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
本地有個輕生案例,產後抑鬱,攜子跳樓了。
之所以受關注。
她本身是個文化人。
還在一個讀書會裡擔任類似主持人的角色,她一走,導致讀書會都人心惶惶,仿佛這個玩意會傳染一般。
書店老闆就找到了我,問我能不能去做次分享。
找我的原因是什麼?
感覺我整天樂呵呵的,臉皮也厚,無憂無慮的,是不是去給大家開導開導,何況聽眾以女人居多,你在類似的場合是最無敵的。
當時我沒答應。
因為,我怕現場情緒太悲觀,容易把我反噬。
把我搞跳樓了。
過了很久,這個事,基本沒人提起了,書店老闆又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去分享一次,說有幾個會員還是我讀者之類的,很漂亮。
反正,把我哄去了。
我分享的主題是:我的臉皮為什麼這麼厚?
我認為,厚,都是練出來的。
千錘百鍊。
我跟別人不一樣,別人都是鐵粉多,黑粉少,我不,我一出道就是黑粉當道,就跟遊戲闖關似的,前面永遠都是一群人攔截。
而且,黑粉級別越來越高。
很簡單的一點,你若是跟你身邊人說,你認識了懂懂,他們第一句怎麼勸你:千萬離他遠點,聽說他特別好色,而且還會騙錢……
相反,那我覺得我的讀者內心也很強大,即便如此,依然關注,而且一關注就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前年,我們搞了個老讀者見面會,就是關注十年以上的,大家遇到我,總是同一句話:你伴隨了我的整個青春。
見面會之後,我寫了一句話:讀者的錢,不都是我的嗎?!
你想想,一個伴隨了你整個青春的男人,落魄了,你能不給口飯吃嗎?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當時就在反思,可不能隨便在文章裡推廣人推廣事,因為他們對我們有信仰式的追隨,我們說什麼他們信什麼,咱拿他們當親密戰友,而在別人眼裡,哪怕在我媳婦眼裡,這都是魚肉。
你以為我媳婦不收割他們?
也收割。
我看著都心疼,所以現在我媳婦讓我推廣她,我都拒絕。
為此,我專門開了一個新公眾號,就是純粹做廣告的,這樣可以使文章更加的純粹,純廣告不可怕,可怕的是軟廣告,就是在文章中給你洗腦,洗的悄無聲息。
現在黑粉多嗎?
在QQ時代,偶爾還有人在QQ上罵我,微信時代,貌似從來沒遇到過,相反,每個人跟我說話都小心翼翼的,大家都有我手機號碼,至少一搜就能搜到,我也沒換過號碼,但是我電話幾乎不響。
說明什麼?
大家罵我,只能在心裡罵,在微博上罵,在一些公眾平臺上罵,但是我已經聽不到了,現實中,我那些球友、騎友,他們背後可能說我壞話,但是見了面,都很虔誠……
就是說,罵對我而言,已經無關痛癢了,甚至偶爾在網上遇到罵我的文章,我都是笑著看完的,就是我已經無堅不摧了。
這是原因一,就是逆境中長大的。
過去,我兒子經常不做作業,我和媳婦管不了,我能管的了,但是我媳婦護著,我就管不了,因為我媳婦能管了我,朝我吼一頓,我就蔫了。
我就想了個辦法,我找老師。
我跟老師說,我也不指望給調位,也不指望多提問,我就一個要求,檢查作業,沒做是吧?罰站,或體罰,都可以,就是要讓他付出代價,你若能接受懲罰,那你就繼續不做。
效果很好。
所以,做父母的,不如大膽一點,不要總是試圖協助孩子那麼完美,而是讓他從小接受挫折教育,臉皮越來越厚,抗打擊。
讀書過程中,我有四個同學意外身亡,小學淹死一個,中學癌症一個,大學自殺一個,參加工作時,一個學霸因為面試沒過,安眠藥了一個。
我們就是普通人。
我們的娃也是普通人。
哪有人可能一直贏?我經常舉一個例子,山東有多少音樂學院?我大學的時候,同校區就是喬羽音樂學院,他們周末演出真跟演唱會似的,人山人海的,但是你看《中國好聲音》時,全山東都挑不出幾個入圍的,一個人想出類拔萃太難了,只要是與才華有關的,就是14億人海選。
人是需要有心理彈性的,當過學渣的人內心反而更強大,不在乎別人怎麼評說自己,也不需要別人來肯定……
我們剛接觸網際網路時,有四大天才,其中一個叫茅侃侃,後來也是自殺了,初中畢業就出來創業了,當時有朋友說了一個觀點,我很認同,就是學生時代一輪又一輪的考試,其實就是挫折訓練,尤其是高考,就是使你內心越來越強大。
而從來沒接受過這種挫折訓練的人呢?
