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派記者 張璐瑤 通訊員 黃康靈 林鴻升
「同城」、「求偶」、「一夜情」、「約炮」……網上爆紅的熱門交友APP,竟用色情噱頭吸引用戶,還讓程式設計師編寫機器人程序,冒充美女「主播」陪聊,吸引用戶消費送禮物,半年流水就達3億元;15秒不可描述的小視頻,騙成千上萬的宅男下載安裝,付費觀看所謂的「完整版」,4個月就騙充值1200多萬元……
羊城派記者從廣東省公安廳獲悉,近日,在公安部的協調指揮下,省公安廳組織珠海、汕頭、東莞等11個地市公安機關在北京、遼寧、陝西、河南、山東、江蘇、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13個省區市同步開展「安網20號」打擊手機APP新型網絡詐騙專案收網行動,成功打掉涉案公司21家,抓獲犯罪嫌疑人600餘人,凍結涉案金額1億餘元,繳獲伺服器400餘臺,扣押電腦、手機、帳本等涉案物品一批。
廣東警方「安網20號」專案收網行動摧毀多個手機APP新型網絡詐騙犯罪團夥
2017年8月,省公安廳網警總隊在工作中發現,多款在手機應用市場流通的熱門手機APP涉嫌利用虛假信息或播放疑似色情視頻實施詐騙。省公安廳迅速成立專案組,將此類案件列為「安網20號」專案部署開展偵查。
經專案組縝密偵查發現,多款交友APP以交友、求偶為幌子,利用隱晦的宣傳用語吸引男性用戶安裝註冊,之後以引誘用戶充值會員可享有「特權」的手法實施詐騙,涉及的APP有「某城求偶」「某派交友」「某會麼」「某約愛」「某城密撩」「某緣」等;疑似色情APP以播放色情視頻為誘餌,吸引用戶下載安裝,進而引誘用戶充值不斷升級會員等級觀看更多影片的手法實施詐騙,涉及的APP有「某咻影院」「某動影院」「某澀快播」「某樂影院」等。
專案組介紹,相關網絡詐騙犯罪團夥均為公司化運作,分布在北京、杭州、長沙、武漢以及廣東廣州、深圳等地,公司規模都在數十人以上,有的甚至超過數百人,公司每月資金流水為數十萬至數千萬不等,涉案總金額超過10億元,每天約有10萬群眾受騙。
2017年12月上中旬,專案組組織警力在全國13個省區市同步收網,一舉打掉上述犯罪團夥。這也是近年來廣東公安機關打擊手機APP新型網絡詐騙規模最大、成果最顯著的行動。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一旦發現被騙,應及時報警。
案例一
美女「主播」APP求「交友」,背後竟是機器人在操縱
打開各大熱門應用市場,在交友類APP的排行中,「某城求偶」APP一度很受網友歡迎,近期,廣東警方調查發現,該APP以交友、求偶為幌子,用「同城」、「求偶」、「一夜情」、「約炮」等敏感詞吸引男性用戶註冊,並用美女「主播」誘導這些男性用戶不斷消費。實際上,用戶下載該APP後看到熱情與之打招呼的美女「主播」,竟都是機器人在操作。有些用戶想一看「主播」真容,只能花高價送禮物或買「鑽石」。
警方介紹,在該APP上,每天約有數萬人被騙。僅半年時間,該涉案團夥的帳單流水就達3億元。
交友APP詐騙數百萬人,涉案公司妄圖上市
今年8月,省公安廳網警總隊向珠海警方通報,網上有一款名為「某城求偶」的手機APP,以交友、求偶為幌子,內設各種消費方式引誘用戶大量投入資金實施網絡詐騙。
接報後,珠海市公安局,立即成立由網警支隊、刑警支隊聯合的專案組開展偵查。12月中旬,在省公安廳的統籌指揮下,珠海市公安局聯合北京、長沙警方,在北京、長沙、駐馬店、連雲港等地實施統一收網行動,將該犯罪團夥的老闆常某、股東、總監、財務人員、技術人員、「主播」等全部抓獲歸案,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40餘人,封存伺服器250餘臺,扣押涉案電腦、手機等600餘臺,凍結涉案資金1200多萬,實現了對犯罪團夥的全鏈條打擊。
據了解,該案也是全國首宗打擊交友APP新型網絡詐騙案件。
辦案民警介紹,收網之前,該團夥剛剛開發上線了一個專門針對女性用戶的交友平臺,並以「男主播」的名義吸引用戶註冊,該團夥同時還上線了一個直播平臺,正在申請直播牌照。「他們號稱有一個多億的註冊用戶,公司還妄圖上市。」
據統計,僅管理後臺可查的2016年8月至今充值金額已達3.4億元人民幣,並以每日30萬元人民幣的速度遞增,同時該公司編寫的127個「機器人」程序一天收益超過4萬元人民幣,受騙人數已達百萬人。
