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兒子都年賺10萬,每年卻只給老人400塊,除夕夜都是老人一個人

2020-08-09 花姐的快樂生活

做父母的生孩子都想生兒子,這樣將來自己老了,也能有人養自己,但做兒子的,真的都能贍養自己的老父母嗎?有時候,我們也不難見到那些沒有良心的兒女,對自己的父母不聞不問。

照片裡的老人孤身一個人,老伴五年前就離開了人世,而老人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年收入都有10萬多,每年給老人的錢卻少得可憐,只有區區的400塊。

兩個兒子還沒成家的時候,老人為了他們,幾乎傾盡了所有給他們取上了媳婦。然而他們各自成家結婚之後,竟然對自己的母親不管不顧了,平常不關心一下就算了,過年的時候居然也讓母親一個人。這樣的兒子真的是太沒良心了。

當年兩個兒子結婚的時候,為了給他們蓋房子,老人積攢了那麼多年的錢,幾乎都花光了,身體還曾受了傷。而現在,兩個兒子居然如此冷漠地對待她,令她傷心和難過。

老人現在住的房子是以前和老伴一起住的地方,現在只剩自己孤零零的一個人了。做兒女的做到這種地步,只能說是狼心狗肺了,遭人厭惡和責罵。

相關焦點

  • 倆兒子都年賺10萬每年卻只給老人400塊除夕夜都是老人一個人
    做父母的生孩子都想生兒子,這樣將來自己老了,也能有人養自己,但做兒子的,真的都能贍養自己的老父母嗎?有時候,我們也不難見到那些沒有良心的兒女,對自己的父母不聞不問。照片裡的老人孤身一個人,老伴五年前就離開了人世,而老人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年收入都有10萬多,每年給老人的錢卻少得可憐,只有區區的400塊。
  • 老人為養老,把房子「當」給兒子20年。誰知不到倆月都受不了了
    話歸話,就算老人把錢都給了兒子,能買來兒子的陪伴麼?我按20年算,平均一個月4000塊錢出頭,湊個整,我就要4000,你每個月把錢打給我。我要是再活夠20年,你不虧;我要是走的早,你就賺了。同不同意?」兒子還是沒明白父親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是想著把房子賣了養老,還是想讓自己出點贍養費?
  • 都說女兒比兒子孝順,卻都想要兒子!聽聽幾個老人說的大實話
    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我對兒子女兒一樣的疼愛,兒子娶媳婦花彩禮,女兒出嫁也沒少給嫁妝,但養老主要還是靠兒子,女兒不是不孝順,她和公公婆婆一起住,偶爾去做一次客都很彆扭,更不用說去住幾天。我老伴生病住院,花了好些錢,女兒也只拿了一點點,咱們風俗是這樣的,女兒出錢隨心意,大部分都是兒子出的,再一個女兒是家庭主婦,家裡錢大部分是女婿賺的,咋好讓人家掏大筆錢呢!
  • 單身老人如何養老?
    回來後,媽講了一件趣事:說有一位七十來歲的老太太,本地人,蠻有錢,兒子每年給她五萬塊零花錢。她愛跳舞,想叫人陪她跳,就僱了二位老人陪舞。一位是老先生,他夫妻倆也常來跳舞,每月給他一千二的薪水,老先生有時也和自個老婆跳,於是這位老太太又僱了一位老太太,當老先生跟他老婆跳舞的時候,這位老太太就陪她跳,一月薪水五百,而且三時三節還送這兩位陪舞人的禮,還不時請吃飯。
  • 《我們倆》:子女不贍養老人,陌生北漂大學生給了老人最後的溫暖
    ,劇情來自電影《我們倆》。小馬想起自己剛住進來那陣兒,老人故意多打電話,要她多交錢,這次自然也是怪到老人頭上。可老人死不承認,小馬也不服軟,幾個回合下來,把老人氣得直哆嗦。老人讓小馬立馬搬走,昨天剛接待了一對租客,他們出500塊租小馬那間房。這讓小馬猝不及防,快過年了,讓她上哪兒租房子去。
  • 退休金每月8000塊,每月還要給兒子5000塊,老人有苦卻說不出