一旦遭遇了點挫折,可能就想到了輕生。
總感覺輸了一次,就輸了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鑽了牛角尖,總是擔心別人怎麼看咱,例如倆人要偷情,女人怎麼說:別鬧,讓人看到多不好。
意思是什麼?
沒人看到的話,就可以。
我們總說要活出自我,其實這就是一句空話,真正能活出自我的人,都是站在更高維度的人,例如我在我們村生活的時候,關於我的八卦是最多的,畢竟我是個另類,但是,我從來不在意,因為我看村民就如同幼兒園老師看孩子。
我在意他們嗎?
不是說假裝不在意,而是真不在意,我甚至能買下整個村莊。(大笑)
在騎行圈,關於我的八卦也很多,說我寫的文章全是搞破鞋,是有人專門給我告密的,我會在意嗎?
也不在意。
我心想,一群類似農村老娘們的人,若是她們能讀懂我的文章,那是我的恥辱,所以她們看不懂,看反了,我才覺得很開心。
全是類似的阿Q,把自己置身於一個更高維度。
那麼看周圍人,就是看孩子。
哪有什麼在意?
而且,也聽不到,因為能跟咱一起玩耍的人,都是素質很高的人,素質高的人說話具有兩大通性:當面說真話,背後說好話!
最後,我笑著問了一句:是不是跟你們之前聽說或認識的懂懂不一樣?
幾乎是齊聲回答:是!
自信的一點說,我催眠這個群體,就跟哄孩子似的,現場也就是房頂結實,否則就掀了,我下臺時,都不讓下……
我沒繼續,因為後面還有個講手串的,不能佔用別人的時間。
下了臺後,我就走了。
我走的時候,有個妹子也走,然後問了我一句:董老師,能加個微信嗎?
我說,我一般不加人。
她說,加一個,咱是校友。
我問,高中還是?
她說,高中。
我問,我講的怎麼樣?
她說,完美!
在所有的催眠遊戲裡,臺上對臺下是最有效的,包括今天直播帶貨為什麼那麼火?其本質就是會議營銷,也是臺上對臺下。
所以,你不難理解,做微商的那些培訓師為什麼那麼多女人?
不是他好色。
而是她們太崇拜他了。
加了這個女人,過後就忘記了,畢竟我有多個微信,3萬多好友,過了很久,她突然聯繫我,拍了一個店面LOGO,問是不是我的?
這個店面叫董懂。(不是懂懂)
很多人問過我,其實,還真跟我沒關係。
我也不知道人家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然後又說了一句:我發現我一個同事是你鐵桿粉絲。
我問,您在哪上班?
她說,XX局。
我問,你哪個同事,男的女的?
她說,女的,我對桌。
我問,是不是個頭很高?
她說,是的。
我說,穿毛衣的時候不穿內衣。
她打了一大串哈哈……
可能是在那邊笑的前俯後仰了,過了一會問:董老師,您怎麼知道的?
我說,我考摩託車駕照時認識的,一走路就看出來了,都是成年人,我還問過她,她說總是穿內衣容易得乳腺癌。
她說,她說之前經常找你玩耍。
我說,是的,她喜歡小吃,我這邊對面就是小吃一條街,她溜達著就過來了,人很好,很爺們。
她說,是的,我們都喊她哥。
我說,你可以喊著她一起過來玩耍,我也很久沒見她了。
她說,好。
中間,倆人來過一次,也是因為逛小吃街,因為中午取消午休了,所以她們坐了一會就走了,下午還上班,用她的話,就是認了認門。
知道了她叫什麼。
姓於。
暫且稱她小於兒。
前天,小於兒突然聯繫我,問我在不在店裡?
