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做到這四點,就是有福之人!

2020-09-19 馬獻同

一、看淡物質,知足常樂

物質的多少並不能決定福氣的大小。

《論語》裡講,孔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和古人相比,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好了太多,生活足以溫飽富足,資產越多的人得失心就越重,患得患失,太多的物質反而成為負累。

顏回之所以能夠身心清淨、安住在當下,就是因為他把這些財色名利,古人稱之為「身外之物」的東西,都已經看淡了,都已經放下了。

一個人如果看淡物質,不慕名利,身心清淨,那麼他自然活得輕鬆自在。

二、活在當下,懂得翻篇

曾國藩說:「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既往不戀:事情過去了,就不留戀,無論是情感受挫,還是職場失利,既然已經發生了,再糾結也無法改變事實,與其影響當下的心情,還不如去掀開人生新的一頁。

當下不雜:當下的生活要用心體驗,用心經營,不要三心二意,左顧右盼,不然新的一頁也是失敗的一頁。

未來不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要刻意追求,扎紮實實做好當下,未來自然抵達。

有一個信徒問道長:「您常常教我們活在當下,那究竟怎麼做才算活在當下呢?」

道長說:「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如此而已。」

若是,吃飯的時候想睡覺,睡覺的時候想吃飯,即吃不好飯,也睡不好覺。

所以活在當下的人是有福的,他們專注體驗當下的快樂,不讓當下的時光白白耗費,不被過去的負面情緒困擾,也不會因為未來虛無縹緲的可能而煩惱。

三、常存善念,與人為善

人行善,福雖未至,但禍已遠離。人行惡,禍雖未至,但福已遠離。

行善,不避小事,貴在堅持。它會慢慢改變你的心態、進而改變你的氣質,甚至你的容貌。年歲漸長,那些溫柔的善良一一刻在臉上。望著那個慈眉善目的長輩,誰會不敬他愛他呢?

一個人修行到深處,才開始明白:行善,求的不是福報。作惡,也無需神明的懲罰。

善,是神的恩賜,他賜予人類善良是為了讓人的生活變得更好接受了這恩賜的人,從此過上了一種有價值的生活。他們的生活變得快樂而富有意義。拒絕這恩賜的人,心裡始終是殘酷而冰冷的,他們活了一世,卻從來沒有嘗到溫柔善良的滋味。

四、孝順父母,懂得感恩

古人說,「父母大如天,萬善孝為先」,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愛,那他還能去愛誰呢?

春秋時期,齊桓公晚年重用衛公子,衛公子十年都沒有回家看過父母,一心一意的照顧齊桓公,

管仲對齊桓公說,這個人連父母都不愛,怎麼可能愛別人呢,萬萬不可重用他。

齊桓公沒有採納,管仲死後,衛公子果然發動了叛亂,控制了齊桓公的宮殿,活活餓死了這個一代霸主。

一個孝順父母的人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懂得別人的付出,也願意為別人付出,這樣的人才是一個厚道的人。

懂得感恩的人,會去努力。用辛勤的汗水築就成長的階梯,回報那一份深深的期冀!

懂得感恩的人,知道珍惜。縱然山遙水遠,深情也會牢記心間,任時光流轉,溫暖的愛永恆不變!

