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讀讀自己寫的」書」

2020-10-10 用戶陳魯民

從小到大,我一直在恭恭敬敬地讀別人的書,也確實受益匪淺,從中汲取了大量精神營養。後來自己成了作家,也先後出了二十多本書,但卻從來沒有認真讀過自己寫的書,甚至隨便翻翻都沒興趣,什麼原因也說不清楚,反正就是不讀。

後來,陸續讀了幾篇他人給我寫的書評,評價頻高,其中多有溢美之詞,我不禁有些迷惑,這寫的是我嗎?我的書真有他說的那麼好?我也給別人寫過書評,深知其中講究,要儘量多說好話,挖掘閃光點,提拔高度,最後再輕描淡寫地說幾句缺點,提點希望,這就是書評的基本套路。所以,對於朋友們書評的含金量,我將信將疑,畢竟還有友情的成分在裡邊。

真正讓我動心的,是幾個網站發布的我的售書信息後的讀者反饋。他們和我非親非故,沒必要取悅於我,也不會考慮我的感受,那些評論可都是直抒胸臆,實話實說,不會作假或誇大其詞。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讀者的反饋意見都是充分肯定的,也不乏高度贊揚的。

於是,我把自己寫過的書都找來,認認真真讀了一遍。可能時間過去太久了,我對很多文章已有印象,有時會問自己,這真是我寫的嗎?讀到其中精彩之處,我也會拍案叫絕,由衷讚嘆,寫得真好,簡直是神來之筆!就好像是在讀別人的書一樣。讀到明顯敗筆,陳詞濫調,也會嘆一口氣,不客氣地批評說,毫無新意,拾人牙慧。讀到少年意氣,逞才顯能處,不禁莞爾一笑:矯揉造作,故弄玄虛。

把這二十多本書通讀下來,閉卷反思,雖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但總體印象是越寫越好,有向上走的趨勢,這是難得好事,哪怕進步慢一點,只要日拱一卒,總有直搗黃龍之日。再做一點量化分析,我的一本書裡,精品文章約佔四分之一;平平之作,波瀾不驚者,約佔四分之二;乏善可陳的湊數文章約佔四分之一——這一點有些愧對讀者,並非有意為之,實乃水平所限。

讀自己寫的書,心情複雜,喜憂參半,自然也收穫多多。首先有成就感。這是必須的,二十多本書撂在一起,雖離著作等身還很遙遠,但也高近膝蓋了,不無壯觀。而這每一本書每一篇文都來之不易,都是心血所凝,無數個日日夜夜,一遍遍修改打磨,苦心孤詣,殫精竭慮,非親身經歷而不知其難。我非才子型作家,沒有下筆如有神的功夫,幾乎每一篇都是憋出來、熬出來的。退一步說,即使我的文字不值一提,毅力和韌勁也是值得驕傲的。

悔其少作。回頭審視昔日作品,有些文章確實幼稚,偏激,短視,膚淺,用意牽強,格調欠高,讀來臉紅,不如不寫,或不收入書中。因為我的大部分書都沒再版可能,收入這樣的低檔之作,連修改的機會都沒有,就好比美人臉上的雀斑,三幾個還好說,多了就難看了。

從廣義上來說,各行各業每個人都在寫書,每個人的經歷,軌跡,業績,功德,都是一本無字書,或厚或薄,或重或輕,應不時溫習,常讀常思。讀自己寫的書, 可以回顧自己的人生道路,心路歷程;可以看到自己的長處,發現自己的短板;可以找出自己的風格,了解自己的局限:可以自己學習自己,從自己寫的書裡攝取能量:可以調整前進方向,提高覺悟水平;可以測試自已的精神境界,盤點自己的工作成績,調整狀態,以利再戰。總之,好處多多,不一而足。

