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條微博,讓我驚呼可怕。
作家蕭十一郎發微博稱:「今天我的親戚又給我介紹相親,說雖然殺過人坐過牢但現在放出來了。」她以為自己聽錯了,給自己介紹殺人犯相親,這親戚有仇吧?
這位作家30多歲,事業有成,相貌中等,小說買的暢銷,還賣出了影視版權。算是非常優秀。結果親戚就是認定,她30多歲了,不值錢了。有男人能看上已經是天大的福分了。
我轉發到朋友圈,發現不少女性朋友都紛紛吐槽。
「我朋友27歲那年,被介紹過一個瘸腿還離過婚的男人。」「我才20多啊,還被介紹過二婚帶孩子的。」
2020年了,相親還有如此魔幻事件,而且還不是個例。如果說兩代人有代溝,介紹一個老實穩重的相親對象,也算尚可;但介紹殺人犯,這就是有仇了。你對相親這件事,怎麼看?
這幾年,全國結婚率下降,離婚率上升。越來越多的人不再著急步入婚姻殿堂。一部分人嚮往婚姻,早早結婚生子;一部分沒遇到知心人,或是享受單身時光。
但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多的人被父母親戚催婚,催相親。似乎人生少了結婚這一環節,就有缺憾。早結婚就是「甘於平庸,毫無野心」?晚結婚就是「獨立人格,自我成長」?都不是。
我有個朋友大學畢業後就結婚了,25歲生孩子。年紀輕輕事業愛情家庭都豐收,早早成為了世俗眼中的人生贏家。她自己確實很高興,覺得遇到對的人,就決定了。
她和男友是大學實習的時候認識的,這個姑娘對幸福的感知力很強。畢業不過3年,就成了一家公司的CEO。我剩下一些朋友,可能被冰心當年對鐵凝說的話洗腦了。鐵凝30歲的時候,去見了冰心。冰心問她多大,是否有男朋友。
鐵凝說沒有。於是冰心說:「不要找,你要等。」鐵凝於是等到了自己50歲,終於等來了她的真命天子。
普通人自然沒有這種魄力,只是傻傻的等。這放在如今不合適。30歲以後的女孩子就「掉價」嗎?是,但也不是。
對於為了年齡急於結婚的30歲姑娘來說,她們被同20多歲的姑娘一起放入相親婚戀市場,被人挑選,確實不佔優勢。這就是為什麼,相親歧視一直存在的原因。你鄙視這條相親鏈,可它是世俗婚戀的事實。但早婚和晚婚,不必彼此看不起。
如果你確實認同這種「早婚」的觀點,就請趕快去抓住一個還不錯的人結婚。如果你認同讓自己先成長,再愛人的思想,可以順其自然,享受愛情的美好。同時也要正視,旅途中獨身的孤獨。
30歲究竟掉不掉價,其實都看自己的心態和行動。這社會就是這麼現實,如果你學歷高,事業強,足夠獨立,顏值身材一直保持良好。無論哪個年齡,都一直在升值。
相親這件事,不必被魔化。也無需特別抗拒。它只是一種常見的交友途徑。不少嚮往愛情婚姻的人,卻因為自身工作忙,或者性格導致。平時接觸到的圈層有限。那相親其實是不錯的選擇。
30歲不是衰老的開始。而是躊躇滿志的開始。可以繼續一人前行,讓自己身心都獨立。可以開始相親,步入婚姻家庭。前提是,都是你自己的意願。但最好不要讓親戚隨便介紹相親對象。都說在親戚眼中。
給你介紹的對象什麼水平,你在親戚眼裡,也半斤八兩。有句俗語說:人應該什麼年齡做什麼事,唯獨在結婚這件事上,不要被次限制住。
30歲,無論男女,都是一樣的面臨婚姻與自我成長的現狀。30歲相比於20歲,可能容貌上身材上,確實掉了一點價,但可以靠醫療、靠金錢搬回來。關鍵在於,30歲相比於20歲,在認知、閱歷和能力上,是否有所積累。
30歲的價值,不是婚戀相親市場單一決定的,是事業、人脈、經濟實力和容貌綜合決定的。
無論男女,面對度過下半輩子的另一半,都會足夠現實,因為必須思考未來的責任和風險,這才是常態。這不是冷血,這是理性。無論早婚,還是晚婚相親,多是殊途同歸。
能讓自己在婚姻裡一路順遂,且不怕風雨的,只有一條路:讓自己變得更好,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你怎麼看呢?
文章來源:隨手記社區 腐草為瀅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