    ,就去了外地發展,然後在那邊定居,也有了家庭,兒子讀書的這些年,都是我努力賺錢供他讀的,他娶老婆的時候,我也給他買了房子,給了彩禮錢,當時把我和老婆所存下的那些存款全部花在兒子身上了,沒想到兒子結婚後,賺不到什麼錢,每個月還要供房,每個月都過得很緊張,還有個孫子上幼兒園,兒子壓力也很大,他們的日子過得也很艱難。
  • 兒子和兒媳婦都很孝順,老人為什麼選擇獨居?2個老人說出心裡話
    文|伊 葉 之 秋 導語:兒子和兒媳婦都很孝順,有些老人為什麼還要選擇獨居呢?我們一起來聽聽2位老人的心聲。【一】王阿姨案例:我今年65歲,退休十幾年來一直獨居,現在的退休金到手3000多,雖然不算多,但對我一個人生活費來說,已經足夠了,常常也還有多的,所以每年過年,我都會多給孫女一些壓歲錢
  • 兒子一家三口離開老人再沒回來,直到老人離世都不知兒子為何離開
    村裡的馬大嬸告訴李英,自打三年前兒子離開她身邊,老人就開始了一個人的生活。那時候老人身體安康,一個人能爬上山頂,還可以下地幹活,家裡的瑣事雜務也能料理的很周全。老人愛笑,也愛說話,不論見到誰,總是一副笑臉,還有說不完的話。村裡人都知道,她自搬來這村裡幾十年了,只有老伴去世後惆悵了一段時間。後來老人還是像往常一樣,臉上總是帶著笑臉,好似對生活充滿了嚮往和希望。不過從去年開始,老人的身體大不如以前了。人老了就是這樣,行動遲緩了,說話不清晰了,耳朵不靈了,記性也不好了,她開始天天念叨著她的兒子了。
  • 61歲老人的心酸,兒子啃老,每月收入3000塊買不起肉吃
    養兒防老是祖祖輩輩常掛在嘴邊的話,可如今的老人都是自己養自己,自己吃住,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子女能管好自己的小家庭,父母就已經很開心了。父母那一輩,生活條件不好,自己捨不得吃穿,偶爾買點肉,又全留給了孩子,他們給子女的愛,是自己的所有。好不容易盼著孩子都長大,自己肩上的擔子能輕點,但是遇上那種啃老的子女,老人的晚年生活會怎樣?我們來聽聽這位老人怎麼說。
  • 2020年除夕夜是幾月幾號 除夕夜的風俗有哪些 除夕夜吃什麼菜好
    除夕指的是每年臘月的最後一個日子,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是每年的最後一個日子,代表著除舊迎新,所以除夕在中國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日子。那麼2020年除夕夜是幾月幾號?除夕夜的風俗有哪些?除夕夜吃什麼菜好?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兒子入贅倆女兒外嫁,留守老人獨守深山:山裡人養姑娘沒用
    亢老虎和楊巧這對老人夫婦,在豫西深山裡生活了一輩子,目前他們都已近8旬,再也沒有出山的可能。「只能終老到這裡了,我們倆對孩子們來說都是負擔,出山只會給他們添麻煩,自己能湊合著過就堅持,活一天算一天。」五年前,我倆身體還是不錯的,不知道這兩年怎麼退化的這麼快,讓我們猝不及防。楊巧介紹,前幾年她兩口還餵養山牛,平時兩個人去山上放養,另一人就割草,為牛儲備冬天的食草。
  • 年近六十的倆老人為了三個兒子成家打兩份工,心疼!
    很多人都問我,嫁給三個兒子的家庭,後悔麼?說實話,後悔是有,因為在照看孩子上,在經濟上,我不能像一個兒子的家庭那樣輕鬆,有父母的幫忙,沒錢了可以伸手跟公公婆婆要。但我不抱怨,也為自己的選擇在努力工作著。我一直堅信,兩個人在一起靠感情,靠性格,也靠觀念。直白了,就是人生觀,價值觀不說一致,但是靠攏,才幸福。
  • 79歲老人帶2個兒子燒孫子路虎車,為什麼老人都想「劫富濟貧」