「文章乃經國之大事,不朽之偉業」。多讀他人寫的書,必會滿載而歸;常讀自己寫的書,也會開卷有益。

相關焦點

  • 讀書 買書 藏書 寫書一一我的書香歲月
    時值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際,就自己這麼些年跟書的情緣來說,喜歡讀書幾十年,家有藏書幾千冊。有時讀讀寫寫也零星發表了一些不成大氣的論文隨筆。無非是讀書·買書·藏書·寫書這四件事而已,於是就這四件事一一說來,姑妄言之,權當閒談。
  • 致還在寫文字的吾們:不羨慕別人,自己亦是風景
    作家在書中說:除了多讀與多寫,寫作別無捷徑。這句話自史蒂芬.金說出,如我輩者多有小小失望。我自認自己並非骨骼清奇之人,也從不掩飾自己總想著有什麼神丹妙藥,以便習得後一勞永逸,能在寫作這條路上走得順利之非常。讀了史蒂芬·金的《寫作這回事》,寫出自己的讀後感,對一直在寫作的你我給出一點點小小的力量。
  • 還是寫點勵志的雞湯文
    昨天,寫了一篇《不比較,不知道祖國有多好》的文章,沒有被《百家號》推薦,這讓我有些鬱悶。自從今年3月2號寫《百家號》以來,每天至少寫一篇小文,所有文章都被平臺推薦了。今天,我讓愛人讀了一遍昨天的文章,讓她提提意見,找找不被推薦的原因。
  • 內心不夠強大的人,多讀讀這3句經典名言
    關鍵是要在思想觀念上強化自己,暗示自己,激烈自己。每天讀一遍以下三句話,你的內心會越來越強大。內心不夠強大的人,更是應該多讀讀這3句經典名言。如作家餘華在《活著》中所寫:活著,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叔本華說:人生本是無意義的,經常在痛苦和無聊之間來回擺蕩。但是人類的發展歷程是有意義的,每個人都儘量活得有意義,多做貢獻,社會才會不斷進步與發展。
  • 當你迷茫時不妨讀讀這三首詩 做最好的自己
    我們走著走著,便漸漸偏離了方向,陷入了迷茫 當你迷茫時,不妨讀讀這三首詩:不忘初心,在塵世中做最好的自己。 看似寫草木,何嘗不是詩人的自喻呢? 春日裡蘭葉迎風勃發,生機盎然;而桂花在秋夜的月光下,搖曳生姿。 它們在最恰當的時節裡,綻放著最美的風姿。 它們的芬芳吸引了一群山林隱逸的高人。
  • 讀讀她寫的十種詩詞,你就知道了
    讀讀她寫的十種詩詞你就知道了張桂琴揚州姑娘林黛玉堪稱是《紅樓夢》中唯一的詩人,她的作品「文備眾體」。她所寫的詩歌皆是出自詩人之情懷,住的地方、言行舉止皆出自真性靈。她對寫詩填詞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 科長寫文言文辭職信:想多給自己一點詩和遠方
    他向記者證實,這封信的確是自己寫的,由於志向、性格、生計等多方面原因,自己已於19日上午將辭職信交到單位人事科。37歲的張曉韌在「體制內」工作8年有餘,他自己評價說,自己是一個「愛玩」的另類公務員。談及未來,他坦言比較嚮往的還是自由職業,現在,辭職流程還未結束,未來工作也未敲定。不過,目前張曉韌的短期計劃是想先去旅行一趟,重走一趟當年西南聯大的大遷徙之路。
  • 二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推薦的童話故事真有趣,我們一起來讀讀
    本次快樂讀書吧推薦的是「讀讀童話故事」,由「書目推薦」和「提示語」兩部分組成。「書目推薦」的是中國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金近的《小鯉魚跳龍門》,嚴文井的《「歪腦袋」木頭樁》,冰波的《孤獨的小螃蟹》,孫友軍的《小狗的小房子》,陳伯吹的《一隻想飛的貓》。故事新奇有趣,文字淺顯易懂,非常適合二年級的小朋友閱讀。
  • 單身的時候,建議你讀讀村上春樹
    導讀:單身的時候,建議你讀讀村上春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單身的時候,建議你讀讀村上春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01我住在北部的三線城市。
  • 現在有哪些值得看的書(20~30歲之間的書)?
    喜歡餘華的話,還可以讀讀他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 ④《追風箏的人》:「為你,千千萬萬遍」——經典臺詞。一部成長小說,描寫兩個少年間的情 誼,更寫了人性的背板與救贖。【隨筆類】⑤《送你一顆子彈》:劉瑜的隨筆集,善於從日常生活中觀察總結出許多犀利的道理,讓你讀的時 候常常能會心一笑:和我想的一樣!只不過人家牛就牛在——能把你隱約體會到的感受說得清楚明 白,引起共鳴。
  • 讀書,讀自己,讀人生
    我是一個比較喜歡閱讀的人,閒暇之餘總是喜歡買兩本自己喜歡的書。日久天長,我的藏書逐漸地豐富了起來。但是最近在整理藏書的時候,才猛然發現,最近幾年買回來的書基本都仔細看過,囫圇吞棗似的翻上一遍,便一直放在書架上吃灰了。如今,一部手機完全可以滿足文化生活的需要,並且它是在任何碎片時間中都可以完成的。而捧著磚頭似的書一頁一頁翻,總是感覺不太缺少了什麼。
  • 當你覺得自己老是快樂不起來時,多讀讀下面這些文字,會豁然開朗
