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制度本來與愛情無關

2021-01-12 騰訊網

[摘要]婚姻制度是保護經濟利益的,這在美國同性戀的「結婚」運動中體現得很清楚。美國現在幾乎沒有人會對住在一起的兩個男人或兩個女人丟白眼,同性戀要「夫妻」名份做什麼?主要為了經濟上的好處。

五十年代結婚證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微信號:nanfangzhoumo。

2016年春節,網上的大熱閒扯是一位上海姑娘和一位江西小夥的故事。此事後來證實是編造,但由此引出的一些議論,倒是很有社會意義,值得議論議論。

見到有人說,「社會制度階層固化,……靠出身門閥制度更能佔有社會資源,影響了婚姻的純潔。」我們可以說愛情是純潔的:但是,婚姻純潔嗎?相信很多人會說是。不過,在馬克思主義十多本必讀經典裡,有一本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在恩格斯看來,三者在歷史上幾乎同步出現。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有足夠剩餘讓人擁有私有財產;於是就會有婚姻制度,意圖把財產保持在血緣親屬之內;然後就會出現以社會整體力量保障這一財產下傳的國家機構。第二章「家庭」裡,恩格斯一再強調,婚姻的產生與感情無關:「專偶制的起源就是如此。它決不是個人性愛的結果,它同個人性愛絕對沒有關係。」這裡的關鍵詞「性愛」,德文原文為Geschlechtsleben,英文版譯作sex-love。我們可以理解為在恩格斯看來,婚姻就是保護私有財產的,其起源與純潔的愛情毫不相干。

現在女人離婚,或許能得到一半家庭財產,哪怕有些財產寫在前夫名下。價值不菲的財富要轉手,憑什麼迫使前夫不賴帳?憑得是國家機器的法律強制。而執法的依據是什麼?依據就是一份契約——女男雙方的婚約:大紅的結婚證是物證;婚檢處、民政局和鄰居王大媽可以作人證。

婚姻制度是保護經濟利益的,這在美國同性戀的「結婚」運動中體現得很清楚。美國現在幾乎沒有人會對住在一起的兩個男人或兩個女人丟白眼,同性戀要「夫妻」名份做什麼?主要為了經濟上的好處。一方打工,另一方閒居也可享受公司的醫療保險;交稅時,收入可在兩人名下流動,達到稅率最低的搭配;一方去世,另一方不交遺產稅就可以接收死人的全部資產,沒用完的老年保險金由「配偶」繼承,不會被政府白白吃掉;等等。

國家機器保護夫妻的經濟利益,不過,國家機器確實也可以用來純潔婚姻。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那本小冊子中說:如果有了「社會同等地關懷一切兒童,無論是婚生的還是非婚生的」的條件,少女就不必擔心「後果」,她可以「毫無顧慮地委身於所愛的男子」。這一條件在西歐早已實現。而且,西歐國家雖說沒有徹底「廢除繼承權」——《共產黨宣言》第二章末尾所列舉的糾正資產階級生產關係的強制措施第3條——但至少已經實行第2條強制措施:「徵收高額累進稅」,特別是高額遺產稅,極大地削減了家庭所能下傳的財產份額。社會後果呢?後果之一是加劇了結婚率大幅下降,既然女子不需要婚姻制度來保護她和子女的利益,很多人乾脆覺得沒必要結婚了。後果之二是加劇了生育率大幅下降,既然財產難以下傳,很多人也就不想承受生養孩子的麻煩了。

美國國會辯論時,經常會提到unintended consequences。制定一項法律不難,難的是預料到該法律可能引起的原意之外後果。動用法律槓桿,讓女男關係向著只須滿足個人感情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卻又產生新的社會問題。西歐各國如今人口縮減,經濟發展缺乏動力。這就不是恩格斯在1884年出版那本小冊子時所能預料的了。

不那麼純潔的婚姻制度,仍然對社會好處多多,至少現階段如此。婚姻要鞏固,按美國的統計,首要因素是文化程度接近,共同語言比較多。你開玩笑說,要找個一見就「魂沒得」的soulmate;對方不至於不知道這英語單詞是指精神伴侶。婚姻要順當,我們中國人說門當戶對,這樣生活習慣比較容易調和。女的必定便後抽水;男的踩在馬桶上「蹲坑」,很難設想兩人過得下去。綜合中美兩邊經驗,現在的婚姻,還是「文當戶對」比較穩妥。

但是「文當戶對」也有副作用:會降低一點階層流通。比如說,醫學院從前都是男生,那時上層出身的醫生通常娶下層出身的護士。現在醫學院女生數量都快超過男生了,女護士除非長得特別漂亮,哪裡還搶得到男醫生?這也沒辦法。婚姻的事,何來十全十美?(吳澧 旅美學者)

