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津一對老夫妻婚後AA制的故事,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回看視頻,看到老爺爺和老奶奶的家裡,冰箱裡滿滿的東西,一層屬於老奶奶,一層屬於老爺爺。老爺爺做飯的時候,老奶奶會在旁觀,提防老爺爺偷雞蛋。家裡的洗刷盆,疊在一起,好多個,老爺爺解釋說,這個是他的,那個是她的,誰也不能用誰的。在家裡擁擠的空間下,晚上睡覺,老奶奶睡在床上,老爺爺睡在狹小的地板上。記者問他,不冷嗎?老爺爺說,會冷的,冷就多穿個棉襖。
當我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一開始很驚奇。驚奇的是,從來沒聽說過這麼純粹的AA。另一方面,我覺得挺詫異。詫異的是,老爺爺和老奶奶居然能這樣生活在一起這麼久,30年。
在回看裡面的細節,雖然彼此很不滿,但是依然生活在一個屋簷下30年。雖然在冰箱的使用方面,界限分明,但仍在一個冰箱裡。雖然各自的盆都是相對獨立的,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老爺爺和老奶奶的盆是疊落在一起的。有意思吧?這也許就是老爺爺老奶奶的相處模式。
婚姻中會有很多模式,存在既有意義。從心理層面,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個人感受。從視頻裡,也能感受到,老爺爺和老奶奶之間冷漠。引發這種現象的心理原因,在視頻裡能看到明顯的一點,就是需求不能被滿足。
老奶奶表述,排風扇壞了,希望老爺爺給修修。老爺爺的回應是,你想摔死我?對於老爺爺的回應,老奶奶的反饋是那就AA吧。這種互動模式,感受不到溫度,更感受不到愛的流動。長期的這種互動模式,就像滾雪球,讓這個屋簷下,每天過得像冬季一般冷,最後呈現的就是新聞裡報導的情景。
婚姻是人生中特別重要的一段旅程,婚姻內的夫妻關係屬於社會關係中的重中之重,夫妻關係的和諧,影響著親子關係、職場關係、社會安定。下面,我們來從婚姻動機與引發衝突的幾個因素來看看夫妻關係:
影響夫妻關係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步入婚姻時的動機。心理學上,婚姻的動機一般來說有三種,經濟、繁衍和愛情(包含性)。有學者做了一項研究發現,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他們發現在不同時期,三種動機的排序不同。最早是,經濟、繁衍、愛情。後來是,繁衍、經濟、愛情。在現在社會是,愛情、繁衍、經濟。
這個順序的改變,非常有趣,也不難理解,起作用的關鍵因素是,女性地位的變化,女性越來越獨立。雖然排序的不同,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在婚姻動機裡,經濟也還是佔有一席之位的。在婚姻問題的心理諮詢中,問題主要也是圍繞親密、理解和相互依附展開。
0001需求沒有被滿足。夫妻雙方因為性別差異、個性不同、成長環境不同,各自在婚姻裡的需求也是不同。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得不到認可,自尊心受損。二是情感需要得不到滿足,長期得不到積極的回應。三是性得不到滿足。四是家庭經濟需求得不到滿足。入不敷出,或者過於奢侈,或者一方沒有經濟收入。五是興趣不同,差別太大,且不能相互遷就、欣賞。
0002價值觀不同。價值觀涵蓋很多方面,包括名利觀、金錢觀、消費觀、育兒觀、是非觀、婚姻觀等。價值觀不同,表現的在行為方面有很大差異。比如,在育兒觀方面,孩子爸爸說,孩子應該晚上加班多複習,這樣才能有好的成績。而媽媽說,孩子在長身體,應該有充足的睡眠。這樣夫妻雙方在育兒方面就有了很大差異。讓孩子也感到很混亂。
0003婚前的動機不同。不同的人,結婚動機是不同的。比如,因為仰慕、崇拜、金錢、權力、美貌等。這些動機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婚後,假如這些因素發生變化時,當初的期待不能被滿足,也會引起衝突。
0004 角色不適應。戀愛時,男人和女人的角色相對單一,而步入婚姻後,角色發了變化,社會關係多了,每個人都需要調整這些角色定位。角色的不適應,也會引起衝突。比如,對於女性來說,戀愛中是女孩,婚後成了女人,隨後還有跟隨著其他角色,媳婦、兒媳婦、孫媳婦、媽媽、嬸嬸、嫂子、弟妹..........
問題總隱藏著答案,我們可以從引發衝突因素入手。
0001保持經濟獨立,積極為家庭建設做貢獻。經濟是家庭正常運行、發展的保障。
0002看到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總會有不同,看到不同,接納、資源共享、互相扶持。
0003保持親密。比如,當女人遇到困擾時,與其給她講道理,不如摸摸她的頭,抱抱她,告訴她,我知道了,沒關係。
0004做好情緒管理。及時覺察自己的情緒,表達感受與期待。但是要注意期待是自己的,對方有權利拒絕。當沒有力量做好情緒管理時,可以申請心理諮詢師介入,及早進行心理幹預。
0005定期開家庭會議。開家庭會議,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可以參與進來。大家做一起討論當下面對的問題,及未來的期待與規劃。可以很好地促進家庭的健康發展。
0006構建學習型的家庭環境。一個人的認知總是有限的,持續的學習,可以促進視野的開拓,格局的提高,更高效的處理夫妻關係。
結語: 婚姻是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一環,它既獨立,又處於一個社會的關係系統中。因此每個人的角色也發生了很多變化,這就要求夫妻雙方,要時常的對自己及家庭成長做復盤。
問問自己當下的狀態是怎樣的?有哪些滿意的地方?這些滿意的地方,是如何做到的?有哪些不滿意的地方?這些不滿意的地方,是因為哪些沒做?還是做的不夠?還是沒有意識到?當下可以做哪些調整?定期的復盤,可以促進個人及家庭的快速成長,更好的構建和諧的夫妻關係。
「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期待。每一個人,都值得被愛。」——《最好的未來》
-The End-
作者:創跡生涯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關注:情感心理、生涯教育、家庭成長。
更多心理分享,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