機器人冒充美女陪聊,與「主播」聊天按分鐘計費
案發前,在各大應用市場,甚至一些主流網站的貼片廣告中,都很容易見到該APP的推廣頁面,「一夜情」、「約炮」等字眼很是扎眼。
辦案民警介紹,該團夥實行公司化運作,2014年註冊,2015年就開始運作了。團夥以某鑫網絡有限公司為主,由「老闆」「股東」「總監」「研發員」「推廣員」「工會長」「主播」等多類人員構成,分別在北京、長沙等處設立了總部、技術部、推广部、人事部和財務部,公司有正規的法人執照。
為了吸引用戶下載該APP,該團夥與多個「廣告聯盟」合作,在百度等主流媒體上掛該APP的廣告,上面不僅有「同城」、「求偶」「一夜情」「約炮」「結婚」等敏感字眼,還有不少「暴露圖片」以博人眼球,吸引男性網民點擊。用戶一旦點擊廣告,就會彈出下載APP窗口,用戶可免費下載並安裝註冊。
進入該APP界面,眾多有著高顏值美女頭像的「主播」就閃耀起來,爭相跟新註冊用戶打招呼。一旦用戶想與之聊天,超過三句後,APP就會彈出提醒——要升級成VIP,才能與「主播」聊天。「實際上,這些跟用戶打招呼的美女『主播』,都是該公司自己製作的機器人軟體控制的,美女頭像也都是在網上下載的。」辦案民警介紹。
升級VIP,需要交200元。成為VIP後,想跟「主播」聊天,還需要繼續購買平臺的虛擬貨幣「鑽石」,充值後,機器人就會自動按照ABC三個檔次,把不同檔次的主播推送給相應的用戶。「聊天充值10元起步,也只能聊1分鐘,最高可一次性充值1000元。」民警介紹。
由於該平臺女性「主播」人數不足且回復不及時,聊天效果欠佳,於是,在用戶提出視頻要求前,與之聊天的,很多時候也是機器人「代勞」,甚至索要「禮物」。「很多『主播』要求,送禮物才能跟你視頻。」辦案民警說,「最貴的禮物『丘比特』,要充值999元才能送。」
一旦有「土豪」用戶付費與「主播」視頻,「主播」就會用盡各種理由讓對方送禮物,而視頻和聊天也是按分鐘計費,一旦用戶提到要戀愛,或約出來見面等字眼,「主播」就將其拉黑,不了了之。
「主播」用話術套牢用戶,月充值額高達3000多萬
記者了解到,為了吸引男性用戶主播,該團夥以自招、「工會長」代招等方式招募了一批美女「主播」,並按照顏值分為A、B、C三個等級,讓他們入駐軟體平臺註冊,再按照一定規則把「主播」推送給普通註冊用戶,冒充普通註冊的女性會員,打著交友、婚戀的幌子,進行所謂的交友聊天,欺騙用戶消費。
在「主播」圈中,該平臺的名氣越做越大,甚至有一些專門的做直播的「主播」經紀人(即「工會長」)會主動找到他們,把自己手裡的「主播」推介給該平臺,平臺也會到各地高校去招聘「主播」。
「有些工會長會對自己名下的『主播』進行專門的話術培訓,教他們怎麼拖延時間等。」辦案民警介紹,「比如要加微信或要手機號,充值就可以;你送禮物,就可以看裸照或淫穢視頻。」
為了規避打擊,該公司還專門要求,「主播」與用戶的聊天內容不能涉黃或其他違法內容。而針對用戶的不同喜好,團夥也為「主播」們準備了不同的話術,有溫柔版、潑辣版等等。
按照公司規定,「主播」跟平臺四六分成,工會長則從自己名下「主播」的總收益中抽水10%左右。顏值高的主播,機器人推送的頻率也高,跟他們聊天,用戶消耗的虛擬貨幣會更多、更快。
在該平臺上,龐大的用戶群促成的月充值額則高達1000多萬元-3000多萬元。「前期有些事主花了錢卻發現跟自己聊天的是機器人,發現被騙,曾跟平臺投訴,要求退款,但都遭到了拒絕。」辦案民警介紹。
案例二
15秒小視頻,4個月騙「宅男」充值1200多萬
一段15-30秒「不可描述」的小視頻,竟騙得成千上萬宅男紛紛充值,結果看到的都是打碼片段,詐騙團夥卻憑此4個月就進帳1200多萬元。
記者從廣東省公安廳了解到,今年8月,省公安廳網警總隊向東莞警方通報,網上有一款名為「某咻影院」的手機APP在網上蔓延,該軟體以播放色情視頻為噱頭誘惑用戶下載安裝,讓用戶不斷充值升級的手法實施詐騙。接報後,東莞市公安局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發現,每天約有數千人被騙,初步估算總涉案金額高達數千萬元。
