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考慮自己的養老問題了嗎?社保養老還是補充商保呢?

2020-11-08 奔跑的寶媽媽



朋友今年正好三十歲了,交了社保,還想強制儲蓄一筆錢作為養老補充。讓我幫忙規劃一下。為什麼她有這個打算,因為她身邊的同事也是悄悄的給自己的未來存了一筆錢。


你想過自己的老年生活嗎?分享一下發生在身邊的兩個小故事,相信大家身邊也有類似的事情,並不陌生。


故事一


生意人老張



老張夫妻倆這些年做了些小生意,也攢下了一些錢。

眼瞅著孩子大了,有了工作,也要成家了,老兩口拿出積蓄張羅著給孩子買房、買車。本以為可以跟著孩子享清福了,哪曾想到小夫妻根本就沒想過與老人一起住。

如此,他們便不想再打擾小夫妻生活,也基本斷了聯繫。但老人積蓄已沒有多少,最後,只能靠撿垃圾、撿剩飯度日。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多少父母知道孩子壓力大,能不麻煩孩子就不麻煩孩子?同樣,又有多少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後,能做到像對待自己孩子那樣對待父母?

故事二



退休教師老鄭


老鄭是一位老教師,退休後的日子很悠閒,每天就是上老年大學學畫畫、約老夥計喝茶、下棋等。

某天,老鄭突然覺得腹部不舒服,兒女趕緊將他送去醫院,辦理住院、各種檢查。

過了幾天老鄭覺得自己好了,想出院,兒女勸他:」一定要完全治好了再出院!「。直到醫生一再保證沒有問題了,兒子才給老鄭辦理了出院。

老教師住院,還有豐厚的退休金,家人自然也希望他能健康長壽。


對於任何事情都是預則立,不預則廢。我這位朋友有很強的危機感,覺得現在正是自己賺錢的黃金期,還有能力承擔這筆費用,所以早早規劃。


那麼,為了將來不給子女添麻煩,也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有尊嚴、有質量,一直美好下去,是不是要確保自己資金的安全,並且確保有足夠的養老金呢?


今天小花給大家解析一下我給客戶朋友設計的這款養老產品。它屬於一種保證領取型的純養老年金,每年領取多少會白紙黑字寫在合同上預定利率為4.025%。


有現成的例子,就以客戶朋友年齡31歲,每年交2萬來計算。



這張圖表是假設活到105歲,月領、年領任意選擇,前七年,每年領取金額按5%遞增;從67歲起,每年可領30078元,或者每月領2557元。如果活到120歲,就領到120歲,活多久領多久。這個計劃非常適合長壽家族。


有人說,領取幾年後發生意外怎麼辦?不用擔心,這個產品保障領取20年是寫進合同的,也會把剩餘的錢一次性給到受益人。



亮點總結


1、該產品,自開始領取後現金價值降為0,保證了這筆錢只作為與生命等長的純養老金,活多久,領多久。

2、從婚內資產保全的角度來看,有利於資產的隔離,開始領取後現金價值就變成0,離婚也不用分割,但一般的年金險會平分。

3、目前市場上非常非常稀缺的預定利率4.025%、保證領取終身的養老年金,在設計產品的時候是按照目前的平均壽命來設計的,大概80多歲。但未來的平均壽命肯定會超過100歲。


所以說,買這個產品肯定是賺錢的,保險公司會有利差損,就像20多年前大陸很多保險公司出了很多預定利率9%的終身年金,買了這批年金的人都賺翻了。


這款產品適合沒有社保的、也適合有社保想做養老補充的、還適合丁克家庭,太香了。


每個人的家庭情況不同,量身定製的家庭保障、理財計劃才是最適合自己的。有問題歡迎私聊哦。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公眾號「小花雜談工作間」,我們見證彼此成長,一起相伴。



