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也可通過訓練大幅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方法簡單且好用,那就是不斷地「復盤」。
-- 村上春樹
十月的關鍵詞:記錄讓行動有跡可循。
從我開始閱讀之後,除了寫作,貌似沒有什麼東西能夠留的下來,突然發現,看起來很努力的自己,其實只是在假裝很努力而已,因為沒有記錄,我拿不出可以炫耀的東西。
如果生活沒有記錄,就像生活不曾發生過一樣,我突然頓悟。
於是我開始學會使用印象筆記,讓它不僅成為我強大的第二個大腦,還能幫助我在多日後回看的時候,輕輕地感嘆一句:原來我曾經也活得如此充實。
十月,從我開始意識到記錄的重要性之後,我決定重新搭建印象筆記的體系。
根據學習到的四乘五原則,以寫作為錨點,搭建了5個筆記本組,分別是生活、學習、寫作、成長軌跡四個維度。
每個筆記本組分別搭建5個左右的筆記本,收錄每天學到的新知識,看書後的啟發,寫下的每一個字......
在這之前總是感覺自己的邏輯並不夠清晰,我想是因為自己本身的學習都是混亂的,而印象筆記可以很好地幫到我錘鍊自己的邏輯思維和思考力。
每次記錄的時候,我都會花一些時間來思考:該如何讓當下學到的知識與以前的聯繫起來,又該怎麼做才能讓以後更容易檢索到舊知識。
因為只有知識與知識的碰撞,才能生成屬於自己的知識。
過去的我太愛及時行樂了,總是有一種「人生苦短,何不讓自己更快樂」的藉口。
每次想要打起精神去學習的時候,心底的那隻小人便會告訴我:躺下來多舒服。
於是我在無數個夜晚都會抱著手機不願意放下,刷著與自己無關的頁面,看著她們美好的一面,腦海在不停地構思著自己要是跟著她們一起,也會有這麼動人的姿態。
想得太多的後果便是不停地失眠,然後在第二天不願意起來,完全忘了昨晚定下的美好願望。
有人曾說過:自律之所以難,是因為它的本質就是吃苦——用現在的苦,換取未來的快樂。
未來是一個摸不著的遠方,充滿著不確定性,而且未來也沒有能讓人心理平衡的「奔頭」,所以,當下的苦頭自然吃不下。
可是,擱誰也不願意一直在原地停留,學會延遲滿足是一個成年人必備的基本素質。
所謂的延遲滿足指的是:人的命運軌跡是高是低,很大程度上,與你面對」滿足「時,能否做出」延遲「有關。
正如我此刻正在碼字,手機那頭的消息不停地幹擾著我,很多念頭在腦海裡蔓延,它們在呼喊著我:這裡有好多消息呀。
在短暫的掙扎後,我決定讓自己和意志力做個鬥爭:一定要打敗它們。告訴自己,先寫完這一段,再獎勵自己看一會手機。
在寫完一段文字後,我發現自己有更多的想法需要表達,於是,再多寫一段。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做某件事情讓你覺得很好,不妨往後delay(延遲)一下,這會讓你提高標準,同時留了 buffer (緩衝)。
所以,當你很想放棄的時候,請接受大腦本來就很懶的本性,然後試試這個方法,告訴自己,再堅持5分鐘吧,時間到了之後,再堅持5分鐘,這樣你便會進入了狀態,不願意再停下來。
11月計劃:以學習、閱讀、寫作為主,這個月還加入了塑身計劃。
說實話我這人太懶了,每次吃完飯就會躺下了不想動,小肚子也會越來越大。
雖然一直在98斤上下浮動,但是肩膀越來越粗,腰身和大腿也越來越不忍直視,再加上沒有運動,爬下樓梯都會喘粗氣,身體狀態時好時壞……
種種跡象讓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年輕,再不運動,會讓我衰老得越來越快。
想在一年後的30歲來臨之前給自己一個最好的禮物: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於是,我開始了加入了瀟趁早的塑身100天,同時也參加這次的100天寫作,想在他律下幫助自己完成這一次的航行。
現在的我,開始對第二天有了更多的期待,也對未來有了更多的嚮往。
因為目標明確,行動力也開始變強,哪怕每天要工作,哪怕因為第一次參加塑身帶來的酸痛,我也會騰出時間去完成每一天的打卡。
而不是像以前那樣,下班後只知道抱著手機躺在床上不停地滿足自己的欲望。
最後,汪國真的話送給大家:
如果現在比未來很重要,那就沒有理由去延遲滿足,想要擺脫這種心態,那我們就必須找到一種方法,讓未來變得更重要。
給未來一個堅定的理由,告訴自己延遲滿足其實很容易。
以上,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