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事物常常能帶給人愉快的感受。
人與人之間的最直接的相互吸引,大多來源於外在,並且這的確是有心理學依據的。
心理學家們發現,人們對於外表好看的人總有一種「外貌吸引力刻板印象」,不論是在職場、朋友、Pao 友、還是婚姻中。
我們會被與自己相似的人吸引,不論是人格特徵、價值觀、經歷還是背景、興趣和品位,或者其他任何方面,我們都更偏愛與我們有很多共同點的人。
一見鍾情的感覺有時是不可靠的。
人們遇到對自己有吸引力的人時,就會假想這個人與自己是相似的。
容易一見鍾情的人常常會認為那些最能吸引自己的人,通常是與自己最相似的人。
心理學家們認為,這往往與個體的自戀有關。
我們會不自覺地將對方當做是自己某些「未實現的理想自我」的替代品,潛意識認為得到了對方就是得到了理想中的自己。
隨著接觸的加深,一個人就可能會感受到,原來對方不是自己。
一見鍾情的魔法就會消失。
根據一個國外約會網站的調查,62% 的女性和72%的男性認為一見鍾情是真的。
而且90後、85後比80後、70後更相信一見鍾情。
一見鍾情都是建立在良好的第一印象,尤其是外貌方面良好印象的基礎上的。
所謂的一見鍾情,可以分兩個層次來看:
第一個層次,它是一種激情,它是一種吸引,它是一種你無法控制的行為,這種行為往往是動物性的。
就像你看到一個身材很好的人,或者你看到一張很驚豔的臉,就在那一秒,天地好像都沒有了色彩,只有它一直在放光,這種感覺就是灼熱的。
另外一個層次,除了動物性的這種吸引以外,還有更深層次的東西,每個人其實都存在一個對愛情的模板或者印象,這種模板或印象可能來自於父母,也可能 來自於青少年時期成長的環境,又或者是你過去的人生經歷等等。
在你心裡,肯定有一個最理想的愛人的形象,而當你一見鍾情的時候,往往是他正好符合你的這個模板。
我們應當警惕,在一見鍾情的這一秒,有可能愛上的是我們自己。
有人說,一見鍾情是美女帥哥的專利,普通人就別做夢了。
的確,一見鍾情裡的「見」字就說明了問題,我們見到對方姣好的臉,挺拔的身材,性感的裝扮,才有可能譜寫出一見鍾情的戀曲。
但是,有時候我們對某種外表的喜歡,並不一定是因為它好看,而是它恰恰滿足了我們對異性的幻想。
有人喜歡鮮肉,有人愛大叔,有人偏好蘿莉,有人鍾情御姐……
所以,即便你外表平平,也可能會遇到一見鍾情,說不定你恰好就是對方的阿尼瑪或阿尼姆斯,你就是他的那杯茶。
心理學研究發現,除了視覺上的觀察以外,聽覺接收到的信息和人們之間談論的話題都會影響彼此的判斷,如果這三個部分都通關,才有可能產生真正的一見 鍾情。
一見鍾情讓感情升溫,速度之快,可能讓你會對彼此產生一些「誤會」,你會以為這的確就是完全符合你期待的人,但實際上,無論對方有多麼讓你心動,相 處起來都會有讓你感到不滿的地方。
一見鍾情靠譜嗎?我想告訴他,不相信浪漫愛情存在,比遇不到愛情更可悲。
相比一見鍾情,日久生情被更多人所接受。
日久生情這種事,很難,卻更難分開。
越緩慢地愛上一個人,就愛得越長久。
愛情可以有一瞬間,但真情卻需要用時間澆灌。
外在表現往往是直觀的,而內在表現需要時間去發掘。
真實的愛情不止於卿卿我我、花前月下山盟海誓,還有生活中的鎖碎庸常。
日久生情你會有很多時間與對方相處,所以你能,根據自己對對方的了解從而判斷出這個人到底與自己合不合適,跟對方在一起到底好不好。
其實,無論是一見鍾情還是日久生情,最重要的還是兩個人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