相關焦點

  • 補充養老保險是什麼?自由職業者可以參加補充養老保險嗎?
    我國養老保險分為社會養老保險,這是國家為大家提供的、也是我們普通人可以享受到的最基本的養老保障。除了社會養老保險,各單位可以創建補充養老保險,自願為員工繳納的附加的養老保險,但是如果沒有工作單位的自由職業者,可以參加補充養老保險嗎?一、補充養老保險是什麼?
  • 自由職業者超過千萬,是存錢養老,還是購買社保,一文告訴你答案
    而他們的社保問題,往往需要自己繳納。由於是個人獨立工作,因此他們往往只能購買居民社保,而不是職工社保。 當然,這樣的話,每個月的錢要多得多,畢竟養老保險個人只需要繳納8%,企業交12%,而自己買的話,全部都需要自己交。因此很多自由職業這選擇不交養老保險,而是自己存錢,比如每年存款20萬。
  • 養老要靠誰,靠社保?靠子女?靠救濟?還是靠自己?
    養老要靠誰,靠社保?靠子女?靠救濟?還是靠自己?養老要靠誰,靠社保?靠子女?靠救濟?還是靠自己?,靠社保?還是靠自己提前規劃,確保將來過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她選擇了常年在豪華遊輪上生活,用她自己的話說,每天在遊輪上看日出,看夕陽,每天的背景都是不同的,地點都是不一樣的,每天都是流動的風景,相比較你在家裡的陽臺上看日出日落,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 不婚不育是保平安,還是讓養老更難?
    但問題是,婚姻中互相的經濟拖累是不是也受法律保護?配偶的經濟條件就一定比自己好呢?隨著男女經濟地位的逐漸平等,未來養老可能是男方養女方,也可能是女方養男方,概率一半一半。從這個角度看,法律雖然建立了婚姻雙方相互扶助的一種特殊經濟關係,卻不足以證明結婚與養老之間有什麼必然關係。
  • 如何讓父母安心養老?淄博人都在做這件事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句「想要去養老院養老」背後,是父母對兒女的體諒,甚至是他們卑微的試探與妥協。忙著長大,遠行,成家立業,卻忽略了父母一天天變老,我們能為父母做的究竟還有多少呢?作為由政府指導專門為淄博人定製的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淄博齊惠保的
  • 新時代的「打工人」,你賺錢的速度趕上父母和自己老去的速度了嗎
    這樣的想法讓人無比的扎心,甚至覺得自己很無能,為什麼連父母的養老問題都那麼的無能為力你工作賺的錢,抵得過突如其來嗎?老張沒有社保,沒有商保,所有的存款都用來給兒子買房娶媳婦,原本以為可以盡享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卻遭遇了突如其來的災難。
  • 社保的意義,可不僅僅是錢
    車險不是牟利的工具,所以在車險賠償條款的設定中,永遠遵循保險姓保的原則。大家以前或許有些奇怪,我買了保險,出車禍了,修車費用保險公司出了,但我也因此損失了時間和精力啊,這些都是錢啊,可以換工資的。為什麼保險公司不能賠償我因車禍而損失的時間精力呢?我平時多出點保費行不行。絕對不行,你平時出再多保費,你出車禍時也不可能把時間精力的損失賠付給你。
  • 不顧全家反對,我媽當年非拿4萬交社保,如今養老金領這數賺大了
    後來陸續又交了2萬多,全家人為此沒少打仗,如今看到養老金1400元,簡直是偷著樂,感謝國家的好政策」小時候,我家裡並不富裕,在這種家家戶戶拮据的情況下,我媽非得要交社保,全家人,甚至老姐妹都勸她別交,留著錢給孩子買房買車多好。我媽很肯定的說,這就是國家給咱們的好政策,為啥不抓住呢?我年紀大了,以後沒有養老金全靠兒女養老,他們也累,他們也難啊!
  • 車釐子自由都不算啥,你知道多少錢才能實現養老自由嗎?
    或許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但我們不得不提前開始規劃養老問題。畢竟,當我們老了,即便是依然有工作能力,還有什麼公司肯聘用年過六旬的老人呢?實際上,如果大家關注券商、保險、基金公司和第三方理財平臺,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企鵝今年10月份推出了一起投(產品有70正好養老組合、80當道養老組合、90後浪養老組合)、螞蟻推出幫你投、小招喵直播間宣傳各種定投產品和養老儲蓄,以及每年11月份各個保險公司開門紅期間會推出的年金險,這些現象都在向世人傳達一個觀點:早點兒規劃養老,早受益。
  • 自己養老還是靠子女養老被掏空的老人有話說,太現實了
    自己養老還是靠子女養老,被掏空的老人有話說,太現實了,現在的年輕人一說起今後養老,都說現在壓力大的還挺不過去,誰還管幾十年後的事,說是這麼說。但是看看身邊的老人被子女棄養了,被兒子趕出了家門,另一個有一大堆孩子卻沒人養,心裡也不免發毛,所以自己養老還是靠子女養老,真是個大問題。
  • 多少存款才能實現「養老自由」?專家表示:起碼達到這個數
    說到養老,我國大部分老人的生活中,除了子女盡孝心之外,主要還是依靠自己的存款和養老金等進行日常開銷。過去子女們供養老人的情況較多,不僅是子女數量多,而且經濟壓力也沒那麼大。但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子女們重視自己的生活質量,對父母們的養老生活質量重視度有所下降。看到這有人會問了,退休後的養老生活到底有多少存款才算「優質」呢?或許年輕人們還覺得養老生活很遠,現在根本不用考慮。
