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是早古就有的關於愛情千古名句。
關於愛情的這個問題,人類經過了20世紀的繁衍,答案卻是千篇一律。
究竟愛情是什麼呢?
讓我們一起從生活中尋找答案。
1
作家蘇童在《蒼老的愛情》中說:有時候,愛情是一種致命的疾病。
書中主人翁,女主亡故那日,老人也無疾而終。
蘇童說,男主老人是被愛情奪取了剩餘的生命 。
深以為然。
這個愛情故事雖然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一個愛情故事,卻讓我想起許許多多的婚禮上的一句誓言:婚後夫妻將同甘苦,共患難;不求大富大貴,但求求平平安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老夫妻倆愛情的結局也算是一種不離不棄,生死相隨的完美結局。
老夫妻的愛情是一種病,是一種你若離去,絕不獨處的追隨;是一種不求同年同月同日,但求同年同月死的欣然赴約,始終跟隨的病。
愛你就要生死相依,不需要任何理由。
2
安逸在《這咬人的愛》裡有一段話:「一見鍾情,明明是見色起意;日久生情,不過是權衡利弊;連白頭偕老,都只是習慣使然。
愛情是美好的,也是無情的。
電視劇《金粉世家》中的七少金燕西與清貧女子冷清秋一見鍾情,在倆家社會地位懸殊的家世面前,冷清秋一開始是不敢愛也不相信金燕西的愛情的,後來經不住金燕西的死纏亂打,冷清秋才放下戒備,與金燕西開展爛漫的愛情,結婚;可是婚後的金燕西終究改不了風流的本質,流連於外面的花叢中,對冷清秋婚前的狂熱變成婚後的冷漠,致使傷心失望的冷清秋帶著兒子獨自出走金家,最終兩人再也沒有相見。
金燕西對冷清秋的不負責任的愛情,就是渣男的「見色起意」。
冷清秋就是金燕西「見色起意」的愛情之中悲劇的主角,不過冷清秋並沒有守在無愛的婚姻,而是果斷帶著兒子逃離,最終靠自食其力養活母子二人。
生活中還有一些人的愛情,就是摻雜了金錢和地位的變質不平等的愛情。
作家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中,張愛玲本是奔著與胡蘭成「攜手到老」去的,可是胡蘭成卻見一個愛一個,一面拿著張愛玲的錢,一面與各色女子糾纏不清。張愛玲的一讓再讓,終不能挽住渣男胡蘭成那顆處處留情的渣男心。
張愛玲與胡蘭成愛情之間只剩下金錢關係,最後傷心的張愛玲一次性付給胡蘭成一筆錢毅然分手,出走美國,不想見。
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婚姻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合在一起的。
老舍的《離婚》中描寫的人物科長老李就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娶的農村老家的妻子,雖然很不喜歡自己的妻子,甚至偷偷暗戀上房東老太獨居的媳婦,但還是拗不過自己已有一雙兒女,礙於「拋棄糟糠之妻的陳世美」的詛咒,只有任隨時光拖住自己與妻子「白頭偕老」。
老李的婚姻就是部分人無愛情的2人被世俗捆綁在一起「白頭偕老」的婚姻的寫照。
3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這句詩描寫的的是古代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
他們之間的愛情是敢於打破世俗的觀念,不管共進的路多少坎坷,總是一起面對,一起克服,同生共死,不離不棄。
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是才子與佳人的良配。易成為世間多少相愛的人之間羨慕的偶像。
4
愛情究竟是什麼呢?還沒有標準答案。
愛情是相知,還是相伴?
愛情是無情,還是痴情?
愛情是生命,還是生活?
生活中也不乏一見鍾情,相見恨晚而不顧生命而冒險的例子。
~~~~~~~~~~~~~~~~
曾經有人說:愛情是一種病,是一對男女衝動下的高燒之後的飛蛾撲火;生活卻是高燒褪去之後,面對現實是的理性回歸。
愛情之中的男女,就像是當初結伴於人生長途列車,本意是一起到達終點站。在這趟列車上2個人:
有的人沒走多久,其中一方就被路邊的風景吸引,中途決然下車;
有的人在結伴而行中,雖然雙方磨合出現不適,在走走停停的列車上,儘管心中也能忍著痛,也只能走向終點;
有的人不管外面的風景是惡劣還是優美,結伴而行的2人始終堅持坦然前行,欣然攜手走到終點,這就是愛情的最高境界。
在我看來,真正的愛情應該來源於生活,但生活卻不只有愛情。
沒有了愛情不是窮途,失去了自尊才是陌路。
摻雜了金錢和名利的愛情,表面看沒有什麼,實質上就像餿了的飯菜,總是難以下咽。
相愛中的2個人,既要有初見時的驚喜,也要有久處不厭的歡欣。管它生活是雷電交加還是鑼鼓喧天,我始終牽著你的手,慢慢向前走,直到生命的盡頭。
在愛情中體現生活,在生活中完美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