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適應還是被淘汰?

2020-10-16 非俠

您好,您撥打的號碼是空號,請核對後在撥!」父親的手機號被註銷了?我放下了手中電話,拿起車鑰匙,匆匆往家趕。

父親少年時候響應號召,上山下鄉,在寒冷的環境中養成了飲酒的習慣。年輕時他做過廠長,喜歡運動、書法、寫作、攝影,精通鉗工、車工、電工,焊工。但是中年後經歷了母親去世、下崗失業、投資失敗,朋友欺騙等等挫折,人生極其不得意,就變得開始酗酒了。自從奶奶去世後,就更加不聽勸,沒人管的了他了。

在功能機的時代的他,勉強還能跟得上科技發展的步伐,但是發展到智能機時代,就完全力不從心了。沒有了充值卡,沒有了報刊亭,只能靠我回家時給他弄好。我教過他無數遍的智能機使用技巧,他卻怎麼也記不住。他也自己常常自責的說:「老了,腦子不行,記不住了。」我平時也忙,一直顧不上和他有更多的交流。

直到有一天老婆買了個蘋果筆記本macbook。因為平時用Windows習慣了,就讓我幫她裝個雙系統。我平時也只用Windows,沒有用過蘋果的系統。那時我在公司的煩心事兒很多,工作瑣事,人際關係,生活車貸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好不容易回到家裡清靜一會兒,哪兒還有這個閒心。沒工夫給她琢磨去!為此和老婆大吵了一架,說我不會。第二天她把電腦拿到公司讓她們公司的90後小職員給弄好了!回來後,她略帶著得意的表情對我說:「你老了,我們公司小夥子幾下就弄好了!"

我瞬間恍惚了,我分不清老婆的表情是得意,還是對我的嘲諷?我老了?我瞬間想到了父親。

"人的命,天註定!"這是他的口頭禪,我知道,他一心向善,年輕時努力過也爭取過,但是命運卻總和他開各種近似乎殘忍的玩笑。脾氣開始變得暴躁,他對周邊的任何事物早已漠不關心。漸漸的家人關係也疏遠了,朋友也少了,手機在他手裡就變成了看時間的工具,我都很少給他打電話了。

我也會變成這樣嗎?要是幾年前,我拿到一個新上市的科技產品,我會興奮難耐,徹夜不眠的研究把玩!

我終於明白了父親為什麼總記不住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方法了。父親是老了,不是指年齡,而是心老了,面對世界的這麼多不確定性,他掌控不了,早已無可奈何。他的思維就像他的的酒癮一樣,固化僵硬不能自拔。他已經把自己封禁在自己熟悉的世界裡,不願出來,不願交流。

面對這個飛速發展的世界,我們只有三種方法去應對,掌控它,適應它,或者被它所淘汰。我和父親都是普通人,沒有能力去掌控這個世界。只能適應它或被它所淘汰。

我已經不再企圖改變我的父親了,因為我很清楚,我能掌控的人只有自己而已,我會改變自己,努力的去適應科技發展的腳步,努力的去適應這個社會。

對於父親,除非他能自己意識到這一點,我不會再去一遍一遍的教導他怎麼使用智能科技產品了,這樣可以少一些摩擦。但我和家人也會對他多一些陪伴,哪怕思想上已無法交流。也會溫柔的陪著他走完以後的路。

我們遲早都會被世界所遺忘的,但願在有生之年能不被淘汰,對於那些已經被淘汰的人,願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在他們的有生之年不要遺忘他們,願新的科技能陪伴他們,共同向前……