懂得感恩的人總是懷著深情與期待,他們知足、惜福,有福。他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擁抱未來、擁抱幸福。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有這四個祥兆,一定是有福之人
    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生活中,誰也希望自己是個有福的人,能夠活得高興快樂,過得富有,能夠心想事成,人生平安順利。《太上感應篇》曰: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我們說一個人有福,就是有好的福報和命運,其實就是一個人所作所為的善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有福的人一定是自己種下了善的種子。
  • 一個人有這四個祥兆,一定是有福之人,你有幾個?
    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生活中,誰也希望自己是個有福的人,能夠活得高興快樂,過得富有,能夠心想事成,人生平安順利。《太上感應篇》曰: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我們說一個人有福,就是有好的福報和命運,其實就是一個人所作所為的善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有福的人一定是自己種下了善的種子。《了凡四訓》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個人的命運最終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一個人有這四個祥兆,一定是有福之人,你有幾個?
  • 一個有福之人,必有這四個祥兆,你有幾個?
    活在這個世上,我們都想成為有福之人。但是福氣從來不是天生的,而是靠自己積攢來的。一個有福之人,必有這四個祥兆,看一看你有幾個?唯有好好孝敬父母,在兒女面前樹立榜樣,才能得到兒女的孝敬和善待,晚年有所依,成為有福之人。
  • 「有福之人,必有天相」:一個人有無福氣,看這四樣就夠了,很準
    突然,南山老人指著一簇開得旺盛的火鶴花,笑著對我說道:你看,這些火鶴花,色澤鮮麗,綠意叢中一抹紅,給人驚鴻一瞥的感覺,火鶴花,是一種很有福氣的花啊。其實,有些花一開,就能夠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印象,或者美麗,或者富貴,或者有福氣,等等。而做人也一樣,「有福之人,必有天相」,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看這四樣東西就夠了,很準的。那麼,南山老人所說的這四樣能夠帶給人福氣的東西,究竟是指什麼呢?
  • 有福之人不用忙,這四個有福的人,才是真正的命好,你有嗎?
    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一個有福的人,是福報好,幹什麼也順利,能夠心想事成,同樣一件事情,沒有福的人費盡周折,也未必會成功;而有福報的人,做起來就會順順利利,沒有那麼多的波折,容易取得成功。我們都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有時候你不得不信命,本來好好的一件事情,勝利就在眼前,卻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前功盡棄,這就是運氣不好,沒有福報,命中承擔不起;生活中有的人,或許被人瞧不起,無才無能,卻似乎總是能夠碰上好事,低頭就能撿到錢,這就是命好福多,一個人的福氣不是強求來的,是果報來的,是前生積德行善來的,有福之人不用忙,這四個有福的人,才是真正的命好,自帶貴氣
  • 俗話說:有福之人,必有天相,一個人有無福氣,看這4樣就夠了!
    若能心安、體健、一世無虞,便可稱得上是真正有福之人。但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個人的福氣是修來的,而不是求來的。」的確,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福氣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需要我們自己去修行。俗話說:有福之人,必有天相,生活中,一個人如果能做到這4點,必將會成為有福之人。
  • 有福之人,必有天相,一個人有無福氣,看這4樣就夠了!
    人生在世,痛苦是一天,快樂是一天,很多人卻將自己推向了痛苦的邊緣,每天的日子都很疲憊。這些人忙於生活,很難去反思自己,為何會淪為今天這樣?難道快樂點不好嗎?「有福之人,必有天相」,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看這四樣東西就夠了,很準的。
  • 星雲大師:有福之人,身上往往有這四個特徵,有一個就不會差
    有福之人,往往是做到了這四點」。星雲大師說:「自助者,天助之。」大師的意思就是:「一個懂得自立自強的人,上天也會眷顧他。」在生活中這句話的表現就是自強的人往往在旁人看起來「福氣」更好,因為他們對生活更有把控力,知道如何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一味找別人幫忙只會將自己置身於被動的局面。
  • 「有福之人,一看便知」:在有福之人身上,往往有這4條底線
    行善的人上天會給予他福報,作惡之人則會受到天譴。這話聽起來像極了命運學,實則為概率事件,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一個人總是做壞事,便很難避免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情況出現。同樣,一個人不停地做善事,總有一天會遇到生命中的貴人。
  • 有福之人,身上常見這四個特徵,看看你佔幾條