我說,在的。
她說,我路過,正好幫您買杯奶茶。
我說,好的,謝謝。
來了。
坐下後,她問了我一個問題:像我這樣的普通上班族,有沒有可能開啟自己的第二春?
我問,要出軌?
她說,事業上。
我說,準入門檻是相同的,提拔門檻是不同的,特別是女的,你仔細觀察一下能當上副科以上的女人,基本都是家族因素,純天然的,也有,極少,有也往往出現在「無知少女」身上。
無知少女是什麼意思?
無是無黨派,知是知識分子,少是少數民族,女是女性。
例如班子有要求,要求有無黨派,有少數民族,有女性,並且有學歷要求,結果有人呢?恰好是四合一,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可以省出至少兩個名額給別人。
女性真正的幸運,往往就出現在無知少女。
我有個初中同學,現在是副處了,就是因為她符合標準,這種誰都沒法攀,上天給的飯碗!
她說,我想做點自己工作之外的成就。
我說,到我們這個年齡了,再說去鑽研一門全新的學科,難度很大,我認為,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人都至少有一次才華展示的機會,我覺得需要再次研究自己,仔細分析,我到底有什麼特長?這個特長能在眾人中出類拔萃,不要非往才藝展示上靠,而是要思考自己的興趣所在,每個人都有興趣,總有人說我的興趣就是賺錢,這是從來沒審視過自己的人。
她說,那我需要仔細思考。
我說,每個人都有成名的機會,成名比賺錢還難,因為錢誰都能賺到,但是能獲取別人的關注,很難。
她說,我問你個問題,你說男人是不是有通性?
我說,貪財好色。
她問,有沒有那種不貪財不好色的?
我說,技術男,普遍如此。
她說,我看你寫的,包括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傳聞,因為咱沒親眼見過,總覺得離咱的生活很遙遠,我跟老公是大學同學,都是學生物的,他讀了研究生,我沒讀,他現在在開發區一家生物公司上班,他就是一個生活很簡單的人,他的微信對我也是開放的,隨意看,沒有亂七八糟的事。
我說,很正常。
她說,我要問的是,是我老公是另類,還是你寫的那些人是另類?
我說,若是讓縣城人回答,我這樣的人是另類,但是從我的角度,你老公那樣的人是另類。
她問,倘若有一天,他成了廠長,會不會變?
我說,會!
她說,我覺得不大可能。
我說,人都是一樣的人,只是環境決定了行為方式,不同層次的人,有著截然不同的行為方式和道德標準,去年,我還遇到過一個女的,比我小一歲,老公跟她都是技術男,而且她還是都市女,老公是鳳凰男,老公特別會來事,提拔的很快,後來離婚了,她怎麼也想不通,就是老公那麼老實的人,見了女人臉都紅的,為什麼會出軌?想不通的結果是什麼?對男人這個物種產生了疑惑,乃至她現在都沒再婚,也沒有娃。
她說,我應該比她強點,畢竟我整天也跟社會人打交道。
我說,我這種人呢,是社會人,你老公那種人呢,是技術男,等於一直都是校園模式,沒有跟社會打過交道,甚至沒跟錢打過交道。
她說,是的,工資卡都給我。
我說,你要有危機感,特別是感覺到他要騰飛的時候。
她說,他那性格,當不了領導。
我說,這倒是真的。
她問,不同階層不同道德標準和行為方式,這個怎麼理解?
我說,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倘若我娶了你,你是怎麼想的?是不是要把我照顧好,照顧我吃,照顧我穿。
她說,是的,做個好妻子。
我說,但是,我不需要,因為這些保姆都做的很好,我們也不以會不會幹家務為評判一個女人的標準,我更在意的是什麼?你有沒有自己的人生焦點?有沒有自己的事業光芒?有沒有讓我崇拜的點,至於說咱倆都不會做飯,都不會照顧孩子,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因為咱有足夠的錢來供養一個服務團隊來伺候咱。所以,你在工薪階層時認為對的、道德的,在你升級後,就未必再對了,你怎麼適應新的階層?需要全身心的換,換思維,換行為,除了思考和決定外,全部交給別人去替代自己,做家務不是褒義詞。
她問,還有嗎?