相關焦點

  • 情商提高:不要抱怨社會,聰明的人會適應社會
    不管是國家形勢的大變,還是工作環境的小變,都可能引起我們個人前途命運的變化,或是給我們的事業帶來發展的機遇,或是限制阻礙了我們的前進道路。要想成功,抓住時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改變自己,把自己變成適應這個時代、適應社會競爭的人。沒有人天生就具備一切成功的素質,這些素質多來自於後天的學習和改變。成功的人都是能時時檢查自己的人,他們總是在修正自己的弱點,總是在謀求改善自己的步驟。
  • 不滿事物的變化時,別抱怨,學會自己去適應
    想要閱讀量上升,想要粉絲增長到開通收益,想來想去,無非是為五鬥米折腰。那麼不如把目光轉到別處,於是發現自媒體平臺如雨後春筍,陸續冒了出來。轉站到別的平臺後,雖然也經歷許多前期摸索的跟頭和挫敗,但還是很快看到稿子變成了錢。堅持一年下來,便也嘗到了更多甜頭。
  • 能淘汰你的不是時代,而是你自己
    時代更迭,能淘汰你的只有自己。 21世紀又被稱為網際網路時代,曾經有多少人會認為網際網路的發展會如此迅速,並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羨慕的同時又敢去接觸網購,覺得網購是他們這個年齡段遙不可及的事物。這磕磕碰碰的網購,教了又忘,忘了又教,讓他逐漸開始適應了網購,網絡上各色各樣的東西,平常所見不到的小玩意,豐富了他的世界,也讓他能夠為他的小孫子買好多玩具,讓他倍感喜悅。雖然到現在網購對他來說還是比較陌生,但是至少他學會了買玩具。
  • 你適應我,我適應你
    人不會在一成不變的環境中生長,無論外界還是自身,都會相應的產生改變,這也是社會與思維進步的必經階段。從戀愛到婚姻,再到婚後長時間的磨合,其實都是彼此之間的適應,從口味到習慣。(三)工作夥伴之間,無論是上下級還是平行關係,也存在彼此適應的過程。
  • 未來5年,這5類人最容易被社會"淘汰",你是否身在其中?
    慢慢的,很多人變得越來越富有,而貧窮或實力較弱的人變得越來越窮,最終被社會所淘汰。尤其是這5類人,最容易被社會"淘汰",其中是否有你?而如果不去學者接受新新事物,很有可能就會被社會淘汰。有些人還是以前的老思想,認為只要掌握一項技能,以後就不會缺吃少喝。這種想法在過去比較適用,但今時不同往日。
  • 人生感悟——在淘汰中湮滅
    二十年前,偶與朋友聊天,說到人生,競技於叢林法則,他說人會在淘汰中湮滅。當時認為其觀點太悲催,缺失人性化感觀。 事過經年,面對經濟大潮,哪裡不是淘汰制?哪裡不奉行叢林法則? 出生前,從數以億計的精子中勝出孕育形成生命的胚胎。
  • 不要代表時代淘汰父母
    是時代淘汰了你的父母還是你淘汰了你的父母?當你父母問你怎麼用智慧型手機時你教會他們了嗎?當你父母問你怎麼樣網上支付時你教會他們了嗎?當你父母問你怎麼網上購物時你教會他們了嗎?當時她聽了之後非常感動,當我們在和父母發生觀念的爭執,宣布他們已經被時代淘汰的時候,另一些年輕人正在幫助他們的父母跟上這個時代。
  • 就要被淘汰的8種人
    人雖然還活在當下,可卻被社會淘汰了。回到家裡又被邊緣化了,這是一個人的悲劇呢?還是一個時代的悲哀呢?人還在,心死了,到底應該怪誰呢。其實,別管它怪誰了,只要你己經被歷史的痕跡貼上了淘汰的標籤,別僥倖,你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人性的弱點——適應
    參軍的第一天,估計都累得哭爹叫娘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慢慢適應。自然界的一個重要主題:適者生存!能存活下來的,身體和心理都具備了一定環境的適應力。再比如:體能之耐受力。適應力同時也可以認為是一種耐受力。當年知青下鄉,知識分子的書生身體,去幹農民的體力活,雖然有人沒撐下來,強度也超過了他們的耐受力,但大多數人的身體也都適應了環境。
  • 你的同齡人永遠淘汰不了你,能夠淘汰你的是對待工作的態度
    看了這些人的新聞,除了焦慮我們什麼也得不到,我們好像跟他們不在一個緯度,因此他們永遠淘汰不了我們。畢竟,作為職場人士來說,能夠淘汰我們的只有對待工作的態度。只要態度對了,我們的人生依然能夠小有所成! 1工作不是無腦的重複 職場中有一種人被稱為老油條,大家覺得這是一種好的稱呼還是壞的稱呼