    安東尼曾經說過:「我覺得,十有八九的人都這樣,別擔心,生活會推著你走的,好好走自己的路,它推你走的時候你走的穩就好。」對啊,生活本來就像一杯白水,其中的各自味道還需要自己去添加,去品嘗。可儘管這樣,很多人還是覺得自己的那杯水苦不堪言。如果是這樣,讀讀下面的文字吧,相信你會有所收穫。
  • OSOS | 給自己的命書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星空《給自己的命書》是由MJ為麥家瑜作詞作曲的歌,寫一位女生在戀愛路上跌跌碰碰,經歷過不少傷痛
  • 情話,聽聽既可,讀讀就行,然後,該幹啥幹啥去
    自己心中,一時思來想去,便抽身走了。而寶玉卻在後面,追上來說了三個字:「你放心」。這正是,你既知我心,然我不必再多說什麼;我既知你心,也不必再多說什麼,既然早已經心有靈犀一點通,又何需再說些什麼呢?果然是: 「你的話,我早知道了」。對一個人真的好,可抵萬語千言。
  • 為什麼我建議女生多讀讀亦舒?
    可以說,讀亦舒的書,可以變成你向擁有獨立人生觀和正確愛情觀踏出的一大步。自此助你活得通透,看得明白,最大限度地幫你過好這一生。特別是當你逐漸長大,進入到越來越複雜的環境,遇見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人的時候。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用心機儘量保護好自己。06行樂及時,上天給你什麼,就享受什麼。
  • 當你負債纍纍,親戚瞧不起你時,不妨讀讀被富人禁70年的神秘書
    每個人都有不如意的時候,甚至倒黴到負債纍纍,連親戚也瞧不起自己了,這雖然是低谷,但也可能是財富爆發增長的蓄力期。那些成功的人,往往會在低谷期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積蓄到一定程度,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推力,讓自己一飛沖天。而永遠走不出低谷的人,往往面對低谷就放棄掙扎了,或者胡亂掙扎,低谷的底部就像沼澤,胡亂掙扎只會越陷越深。
  • ​咱們仨——爸媽和我:那些書裡書外的故事​
    市作家協會會員、市殘疾人作家協會會員,作品多為詩歌、散文、歌詞,作品散見地市級雜誌報刊及網絡。熱愛生活,喜歡讀書,與文學為友。為女性及青年殘疾人寫作,希望以個人的見解和文字傳遞力量。嚴歌苓並不像其他女作家那樣專注精緻,她多偏向中性,在敘事上又不失剛勁、有序。因而我常常一口氣讀完她的作品,至結尾處盪氣迴腸。《陸犯焉識》是她的敘事轉型之作,但轉型並不是斷裂,我們仍能從中讀到,她對自己之前文脈框架的架構銜承。此書我看了多遍,嚴歌苓從家族敘事角度出發,講述了時代動蕩對個人成長和家庭的影響。整部書都在描寫人性,鞭辟入裡。
  • 《越努力,越幸福》:每個生命都是待寫的書,精彩程度,自己決定
    每個人在生命之初,便從造物主那裡得到一本空白的書,怎麼書寫,自己決定。儘管書的頁數是固定的,但寫進去什麼樣的內容,卻是每個人自己決定的。可以寫進去一輩子按部就班、蠅營狗苟,也可以寫下不拘一格、率性灑脫。生命之書是不是精彩,筆在每個人手裡。生凌君女士新近出版的《越努力,越幸福!
  • 人生如書,書中寫著你我的故事。
    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環境的改變,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各有不同,如果和他們走近了,都會有不同的故事和你分享,當然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一本精彩的故事書呢,也有讀者去欣賞。有人能讀懂我們嗎?答案是肯定的,你總會遇到真正了解你的人,遇到了就要珍惜呦。
  • 易經告訴你:一個人想發達,並不只是靠勤勞,建議你讀讀這4句話
    易經告訴你:一個人想發達,並不只是靠勤勞,建議你讀讀這4句話在古代,《易經》被公認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所以魯迅先生說:「讀懂了《易經》,就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一個艱難的時期,在這個時候,心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甘心墮落,而是要繼續努力,努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度過艱難的時期,每個人都會有失敗,而最後成功的那些人,都是因為他們沒有在最困難的時候放棄自己的目標,而是選擇了繼續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易經》上說,潛龍勿用。每個人在成功的初期都要經歷一個潛伏、積累、等待機會、積累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