。你要讓人服你,就是靠打,打到服為止。那樣的實戰經驗,閱歷能不豐富?
現在大眾中普遍流傳的功夫,我認為是以「演」為主的但是要分清楚什麼是表演,什麼是練功夫。表演是給不懂勁的人看的,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哪有那麼多真正懂行的人啊,無非是湊個熱鬧罷了。想要練真功夫,就要與表演分開來了。向那種連觸碰都不用就可將人推飛於三尺之外的,那就是純表演,湊個熱鬧就好了。
拳術一般分為打法,練法,演法。各類拳種也有各自不同的「練」法,無論是由外而至內,又或是內變而改外,都有它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就好,但是無論選擇什麼拳種,只練不打也是在做無用之功。想要打,首先要不怕打,就算是搏擊剛開始學習也是被「打」出來的。這都是需要下苦功夫的,並不是說,你每天靠不斷的練習套路,就會打的。現在許多「專業」學武的人可能連個小混混都打不過,更別說去挑戰實戰經驗豐富 的拳擊選手了。真功夫的人是有,但是相比較而言這類肯下工夫,真正去打去練的人幾乎已經「絕種」、很難找到了。除非你有這個緣分,能夠尋得這樣的明師。
而且,老一輩的武術家們是天天都在「系統」的練習,現在又有誰說,我長年累月什麼都不幹,就練上七八個小時的武術,即便如此,如果你的路不對,也只是南轅北轍罷了!這樣的毅力,還不如去學習泰拳。這類的拳法只需要每天堅持去練就好,雖然也要下苦功夫,但相比來講會「易」有所成。
中國武術想要真正的去打,單練套路,也只有強身之效,這與摔、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光。說不練假把式,只練不打無用功,只有真正的去研究打法,練打,中國武術才會有出路,不然,只會成為「體操式」表演的套路慢慢的被「遺忘」。在本文的最後,希望以上內容能夠讓你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