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淬火原理嗎?
我們知道,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浸入冷卻劑中,經過冷卻處理,工件的性能會更好、更穩定,心理學就把這種現象定義為淬火原理。
那淬火原理和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非常之大,在這裡,需要重點提到的關鍵詞,就是冷卻。
比如,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常常是感情用事,特別是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或者周圍人都和自己對立的時候,我們恨不得馬上把這件事情處理掉,結果頭腦一熱,做出讓自己後悔不已的事情。
小周是公司的一名職員,平時在工作中是兢兢業業,經常是加班加點,業務能力在公司也是佼佼者,可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衝動,動不動就和同事劍拔弩張。
一次,小周因為聽到同事的一句關於自己的閒言碎語,居然和同事大打出手,結果被扣了全年獎金,本來眼瞅著,開年老闆計劃提拔他做部門經理的,也因為這件事影響不好而泡湯了,真的是得不償失。
衝動是魔鬼,試想,如果他當時聽到閒話的時候,能夠冷處理,把心中的怒火壓一壓,好好想想問題的解決辦法,也不至於得到如此下場。
淬火原理不但適用於職場上,親子教育也是一樣,而且是非常重要。
還記得在上海戶浦大橋的那個17歲的孩子嗎?因為在車上和媽媽發生了口角,毫不猶豫的推門而出,用跳橋的方式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他的母親因為沒有拉住兒子,捶胸頓足失聲痛哭的場景也是讓人心碎。
我們都是旁觀者,孩子的離開和一個家庭的破碎已經成為悲痛的事實。
我們不去指責這位母親可能用了怎樣錯誤的溝通方式,更不應該去指責這個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太脆弱」「太極端」……等等,但這個事例確實也為我們家長敲響了警鐘。
如果事發當時,有一方能夠冷靜一下,學會冷處理,也許我們就不會看到這麼令人心碎的一幕。
所以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我們一定需要學會冷處理,冷處理就相當於空白效應,給孩子或者家長一個思考和自省的時間和機會。
正面管教中就有這麼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積極暫停,它和淬火原理的冷處理有異曲同工之妙。
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其實家長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就是先控制自己的情緒,但事實上,幾乎沒有人能夠做到想控制情緒就立刻控制得住。
那積極暫停就告訴我們,當情緒失控的時候,比如生氣、沮喪、憤怒時,我們要積極按下暫停鍵,離開現場,到一個讓自己感到安全的地方,或者找到一種方式,比如看看書,聽聽音樂,或者通過運動等,讓自己的感覺好起來,因為感覺好才會做的好。
告訴孩子冷靜期的價值,等於是教給孩子一個價值無量的人生技能。讓孩子學會在任何時候面臨不良情緒時,都可以冷靜下來,暫停一下,用理性的大腦處理問題。
除了人際溝通,親子教育,淬火原理同樣適用於演講中。
在演講中,適當的留一些空白,會取得良好的演講效果。就好比一個老師在課堂上吧嗒吧嗒的講課,有同學在底下竊竊私語,這時,老師適當停止幾秒鐘,反而會讓不專注的同學注意力重新集中回課堂上。
總而言之,衝動是魔鬼。
把淬火原理用到我們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解了淬火原理,懂得三思而後行,知道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能夠冷靜、沉著,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