    手心手背都是肉。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過得好一些,也希望有能力的幫幫沒能力的,然後你好我好大家好。張大爺有四個兒子,老大早些年就出去闖世界了,這些年吃苦遭罪也算打拼出一點家業了,那幾個兄弟都在老家,過得還可以。老大覺得自己這些年自己沒怎麼照顧老父親,心裡感到虧欠,就在老家買了四間門市房用於出租,租金給老父親做生活費用。
  • 67歲老人的悲涼:每月有6000退休金,卻連買副老花鏡的錢都沒有
    但如果女人沒有智慧和原則,只懂得一味地付出,晚年也未必能過得好。 自述人:趙阿姨 我已經67歲了,有一兒一女,當初我的兒子還沒結婚的時候,我和老伴的生活還算不錯。女兒早幾年就遠嫁了,我們就和兒子住在一起,相處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矛盾。
  • 老人是如何給三個兒子蓋房子娶媳婦的,看了都讓人心酸
    在晉南的黃土高原上,有一個大村莊,全村有五千多口人,這裡的農民都是靠著種地為生的。也有到外地做生意的。過去,這裡的農民種地,主要是靠著牲口犁地、播種、收穫、運輸的,離開了牲口,靠人力是難以種好莊稼的。這個村有個姓柴的老人,今年已經76歲了,我們就叫他老柴吧。老柴和妻子生育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由於老柴結婚早,所以二十歲的時候就得了兒子。
  • 老人把財產都給了兒子,卻住到閨女家養老,說出的理由讓人心酸
    老人把財產都給了兒子,卻住到閨女家養老,說出的理由讓人心酸自古以來,孝順父母是每個做兒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現實生活中,就有很多子女在為老人的贍養問題上發生了很多的矛盾和分歧,導致兄弟姐妹間的感情也出現了隔閡。小張就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她現在的心情很難過,心裡很不平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兒媳扣下我們11000的退休金,不肯給我們,只給400生活費
    導語人到晚年,都想過自己的晚年生活,輕輕鬆鬆的度過餘生,要是想年過得好,必須要自私,拿好自己的錢,不要是總是為子女著想,錢都給了子女,這個時候子女又不孝順,只會導致自己的晚年過得苦不堪言。我和老伴現在都是坐輪椅,什麼事情都不能做,剛去兒子家時,我兒媳對我還可以,時間久後兒媳對我們的態度越來越差,每次做飯的時候在那裡罵,說不但要上班還要伺候兩個老人,累都累死了,每天都給我們甩臉色。
  • 「每年封給外孫一萬塊,一到過年女婿跑回家賊快」老人很無奈
    唐叔家有兩個女兒,每年都會回來陪他過年,所以周圍的親戚朋友都誇他女兒和女婿孝順,但是每當有人這樣說,唐叔就會很尷尬。後來有一次唐叔喝酒喝多了,不小心說出來了讓女兒女婿每年回來陪他過年的絕招——「每年給外甥1萬塊壓歲錢,不見人不給,所以過年的時候女婿跑回家賊快!」這個方法當然很好,但也看出了老人多多少少的無奈。
  • 老人對待孫子和外孫區別很大是什麼體驗?幾套門面房子都是表弟的
    老頭老太太都喜歡孫子,連兒子都比不了。我感覺不止是情感因素,可能人老了,身體結構有了某種變化,或是某種化學分子分泌發生了變化,所以導致情緒改變了,對自己血脈後代的幼崽特別疼愛。說說老人對待孫子和外孫區別很大是什麼體驗?正常,雖然我公婆嘴上說不重男輕女,雖然姑姐常年帶孩子都吃住公婆的。
  • 那些一個人把孫子帶大的老人,後來都怎麼樣了?我採訪了兩位奶奶
    偶爾幾隻狗叫,仿佛讓我誤以為走錯了地方。在我們當地,老家也只有老人和一部分留守兒童了。其餘年輕人,中年人,都在廣東,上海,蘇杭一帶打工。有時看到那些70多歲,80多歲的老人,還在帶著孫子孫女,莫名覺得心酸。為此我特地採訪了兩位老奶奶,聽聽她們對於帶孫子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