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家庭中,繼母千萬別想嘗試做繼子的「親媽」,否則你和孩子都會痛苦!
N和我說:她帶著自己的孩子改嫁,成了別人孩子的繼母。親戚們都跟她說:你一定要全心對繼子好,千萬別偏心,讓人家數落你。從此以後,她用盡心思對待繼子,任勞任怨,還對自己的孩子說:弟弟還小,你是哥哥,要多讓著弟弟。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繼子越來越不想和她說話,還經常回自己親生母親那裡,而且孩子在自己父親面前也表現得極其憤怒。同時自己的親生孩子也越來越不想和她溝通。一放學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跟孩子說啥,孩子都是一副「你說咋辦就咋辦」的態度。N實在搞不清到底哪裡出了狀況,自己對這個再婚家庭很在乎,也很用心,想讓繼子接納自己,想成為一個「好媽媽」。
N找到我,和我訴說著心裡的委屈,感覺得到她一直在往繼子方向努力,想做別人眼裡的「好媽媽」。
我問她:你自己孩子的感覺,你注意過嗎?
她說:他是我親生的,我在這個家被接納了,對他也好啊!孩子挺理解我的!
其實在她在這麼說時,我既感覺到了她心裡的委屈和卑微,也感覺到了她親生孩子的恐慌和無助。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記不清名字的電視劇,裡面有句臺詞印象很深刻: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意思是說,你如果能把別人的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去愛,你就是神。
曾一度信服這句話,覺得繼母就應該全心去愛繼子。但是事實上,接觸過太多案例發現,現實生活中,繼母永遠無法替代繼子的親生母親。
我說:繼母與其拼命當繼子的媽媽,不如嘗試著當孩子的朋友。
在孩子心裡,自己的親媽媽永遠是最重要的人,因為孩子來自於媽媽的身體,和媽媽感受過一個心臟的聲音。那種聯結很深,情分更是無人可替,每個人只有一個媽媽。
別看孩子小,可是孩子的感覺非常靈敏。如果繼母掩藏自己心裡真實的感受,比如不情願和委屈、憤怒,非要強行仁慈而卑微地擺出一副笑臉呈現給孩子。孩子能立即感覺到繼母心裡真實的波動。當孩子發現這種偽裝的情緒時,會立即防備和警覺起來。與此同時,孩子會覺得你對他(她)是有目的的。
孩子也會掩飾自己,如果孩子是個別人到處誇獎的「好孩子」,他(她)會掩藏自己「不好的情緒反應」,在繼母面前和親生父親做一個自己都不喜歡的「懂事孩子」。可是畢竟自己有親生媽媽,而且出於對媽媽的愛,孩子對於「討好繼母,做繼母的孩子」這樣的想法,心裡是極其矛盾的。
喜歡討好別人的孩子,心裡藏著很多的委屈和痛苦,他們不敢面對自己真實的感覺,甚至覺得做了別人不喜歡的事情,自己就是不被別人喜歡的人。所以別看他們表面上對繼母非常好,像一對親生母子,實際內心中有過無數次抗爭,每次都很不舒服。如果這種不舒服的感覺越來越多,孩子會想遠離這個家庭。
還有的孩子防禦攻擊性比較強,他(她)會處處和繼母針鋒相對,表現得極其逆反。實際上,孩子心裡不想這樣做,可是內心的防禦習慣在發生作用,就會讓孩子以更強烈的方式對抗,把無助的情緒轉換成憤怒的表現。一方面對自己的父親很憤怒,一方面對繼母很排斥。因為他(她)心裡特別害怕,自己一旦接受了繼母,親生媽媽在自己心裡的位置被別人取代,他也害怕家族中其他人在接納繼母的時候,會更排斥自己的親生母親。
以上行為都是因為孩子感覺到了有人想取代自己的媽媽,出於對自己的保護和親生母親的愛,而表現出來的行為。
還有一點,如果繼母自己還有孩子,而把很多心思用在別人家的孩子那裡,其實也會嚴重傷害到自己孩子的內心。這個孩子會覺得繼子在和自己搶奪母親的愛,而且自己隨母親改嫁,內心中是恐慌的,孩子很害怕自己不被這個新的家庭接納,所以會處處小心謹慎,想說的不敢說,想做的不敢做。過早通過察言觀色去保護自己,漸漸就很害怕面對複雜的關係,並缺乏主見。所以繼母一定要清楚,在兩個孩子中不要偏袒,做到客觀公正很關鍵。千萬不要想著自己的孩子去理解自己的做法,或者讓孩子做自己一直委屈的事情,成為被別人喜歡的孩子。出於對你的愛,孩子會偽裝自己的不滿,也會逐漸把偽裝變成心裡的創傷。
很多人說,再婚家庭在傷害孩子們。實際上,不是再婚家庭影響了孩子,而是想取代別人位置的做法,影響了彼此的關係。
所以繼母們要這樣做:
1、別用道德觀念綁架自己,也不要試圖做神,去誇大自己。你畢竟是人,一定要面對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做到和繼子坦誠相待,朋友一樣平等相處,其實對自己、自己的親生孩子、以及別人的孩子都會好很多!
2、繼母不要太依賴這個再婚家庭,你過得好不好,不是別人給你的,而是通過自己的獨立能力讓自己被尊重的。繼母的經濟和思想都要獨立,能解決自己和自己孩子的物質需求,就會處處體面。
3、別要求你自己的孩子像你一樣委屈,而讓孩子變成被別人喜歡的孩子。你自己的孩子只需要你的喜歡,你給孩子充分的愛,孩子內在有安全感,在任何地方都會很舒服,也會很優秀。
4、不要幹涉繼子和他親生母親的交往,也不要幹涉繼子和親生父親的交流,在這個家庭中,你只是嫁給老公的女人。認清自己的位置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