我說,應該這麼講,每個領域,每個思維,勞動階層與有產階層都是相對的,要全部置換,包括對性的態度,對婚姻的態度,對戀愛的態度,前些日子,我有個朋友給我打電話,聊了很久,她在國外定居了,她說看到我寫的明星的思想意識比普通人前衛20年,老外普遍就是這個思維,一直在愛,孩子也都接受,這是爸爸,這是爸爸的女朋友,這是媽媽,這是媽媽的男朋友……
她說,這個,在咱國家,不現實。
我說,人一出生就在接受催眠,道德、傳統,其實都是催眠程序,你接受了什麼催眠程序,就代表你堅持什麼價值觀,為什麼紐約是全球最包容的城市?因為美國是個移民國家,每個人接受的催眠程序不同,價值邏輯不同,又混居在一起,久而久之是什麼?誰也沒有想統一誰思想的想法,最終慢慢的就是我不認同你但是我尊重你,大家都這麼想,那麼就包容了,你愛結婚就結婚,你愛不婚就不婚,什麼奇葩事都有的結果就是,什麼都能接受。
她說,這些離我們很遙遠。
我說,是的,所以你什麼都別多想,安心過日子就行了,你老公大概率一輩子只會愛你一個人,只要環境不變,他就不會變,但是反過來說也是對的,一旦他嘗到了甜頭,也最容易走極端的,我身邊就有一個你老公這樣的人,兩口子都在濟南工作,同一單位,倆人說不完的話,因為孩子考學問題,男的回來照顧孩子,老婆繼續在那邊上班,結果男的跟高中同學勾搭在一起了,就是要離婚,不離婚就從沂河跳下去,當年他總是勸我,婚姻就是要忠誠,哪能跟你似的?你要對老婆好,不要對外面的人好。反過頭來,我拿這些話勸他呢?他就用一句話噎我:你不懂愛情……
她問,後來呢?
我說,離了,後來又復婚了,從表面看,倆人依然是原來的模式,說不完的話,至於有沒有裂痕,咱不知道。
她說,你說的,我都懂。
我說,處男還是處女,都是戀愛中的優選項,卻也是婚姻中最大的羈絆,內心的潛臺詞是什麼?我怎麼對你你就要怎麼對我,我身邊有個哥哥,他就經常感嘆,都想給老婆找個男朋友,真的被折磨的死死的,我們一起去越野,若是老婆發現有女的,肯定會打電話審問,回來還要鬧,他媳婦就是從小姑娘狀態就跟著他,沒接觸過別的男人,也壓根沒有這個想法。
她說,這個觀點倒是第一次聽說。
我說,通透的人,是指對人性通透的人,倆人在一起不是外在約束,道德也是外在約束,而是相互吸引,就是我很崇拜你這個人,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跟你講,女人至少要有一個點,讓男人覺得發自內心佩服,咱也不是為了讓人佩服,而是不枉活一輩子。
為什麼很多人嫁入豪門,不適應?
就是思維邏輯沒跟上。
你嫁給了古代皇帝,你總忙著洗衣做飯,你跟個丫鬟有什麼區別?!
那是先升級階層,還是先升級行為模式?
相輔相成。
哪個在先都可以,但是就是不能不變,你看朱之文一家,無論媳婦還是兒子女兒,理論上,他們已經升級了,朱之文現在隨便接個商演都要10萬+,兒子在抖音上一開帳號馬上百萬粉絲,但是你看他們家,把朱之文摘除,剩下的,全是沒升級的,就是三個農村土人。
為什麼都在詛咒兒子的婚姻不長久?
因為,朱之文匹配的婚姻,自然是有一定高度的,兒媳婦是升級過的,所以你看直播時,基本就是兒媳婦挑起了大梁,下面都在喊王寶強,我倒覺得,未來若是讓兒媳婦來做公公的經紀人,那麼整個事業會上一個臺階。
我昨晚恰好刷到了朱之文兒子的直播,70萬人在線,兒子一句話不說,兒媳婦在說個不停,兒子應該是羞於面對鏡頭,我倒覺得兒媳婦會成為一個大網紅,你看,那麼多人罵,她無動於衷,這是多強大的內心?一旦邁過這一關,不得了。
我們對人數沒有太大的概念。
濟南體育場,魯能主場比賽,能上座四五萬人,已經是很壯觀了,普通明星開演唱會,能過萬那就算大腕……
對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