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同學們聚會,飯吃一半,周凱的愛人打來電話,讓他晚回家就輕點,不要打擾她休息。
周凱掛了電話,嘆了口氣,問:「人到中年,是不是都喜歡分床睡?」
這句話一下子打開了話題,我們驚奇地發現,來聚會的11個同學中,有6對夫妻就分床睡,比例竟然超過了一半。
聊天過程中,4個老同學說了心裡話,很真實。
1、周凱,38歲,結婚10年
周凱的愛人是位醫生,有時需要值夜班,入睡很輕,有點動靜就會醒。
剛開始,周凱都會等愛人入睡,再休息,因為他知道自己睡覺有打呼嚕的習慣。
可後來,他在睡夢中還是被拍醒了,愛人一臉怒氣地看著他,他自己也再難以入睡,於是就抱著一床被子去沙發上睡。
那晚,他們休息得都很好,愛人一早起來做早飯,兩人有說有笑各自去上班。
他們的感情並沒有因為分床睡而淡化,反而因為距離感變得更好。
2、趙敏,37歲,結婚8年
趙敏點點頭,她同意周凱的說法,認為分床並不影響婚姻。
她跟丈夫分床,是為了孩子,孩子出生後,一直是趙敏自己帶。
晚上,孩子鬧夜,而丈夫一早要上班,她心疼丈夫休息不好,就主動提出讓丈夫去書房睡。
丈夫也很心疼她的不容易,早上會給她做好早飯,晚上下班回家,也會主動做家務。
孩子長大了,丈夫回到房間,但他們已經習慣了分床睡,感覺這樣很自由。
她說:「人到中年,早已過了風花雪月的年紀,夫妻能互相體諒,就是幸福。」
3、劉華,38歲,結婚12年
劉華嘆了口氣,她幽幽地說:「那是你們遇到了對的人,像我,就沒有那麼幸運。」
她告訴我們,跟丈夫已經分居5年,不因為打呼嚕,也不是因為帶孩子,而是因為變了心。
剛開始起疑心,是丈夫總是藉口出差,她就悄悄地看了丈夫手機。
發現丈夫手機裡,有一個頻繁聯繫的人,名字是「媽」,剛開始沒在意,但看到裡面的聊天記錄,根本不是婆婆的口氣,而且還有很多1314、520的轉帳。
當她把手機放到丈夫面前時,丈夫一下子就慫了,解釋說他錯了,馬上就分手,看在孩子的份上,讓原諒他一次。
劉華也沒有下定決心離婚,畢竟孩子馬上要到青春期,擔心會受到影響,而丈夫也主動把工資卡交給她,保證回歸家庭。
只是,她心裡還是難以忘記,跟丈夫提出分床睡,希望時間來抹平傷害。
4、孫莉,37歲,結婚9年
聽大家說完,孫莉笑了,說:「你們都是主動分床,我是被動分床。」
2年前,孫莉的丈夫被公司調到外地工作,負責一個部門的管理。
丈夫很願意,回來跟孫莉商量,孫莉的意思是不去,畢竟家裡也不是很缺錢,夫妻在一起比較好。
而丈夫表示,這是自己一直以來的願望,好不容易有機會,為什麼不爭取呢,再說,過3年就可以回來了。
為了支持丈夫,孫莉答應了,相信只要感情在,距離不是問題,人的一生,機遇可遇不可求,送丈夫離開後,她守著孩子過日子,有時丈夫也會在節假日回家,一家人難得團聚一下。
在大家的訴說著,我們基本可以分出幾個分床原因。
這中間,除了第三個是感情原因,其餘的分床都沒有影響感情。
相反,還因為分床而促進了感情,分床是一種生活方式,並不是不愛,恰恰是因為珍惜愛。
人到中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夠在愛人面前展現真實的自己,才可以過得舒心。
黃宏在小品《開鎖》中曾說:「中年夫妻親一口,惡夢能做好幾宿。」
雖然是個笑話,但真正到了中年,我們才知道這並不是笑話,而是現實。
夫妻相處時間長了,我們度過了相依相偎的浪漫,步入相扶相伴的年歲,不會去說動聽的情話,但會考慮到對方真實的感受。
只是,分床是一個形式,我們不要忘記本質,就是我們的內心依然愛著對方,偶爾相擁而眠,更能促進感情的親密度。
千萬不要分著分著,讓兩人的距離越來越遠,畢竟感情的事情,你可以不注重外在形式,但騙不了自己的心。
不管到什麼時候,夫妻之間心在一起最重要。
今日話題:你認為夫妻分床睡,會影響感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