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想的非常美好,覺得愛情大於天,只要兩人能夠在一起,什麼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對未來生活可期是沒有錯的,畢竟我們心裡要惴著一份美好,才能面對未知的生活。
走進婚姻的人,都嚮往著生活拉開完美的帷幕,兩人共同努力,把日子經營得越來越好。可現實卻是殘酷的,比起戀愛時的單純擁有,婚姻卻要雙方更悉心的經營。
柴米油鹽醬茶醋,一件事情沒能處理好,都可能會引發連鎖的反應。很多人都是抱守著一輩子白首不分離的初衷,卻在現實中與夢想越來越遠離。
甚至有些婚姻承受不住支離破碎的現狀,再也無法走下去了。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大都是從這兩件事開始的。
彼此不再包容
霍妮在《婚姻心理學》中提到:好的婚姻首先需要夫妻二人具有對婚姻的敬畏心,有共同的目標,且願意朝著同一個方向而努力。
往往在戀愛的時候,男人會對女人百般寬容和忍耐,凡事都會以女人的需求為己任;而女人在男人面前所表現的也是可鹽可甜,是讓人欣悅的模樣。
兩個人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對方,刻意地掩飾身上的不足之處。等到真正生活在一起後,夫妻間耳鬢廝磨,有些缺點難免會暴露出來。
所以婚後的磨合非常重要,如果夫妻能夠坦然地度過這一關,在共同生活中相互包容和理解,懂得站在對方角度換位思考,那麼夫妻關係會越來越往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很多事情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或者夫妻感情還處於激情期的時候,彼此相互都能容忍對方,等到感情進入平靜期後,卻相互看不順眼,甚至不斷拿著放大鏡將對方身上的缺點擴大化。
對於一對夫妻來說,吵架摩擦其實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世上沒有任何兩個人人會擁有完全相同的觀點,對方行為導致自己的不舒適和不快樂,這都是普遍的現象。
吵架不可怕,可怕的是夫妻吵完之後要麼漫長的冷戰,要麼相互折騰,日子過得雞毛滿天飛,卻不靜下心來反思自己,只是一味地指責對方。
長此以往,即便再好的感情,終究也會消耗殆盡的。
對婚姻不忠誠
信任是婚姻存在的基礎,是婚姻賴以前行的支柱。
霍妮在《婚姻心理學》中談到:兩個人都是懷著永遠相愛的心走進婚姻殿堂的,他們也希望這種心理能夠持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然而遺憾的是,往往婚後卻聽到許多抱怨。
很多人對於婚姻沒有抱著敬畏的態度,覺得兩個人生活在一起之後,便無需再客氣和尊敬,至於交流和溝通更是沒必要。
這樣下期下去的結果便是婚姻出現太多問題,當問題得不到解決時,就會出現背叛。
很多人背叛婚姻,不過是源於在婚姻中得不到渴望的東西,所以企圖在婚外攫取。
可是背叛這種事,雖然是出於一方的激情,但傷害的卻是兩個人的感情,並且這種傷害造成的婚姻裂縫,留下的陰影是長久的。
霍妮說婚姻是一種契約,走進婚姻之前雙方會建立一對一的交往形式,並給出承諾。
這份婚姻的契約需要兩個人都能夠認同,並且無條件的承諾。在婚姻中的約定裡如果一方不履行責任,另一方可能就會相應的承擔更多的痛苦和代價。
婚姻構建牢固,那麼婚外的激情就很難衝垮它,如果婚姻中一方感受不到愛情,滿足不了自身的需求時,一旦遇到機會很可能就會出現婚外情。
有的夫妻懂得婚姻發生危機的時候及時地修復兩個人的關係,或許就能避免這種可能出現的風險;然而意識不到各自問題的夫妻,那麼關係很容易被破壞。
並且隨著彼此之間的裂縫越來越大,修復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即便後來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勉強生活在一起,但也真的很難回到最初的時光。
電影《婚姻生活》中說:每個男人都是要通過婚姻來成長,來懂得生活到底是怎樣的柴米油鹽、瑣碎不堪;每個女人也都要通過婚姻來成長,來懂得什麼叫責任、什麼叫寬容、什麼叫見怪不怪。
霍妮在《婚姻心理學》也寫道:婚姻是一所學校,在那裡他和愛人的性格得到發展,他們也把另一方塑造的更完美。
兩個人之所以選擇一起走進婚姻中,為的是彼此能夠相互支持和依靠,能夠成就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為了讓婚姻成為愛情的墳墓。
任何一段婚姻關係都不是完美的,再恩愛的夫妻都可能有出現矛盾的時候。相愛容易相處難,每對夫妻儘可能做到不讓感情在瑣碎的生活中失去原有的味道。
婚姻是愛情的延續,只要明白了婚姻的真諦,並且不斷地去探索、調整,發現夫妻間存在的問題並且努力改善,那麼才可能獲得較高幸福指數的婚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