相關焦點

  • 婚姻的核心不是愛情?如果引進婚姻年檢制度,你的婚姻能維持幾年
    就有人私信我:愛情怎麼這麼脆弱?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我都不敢結婚了。其實,在之前的文章裡我都有聊到過:愛情是人生的奢侈品,沒有也可以。從本質上看:婚姻本就不是愛情的必然結果;愛情也不是婚姻的絕對前提。婚姻制度是什麼?
  • 正在崩塌的婚姻制度
    我常說趁婚姻制度還存在,愛情的真相還沒捅破,現在你單身,盡情的去戀愛[偷笑][奸笑]1.家庭。人類是群居動物,沒有群居合作,也就沒有今天的文明。群居久了,家庭也就產生了。廣義的家庭,包括宗族、親戚;狹義的家庭,就是由夫妻和子女組成的。在過去,家庭很重要。
  • 「愛情的墳墓」—婚姻制度,「反人性的陋習」?
    ——說得再通俗一些:婚姻制度該out了!沒錯,大家可以順著「時代」這條線索去思考:婚姻制度延續了幾千年,我們新中國成立在這段歷史中也就是一個小的片段,而離婚率驟增,是不是就在我們新中國成立後,且突飛猛進的這幾年呢?
  • 婚姻的本質,與愛情無關,而是與這樣東西息息相關
    人們都追求至高無上的愛情,以為有愛情的婚姻就是永無後顧之憂。正如蔣方舟說的:「相信浪漫的愛情,能戰勝一切困難。」愛情是美好的,但不是一直存在的,它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在婚姻生活面前,愛情不得不低頭。0202 婚姻的本質與愛情無關前段時間,某地的民政局新標語上了熱搜:「結婚不等於幸福,單身也不意味著不幸福,我們出生就是一個人,最後也不可能同時離去,愛情是精神的奢侈品,沒有也行」。婚姻中沒有愛情也行,那婚姻的本質是什麼?
  • 完美的婚姻與愛情無關
    完美的婚姻與愛情無關,與相貌無關,與收入無關,與工作無關,與教養無關。婚姻的延續不是取決於雙方愛有多深,雙方條件有多般配,而是雙方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對方。願意容忍,沒有愛也可以把生活過的踏實和諧,善巧有味;不願意容忍,多濃厚的情感都擋不住彼此的傷害,因為現實的婚姻裡都是脫了偽裝的真真實實的人,絕不是包裝給外人看的才子佳人妻賢夫慧。
  • 摘抄:未來婚姻制度的消亡
    摘抄自:文 | 鄭秩「婚姻制度」從誕生之初就是父權社會為了保護男性的財產與利益的,它的存在是以「男女不平等」為語境的。現代社會,個體取代了「家庭」逐漸成為社會最小單元。這種過時的單一的現有婚姻制度必然走向消亡,會逐漸被經濟學和生物學的選擇而淘汰。為什麼我們必須結婚?
  • 婚姻制度終將消亡!可信嗎?經濟是罪魁禍首!
    這幾個例子是非常明顯佐證了她的觀點,但是她沒有指出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人們不喜歡結婚,還是對婚姻制度本身表示懷疑,覺得婚姻就是累贅。最後,任何一種制度誕生都有其理由,消亡也都有其原因。當今的婚姻制度,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出現了問題,就是制度本身並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
  • 婚姻制度還能延續多久?
    作家李銀河曾經說過:「婚姻制度終將消亡...「 婚姻制度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幾千年之前的遠古時期,到以父權社會的建立為標準,婚姻制度的發展基本上沿襲了雜婚、群婚、對偶婚,一夫多妻,最後到一夫一妻制婚姻的順序。婚姻制度在經歷的時代的演變後,在現在這個時代正在逐步走向衰亡。
  • 原來,婚姻真的可以和愛情無關
    ;也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升華;還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合法形式。理論上來說,婚姻和愛情,是兩個人感情發展的不同階段,但是,在當下的社會中,婚姻和愛情,原來可以是互相無關兩碼事。前幾天收到好朋友小宇的請柬,說是要結婚了。我都不敢相信,她竟然要結婚了!
  • 愛情與婚姻無關
    人人都渴望愛情,遺憾的是愛情並不像其他數量稀少的寶物,只要孜孜不倦、不懈努力就有機會獲得,它還需要你不差的外在,有趣的靈魂,再加上一些上天賞賜的桃花運,才可能得到。實際上,大多數人的婚姻並不是因為遇到了愛情,我覺得這件事也是遵循二八定律的(這個可惡的定律)。
  • 婚姻制度沒有之後
    婚姻制度是國家維持和平的重要工具,古代的七出三部不去,現代的一夫一妻制,都讓社會穩定達到了某一種平衡『』也許是那一句「那時候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人」,但這個時代已經飛速向前了,北上廣屢創離婚率新高,最高的遼寧達到70%,婚姻到底是怎麼了。
  • 有關婚姻制度的一些隨想
