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天的旅程,12個國家,66個小時的火車,66個小時的大巴,22個小時的輪船,12個小時的飛機。經歷過激動緊張合不上眼的忐忑,也度過空虛無聊到想要炸地鐵的暴躁。
出發前,感覺自己全世界最酷,走著走著,感覺其實也就那麼回兒事。
激動時覺得旅遊太棒了,這個世界太美了;看多了後又覺得到哪兒都差不多;和別人聊天的時候說出自己的旅遊大計,覺得自己牛*上天了;可是面對房客的一句「where did u get the money?」, 卻只能很慚愧地說出那個答案「from my parents」。
我反反覆覆地問自己,這樣有意義嗎?這樣值得嗎?可是當回頭看來,卻覺得自己旅遊並沒有讓我變得很酷,而是讓我一點點去明白很久以前書上講的道理。
大概最衝擊自己的還是自己腦海中固有的觀念。
從電視上看到過各種各樣的世界,看到過人口販賣集中的東歐,看到過熱愛蘇聯,憎恨蘇聯的波羅的海人民,看到過陰森抑鬱的奧斯維辛集中營。
可是當我真正地來到東歐,卻發現這裡與「人皮客棧」中的東歐並不一樣,號稱「小巴黎」的裡加吸引了來自西歐,英國的定居者,他們被這裡的氛圍迷住,更被這裡的人迷住,夜晚走在街上的安全感比在義大利強多了;在把蘇聯刻畫成大魔頭的維爾紐斯,以為人們對蘇聯一定恨之入骨,可是當問film studio的阿姨
-「Do you hate them?」
-「of course not, they brought factories」.
-"how about baltic way,do u participate in?"
-"we all partcipate"
這種矛盾的情緒存在於這些經歷過二戰,經歷過蘇聯統治時期的人民心中,既逆來順受又爭取獨立民主,沒有哪一種情緒會佔極端,因為每個人都在順著潮流奔跑。
1989波羅的海之路的起點
在波蘭,遇到了給我讓座的老大爺,他嘟囔著我們聽不懂的語言,憋很久才憋出來的英文,卻很努力地告訴我們「I love warsaw,my favorite,greatest」, 大爺眼睛中的光芒,好像讓我看到了波蘭這個昔日大國的風採。
在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前,就連看相關的紀錄片都會想要熱淚盈眶,可當真正參觀的時候,卻是對人性之惡的一種懼怕,並沒有想像中的淚水,只有心底深深的恐懼與嘆息。
這些固有的觀念,到底從哪裡來,又為什麼在我心底紮根,還會固執地為這種觀念宣傳,可是當自己所見深深地挑戰了心中所想,就會明白曾經的自己多麼狹隘。
壓抑的奧斯維辛集中營
忽然就會明白所謂的包容,絕對不是張口說出來,也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靠眼睛看到的事物,靠耳朵聽到的故事,靠自己內心的判斷才鑄成的。
在因斯布魯克(奧地利)的時候,與房東Jason聊天,我們聊中國,聊共產主義,聊歐洲,當談到性與愛,Jason可以說
「I had more than 30 sex partners,but the first requierments for a girlfriend is loyalty and I will always be loyalty」,
Jason 聊自己與現任女友是從固定的sex relationship 轉變為 love relationship。第一次聽到的時候,覺得很驚訝,可是仔細想想也並沒有什麼不妥,sex和love並不是完全對等的,彼此都是單身的時候為什麼不能have sex, 但處於戀愛期的時候,就需要保持忠誠。這種在中國傳統觀念中被可能會被認為是不可理喻,生活混亂的人,卻志願給青少年普及性知識,也能和我聊對歐洲的擔憂,聊對中國共產主義的看法,聊自己的抱負。
這種挑戰中國傳統觀念的思維卻讓我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有不同的人,不同的腦袋,每個人都以自己想要的姿態生活著。他們的心中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圓心,他們繞著自己的圓心不斷活出自己的世界。
因斯布魯克抬頭就看見的雪山
這個世界並不會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會更加熠熠生輝。
在布達佩斯偶然闖進一家art studio,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太太和自己的老伴經營者這個畫師,silence 與 peaceful是她畫筆下的主調,輕柔的色彩,溫柔的人物線條,少女心的畫風,都讓我看到了這位畫家心中的童真與爛漫,「願你永遠以孩童之眼看待這個世界」這大概就是藝術的魅力,當她問我的專業的時候,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感覺任何充滿功利氣息的回答都與這個畫師格格不入。她說
' you need to be a creator, creat a better business world"
我不知道怎麼創造,也不知道這樣一個business world會是什麼樣,但我只希望自己可以像她一樣永葆一顆童心。
我們離開時,她與我們擁抱
「Come back and see me, i will always be here」
這種對愛,對真善美,對自己世界的堅守,就如同孩子對美好世界的嚮往,哪怕她已經歷經風塵,活過歲月。
多瑙河旁的布達與佩斯
旅遊教給我不僅僅是這個世界有多麼精彩,而是這個世界會按照那些全球通行的道理運行,媽媽教我們要互相寬容,要替別人著想,要樂觀。
漫漫旅途中我們記得了在離開商家的時候主動關上門;懂得了在和陌生人聊天的時候從內心理解尊重對方的觀念,而不是瞪大眼睛一臉不可置信地質疑;也學會了在大部分無聊,難受,暴躁的時光裡,發現窗外的風景,互相為同伴加油打氣,一起在街頭傻笑著安慰自己。
旅遊真的很酷嗎?
我也並不覺得,很多事情,很多觀念,如果我們用自己的腦袋地多問幾個為什麼,多思考一下,而不是被大眾媒體牽著鼻子走,也能收穫很多。如果我們能在生活中努力踐行好最簡單最樸素的道理,我們一樣也會成長。
而旅遊本身,只要你肯上路,一點難度都沒有。
只是我很幸運,能在最難受的大巴上看到美到窒息的落日;能在最狹小的房間,認識最有趣的靈魂;能在最寒冷的地方,遇見最溫暖的聖誕老人。
最酷的人應該是能做好本身就有難度而又乏味無趣的事情的人,比如賺錢,比如學習。
而我和summer,
其實一路一點都不快樂
只有學習可以使我們快樂,旅遊哪能讓我們快樂啊!(哈哈哈哈哈!doge臉)
預祝大家
聖誕快樂哦
聖誕老人的辦公室
看了這篇文
就要住進園長的植物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