近期,在省公安廳的統籌指揮下,轉租在鄭州、廈門、廣州和深圳警方的密切配合下,開展統一收網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40餘人,凍結涉案資金1200餘萬,封存作案伺服器3臺,扣押電腦、手機等一大批。該案也是東莞市首宗打擊色情APP新型網絡詐騙案件。
色情網站、小說網站推「小視頻」APP,日安裝量超10萬次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詐騙團夥呈團夥式鏈條式運作。該團夥主要以某易科技有限公司為主,由「股東」「技術員」「推廣員」「技術總監」「財務」「代理商」「渠道商」6類人員構成。
其中,代理商、渠道商負責在線上推廣該APP。他們通過手機QQ群、微信群等大肆發布廣告招攬業務,與「廣告商」群體合作,在一些點擊量大的色情網站、小說網站、網絡論壇等地,以彈窗形式推廣該APP,平均每天安裝量超過10萬次。該案偵查發現的「代理商」「渠道商」帳號就多達500多個。
在此類網站上,用戶在瀏覽網頁時,這些有著暴露畫面的彈窗廣告就會彈出,用一段含有色情意味的小視頻吸引用戶下載觀看「完整版」。「用戶下載後,要充值會員才能繼續觀看,每次充值只能看一段,一段只有15-30秒,小視頻片段由伺服器自動分配,並不連貫。如果再要看一段,還要繼續充值,用戶可以從會員一直充值到白金會員、黃金會員、鑽石會員、黑鑽會員等,充值金額從38、68、98遞增上去,級別越高充值金額越高。」民警說。
除了會員充值外,該團夥還設計了諸多其他充值理由,如「國內線路不穩定,需要跳到國外伺服器觀看,需要付費購買VPN」或「手機版本不對」等。「充值金額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但被騙事主量非常大,一個月就有近4000人。」民警介紹,「有一個事主,一個人就連續被騙充值7000多元。」
有些用戶充值後發現並不能完整觀看所謂的「小視頻」,便向客服投訴。為此,公司也為客服準備了專門的「話術劇本」,當事主產生質疑時,客服就將事主拉黑。「有的事主投訴說一定要看,退款都不行。客服只好承認:『我這裡真沒有。』甚至把一些可以觀看此類視頻的境外非法網站發給事主。」辦案民警說。
警方介紹,被騙事主中,多數是20-30歲左右的宅男,有不少事主被拉黑後,還專門充值0.01元,只為附上「色情網站」「騙子」「騙子死全家」等留言投訴。
日均騙「宅男」充值10萬元,曾考慮轉行後又復出
今年6月,江門警方組織警力成功收網的「安網6號」專案對此類色情APP的圈子帶來了極大震蕩。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團夥法人黃某玉與團夥中另外兩個股東本是老鄉,原本是做科技公司出身,認識了幾個技術員,並發展成為公司核心。在這個圈子裡,他們發現,有人通過推廣色情APP發了財,2016年,他們也幹起了這行。
「安網6號」專案打掉了同類APP「某澀影音」,抓獲犯罪嫌疑人100多人。圈子裡的人收到風聲後,有人選擇了轉行,該團夥因此也將APP暫停。「這之後一兩個月裡,團夥的兩個股東和一個總經理之間產生了分歧,有人提議不做了。」辦案民警說,「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還是覺得這個太賺了,又忍不住開始了。」
「復出」後,該團夥謹慎了許多,作案更加隱蔽。不僅涉案資金都通過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洗錢」,更換APP名稱,並將伺服器轉到境外,且專門研究相關法律,規避淫穢色情方面的打擊。
「據統計,該團夥公司帳單1個月進帳就高達300萬元,平均每天10萬,都是通過非法的第四方支付平臺進行資金流轉,以此來逃避公安機關偵查打擊。」辦案民警說,「用戶支付的詐騙款項,都進入他們通過非法第四方申請的帳戶,支付一定的手續費進行『洗錢』,然後按比例分成。」
為了規避打擊,該團夥專門研究了我國法律,並研究自己作案過程中的法律漏洞,儘量做到更隱蔽。「比如他們播放的小視頻,都專門把露點的地方遮了起來,以規避淫穢色情方面的打擊。」辦案民警說。
來源|羊城派
題圖|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編輯|呂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