  • 《歌手2020》毛不易深情表白去世的母親,為何還是難逃淘汰命運?
    很多的意境,就像李健說到「很喜歡聽,但又不敢聽」,你去聽毛不易的歌,就像《一葷一素》就能讓你想去你的親人為你做的為你付出的。 觀眾投票 依照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排名來看,基本上都是那種點燃全場的歌曲名列前茅,這或許就是這種觀眾投票的弊端,觀眾在連續觀看很多段的表演,基本都會被代入那個場景中去,
  • 將要被淘汰
    不能自再,必然淘汰。 哲學,是愛智慧的學問。你、是想吃四兩、還是吃半斤? 但是,世事並不如人心,看看身邊、有幾個是吃半斤的人?我們、是吃了四兩還是在吃半斤?智者不爭論,慧者觀內心。待測驗淺深,勢必知分寸。
  • 最主要的還是老人要適應
    老人在自己家裡呆著,子女輪流去老人家裡照顧。這樣既能照顧老人,又不用給配偶添麻煩,當然更重要的是不用給老人添堵。輪流住子女家看似不錯,可每家的生活習慣和居住環境各有不同,老人要不斷的適應,子女的家庭也要適應老人,這才是麻煩的,身心都不安定能舒服嗎?!老人還是住自己家要么子女輪流上門照顧要麼請保姆或者去養老院都可以吧。你們有過這樣的經歷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 陳松伶因腳傷被《乘風》淘汰,因腫瘤未曾生育,小8歲老公不嫌棄
    5月27日,有網友在網上曬出《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次公演的淘汰名單,名單上有曾經的TVB花旦陳松伶。生於1971年的陳松伶,今年已經49歲的高齡,在這個年紀裡,身體的各方面都已經退化,骨頭也變得很脆弱,她現在的身體無法適應高強度的訓練。
  • 紫杉心理-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適應它
    【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適應它】1、這世界並不會在意你的自尊。 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覺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
  • 大一新生開學後:「不是娃不適應,而是父母不適應」
    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看來這魔力還是挺大的。他們家的仔仔今年考上了大學。這可讓老張揚眉吐氣了一把。老張為此還專門張羅了幾桌酒席。老張與老伴又在為誰去送孩子上大學的事爭了起來,最終,決定還是讓老張去送孩子。不過,有一天晚上,老張兒子看到他老媽有點悶悶不樂,就問她怎麼了?
  • 會逆淘汰你的樂趣
    現在的網絡行為有可能在逐漸淘汰「玩兒」的樂趣,原因主要有兩個:但是玩兒文玩的網購還是主流,所以要特別注意。樂趣是生活敲門磚,進了生活的門一定要奔向美好的未來。如果您敲錯了門,就會被生活逆淘汰。
  • 沒適應你的熱情,卻要開始適應你的冷淡
    當我滿心歡喜接受這一段感情的時候,你卻慢慢褪去了所有的熱情,當我開始嘗試去接受這一段熱戀的時候,你卻早已恢復了冷淡的模樣,沒適應你的熱情,卻要開始適應你的冷淡。
  • 人生三部曲:改變、適應、迴避
    現實生活中,無論環境也好、現狀也好、工作也好、人也好、婚姻也好,改變、適應、迴避這三個原則基本都適用。能幹的人會選擇改變,讓不喜歡變得喜歡;懶惰的人會選擇適應,不願費力打掃那就享受髒亂;懦弱的人選擇迴避,可是眼不見心還是煩的。
  • 記住:是你適應環境,不是環境適應你
    一位老領導說平時上班時對工作還沒有什麼深刻的感悟,領導交給什麼工作就認真地做就行了,可是退下來不再上班了,那種失落感還是很強的,好像有一種被人丟棄的感覺。畢竟,自己做了二三十年的工作,就這樣離開了。單位給的工資不錯,但是現在不用上班就能領工資的日子真難受。規律性的工作讓我們的行為、性格都留下了烙印,很難改變的。看來,適應不適應在於人,只要調節好了自己的心情,與幹什麼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