  • 有多少存款才能實現「養老自由」?專家:起碼達到「這個數」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逐漸增大,子女為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照顧年邁的父母可能就不那麼方便了,甚至不少的子女們小家庭都過得」緊巴巴的」,如何讓年邁的父母過上好的老年生活呢?因此,新一代中年人也應該提前考慮存錢問題。但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當我們到了60歲,有多少存款才算合適呢?或許90後一代現在還覺得為時過早。
  • 存多少錢才夠養老?原來這才是最真實的答案
    一直以來,一直有一個問題,深深地困擾著我們。到底我們該如何面對我們以後的養老生活?只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可是,多少錢是個夠呢?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每個人的追求和生活標準不一樣,老年人也不例外。但對於平常人家來說,以為夠的錢一場病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存在多的錢,還不如自己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與其說存多少錢?
  • 父母退休金的60%,給父母養老有錯嗎?
    其實父母退休金的60%,給父母養老很明顯是不行的。因為父母本身享有他退休金完全的支配權和所有權,也就是說父母退休金100%都應該給父母養老,為什麼只給60%呢?這很顯然是作為子女的問題。有些子女很理所應當,總覺得花父母的養老金是理所應當的,當然父母養育你沒有問題
  • 父母老了,你是願意接到身邊養老,還是送去養老院?
    文/清水無塵01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如果這個老頭老太太,他年輕時對子女就很好,一直平等對待,好好教育子女了,他年老時不必小心翼翼,因為還是跟曾經一樣,不會有心理落差。
  • 抱團養老晚年幸福?65歲許阿姨;養老還是要靠自己
    比如:最近很火的抱團養老,那麼,既然這麼受老年人熱捧,那麼,這些抱團養老的老人們,晚年生活過得幸福嗎?為此,我今天,特地採訪了我們小區裡一位65歲的許阿姨,因為,她正好來到了她女兒的家中,所以,正好,我就問了問許阿姨,抱團養老的集體生活,幸不幸福?我就很愉快地跟我聊了起來。
  • 企業繳納社保15年和個人繳納社保15年,退休金會有什麼差距嗎?
    來源:祥順財稅俱樂部企業繳納社保15年和個人繳納社保15年,退休的時候哪一種方式的養老金更高,哪一種方式去繳納會更加的划算?一般來說:企業繳納社保15年和個人繳納社保15年,退休後的養老金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除非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退休時間地點等所有因素都一致,退休後的養老金才有可能一致,但是發生這種事件的概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老人晚年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兒女養老、社區養老,還是養老院
    但是老人基本上最晚到了70歲以後,就可以開始要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了,無論選擇哪種晚年生活,老人都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以確保自己能安度晚年。現在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許多方式可供選擇:有居家兒女養老,有社區養老,還可以去養老院,這些養老方式多種多樣,各有利弊,老年人該如何選擇呢?
  • 父母在家養老要做哪些準備工作?獨生子女如何給父母養老?
    家裡每一樣東西都是自己添置,每一件物品背後都有著一則看似普通實則珍貴的回憶。做自己喜歡吃的,看自己喜歡看的,和自己喜歡的朋友結伴遊玩,去自己喜歡的小商店購物,漫步於熟悉的街道……這一切都意味著獨立與自由,還有比這更體面更尊嚴的嗎?還有比生活在自己家裡更舒適更有益健康的嗎?
  • 是誰剝奪了他自已養老的財富?
    他比較節省,不該花的錢他絕對不花,他知道老的時候要花錢,所以他早早地為自己養老做好準備。但他不交社保,把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放在別人那裡總是不會放心,這對他來說還不如自己蓄積。他也不相信社保,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要是活不到六十歲,那錢還不是白交了,要是活到六十一歲,六十二歲呢?那還不虧慘了,所以他不相信。何況又不是他錢多了花不完,而是節省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