    有時候會想想婚姻這個東西。現在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但是以前有很長時間婚姻制度只是富人保障自己利益的工具罷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以前的婚姻,只是富人的婚姻。有錢有權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窮人很難娶到老婆的。貧富階層在物質財富層面上矛盾已經十分激烈了,在婚姻層面更是增加了又一層激烈。知道點歷史知識的就看得出,歷史上的改朝換代,無非是不甘心的有志男兒為了物質財富和女人的一次次抗爭。
  • 《談婚姻制度》
    婚姻制度消亡是趨勢。首先當初造成婚姻起源的條件已經改變了。從婚姻起源說,婚姻的起源主要是為了繁殖後代,女人在男權社會得到生存保障。男方也為了有固定伴侶,有自己確定的後代。但雙方同時犧牲的是人身和精神自由。而這些因素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再是人們必須走入婚姻的主要因素。社會的文明已經為人們做好了解除這種人身束縛的資源基礎。另外,婚姻制度是不符合人性的。
  • 婚姻制度會消亡嗎?假如婚姻制度消亡,會發生什麼?
    李銀河老師在奇葩大會中,對這種現象進行了分析,提出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和人性之間存在張力,加上離婚成本很高,越來越多的人願結婚。因此她說婚姻制度終將消亡。這個話題迅速被刷屏,李銀河老師後來說「婚姻制度即將消亡」這麼說其實並不準確,應該是:婚姻制度開始式微,開始走向下坡路了。
  • 婚姻制度的由來、發展、和可能的未來
    女人從獨立的個體變成了丈夫的私有財產和附屬物,所以婚姻制度的起源是一種產權制度。那麼古代中國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裡面,小妾所生的孩子沒有繼承權也可以理解了,產權分配在於一夫一妻中的妻。所以農耕時代的婚姻制度,歸根結底是男權社會的產權界定製度,這裡的女人更多的是一個「人工智慧」助理而已。
  • 婚姻制度必將取消,談談婚姻制度以後的發展
    這是一種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喜歡的制度。你必須接受這種制度,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要不然遭人非議。公元2019年,這時候男,女性都可以自食其力。古時候能帶給人精神愉悅感的東西少,現在多。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就不是很願意結婚了,除非遇到自己中意的,要不然寧肯單著。公元2069年這時候生產力,科技高度發達,從生到死政府幾乎給您一條龍的福利。
  • 關於婚姻制度的未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有了轉變,如今,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再把婚姻當作一個必選項了,很多人也更願意享受現在單身時的狀態,更喜歡獨立生活。      接上期話題。婚姻制度(不管是一夫一妻制、一妻多夫制、一夫多妻制還是一妻一妾制)是統治階級利用國家工具強制推行來穩定社會、鞏固自身統治的制度。在生產力不發達時期,婚姻制度的存在是有其歷史正面意義的。
  • 伊斯蘭教的婚姻制度
    伊斯蘭教的婚姻制度一切讚頌,全歸真主——眾世界的主,主的慈憫與安寧是在他的使者穆罕默德及其同伴和全體信士上!在世界各大宗教中對待婚姻的態度千差萬別,在某些宗教盛行之時,到處都是修道院,修女院,道觀廟宇,出家制度被視為一種崇高的宗教理想追求。而伊斯蘭教則以其中庸理性的教義思想,反對禁慾,提倡結婚,禁止淫亂。穆聖說:「凡有能力結婚的人,都應當結婚」。因此,在伊斯蘭教中沒有修女、修士、和尚、神父等出家制度。
  • 婚姻制度將會消失,以後男女都不用結婚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類社會便創造了一套制度,規定了男性對某個或某幾個女性的特定所有權。而這套制度就是婚姻制度。所以婚姻制度實際上是一套產權制度,它規定了女性作為一項財產的產權歸屬。婚姻制度是典型的男權制度。這時候,你可能會問了,婚姻難道不是兩個人之間的契約嗎?婚姻可以看作是一個契約,但它本質上不是婚姻雙方的契約。
  • 婚姻制度已經過時了?保守不婚主義vs激進不婚主義
    在每日的生活中,關於婚姻的話題從不停止。有人為婚訊欣喜期待,有人也對婚姻的前景傷感惆悵;有人開始逼婚,有人也堅決抵擋。婚姻作為歷史最悠久的人類制度之一,在當下受到越來越多的反思和討論。作為制度的婚姻和家庭充滿各種對女性的不正義設置。通過審視婚姻制度和文化的問題,大家越來越了解婚姻作為傳統制度的弊端,拒絕接受傳統婚姻制度的壓迫成為值得追求的目標:不婚成為更多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