    說的是一個好人,在危難關頭自會有上天相助,這句話乍一聽是迷信,細細思量並非毫無道理,古人所講究的因果報應,其報應的本質是心理學上的心理暗示和行為軌跡所導致。心理學家研究,嬰幼兒的情感和認知將影響他們成長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換句話說就是人所處的環境和曾作的事情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其整個人生。
  • 有福之人,都懂得這3種「適可而止」
    企業家李嘉誠更是將「知止」二字高懸於辦公室的醒目之處,時刻提醒自己。做人,要懂得適可而止!那麼,我們到底該對什麼事物做到「止」呢?有福之人,都懂得以下這3種「適可而止」!他的父親得知後,寫信告誡兒子要做好三項節制——節勞、節慾、節飲食,曾國藩便是把這「三節」當成保身之訓,時刻謹記,堅守了一輩子,最終受益匪淺。所以說,一個人,吃得越少越簡單,最好能夠粗茶淡飯,反而身體更加健康,更有福氣!
  • 有福氣之人的特質
    那些有福氣的人也不是什麼都不做就有的,而是靠他們自己一點一點掙起來的。人生這條路上,我們不要總想著去依靠別人,只有自己才能夠幫到自己,靠別人,總是會沒有安全感,等到別人離開了,你便一無所有了。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無所畏懼。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有福氣之人,因為有福氣的人無論做什麼,都能夠一帆風順,即使遇到了困難,也能夠化險為夷。
  • 一個人越來越有福氣,往往有這三個徵兆,需注意
    宋代人李邦獻撰寫的《省心雜言》中有句警世恆言:"耳不聞人之非,目不視人之短,口不言人之過,不幾為君子",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當有人在評論一個人的是非過錯的時候,你要當作沒聽見。對待別人時候,不要一味的去盯著別人的短處,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和優點。也不要到處搬弄別人的過錯和是非。只有做到這三點才算是君子所為。
  • 「有福之人」的3個特徵:做到一個不容易,你有嗎?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有福之人」的三個特徵,一個人將來有沒有福氣,從這三點就可以看得出來。意思就是,一個人生來就有的資質和德性,叫做「性」;按照本性成長叫作「道」;而一個人根據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來改善自己的過程,就叫做「教」。簡單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但這個世界不是專門為某個人而產生,一個人如果懂得調整本性,在自己與世界之間找到平衡點,那就是一個有福氣的人。
  • 有這四種祥兆的人,一定是有福之人
    來源:網絡人生在世,誰都想做個有福之人。福報深厚,一生都幸福,福報淺薄,一生都貧苦。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一個人能不能成為有福之人,全都是靠自己修來的。一個人若出現這四種祥兆,一定是個有福之人。,最值錢的就是健康。
  • 女人有沒有福氣,關鍵看這四點,看看你是不是個有福氣的女人!
    老子曾經說過:禍兮,福之所倚。禍和福是相互依存,在你的福氣來臨之時,往往會先讓你經歷一場災禍,只有當你挺過後,才會賦予你應有的福報。人這一生同樣也是,沒有哪個人會一直順心如意的,生活中多少都會有點磕磕絆絆。即使是這樣,人人還是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個有福之人。尤其是女人,女人有沒有福氣,關鍵看這四點,趕緊來看看你是不是個有福氣的女人。
  • 一個人,只要做到這四點,說明他真正成熟了
    不過,在我看來,一個人,只要做到這四點,說明他真正成熟了。做人要明白,完美並不美,追求完美,本就是一種錯誤,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而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同時也允許別人不完美,這才是一個人心智成熟的表現。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我們才懂得與自己和解,然後好好與自己相處;允許別人不完美,我們才能做到少要求別人,甚至不要求別人,以一顆寬容之心去接人待物。
  • 「人若有福,開口便知」,高僧:有福之人,常說這三種話
    林子本身是個話很多的人,到了寺院更是滔滔不絕,進門見到一個小沙彌就誇他有慧根,見到一位僧人就說面目慈悲,一看就是高僧,引得眾人哈哈大笑。這時候一位剛好來接我的高僧過來,見此跟我道:「施主你的朋友是個有福之人啊。」我聞言把朋友拉過來,調侃道:「也沒看出來你哪裡有福相啊。」
  • 有這三個特徵的人,往往是有福之人
    有福之人,一定具有這三個特徵。1.而那些懂得珍惜之人,才是真正的有福之人。2. 懂得約束自己相傳,古代有個官員叫曹鼐。有一次,他抓獲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賊。女賊多次以色相誘之,曹鼐感到難以招架時,就寫下「曹鼐不可」四字以自警,這樣反覆寫,一直寫到天亮,曹鼐終於戰勝了誘惑。古人有云,君子慎獨。換一種說法,就是獨自一人無人監督時,也能謹慎做事。人們常說:「勿輕小事,小隙沉舟;勿輕小物,小蟲毒身。」
  • 有福之人,往往懂得「四種靜」,可惜太多人不重視
    很多人喜歡在生活中為自己祈福,大多數都是去到寺廟中,向著虛無縹緲的神佛叩頭祈拜,雖然是用心虔誠,可是往往到最後還是生活沒有任何起色,只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祈福的方法。一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並不需要多餘的外在行為,因為人生中的福氣都是基於每個人的內在 ,只有從性情心態上開始著手,那麼才能夠在最後得到福氣的庇護。而對於性情來說,最有幫助的便是一個人能夠靜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