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停止過度思考,你錯過了眼前的一切

2020-09-24 狂想屈1991

你認為每天有多少小時?


「我從沒想過這個,」你可能會說。所以讓我把這個弄清楚:你一直在思考,但是你從來沒有考慮過你花了多少時間思考。這聽起來像是上癮了。我知道,因為我也沉迷於思考。

過度思考是一個常見的問題,但當它失控,會導致睡眠失調,「分析癱瘓」,甚至威脅到心理健康。它也很難診斷,更別說治癒了。

當我吃得太多的時候,我可以說:「我吃得太多了,我得少吃。」當我工作太多時,我可以說:「我累壞了,我需要停止工作。」當我喝了太多酒的時候,可以說:「我要停下來了,我不能再喝了。」但是當我想得太多的時候,僅僅說「我想得太多了」是不夠的。這需要一種另類的方法來理清我的大腦。

問題是大多數人不會過多的考慮這個問題。當有人批評我們想得太多時,我們通常會認為問題一直存在或在消極的想法中盤旋。出於同樣的原因,我們傾向於認為積極的想法是好的。但認為所有積極的想法都是好的就錯了。

大多數自助的建議是拋棄消極的想法,加倍積極的想法。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個很不錯的建議。但當你過度思考,過度的使用你的大腦,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它都會像排水管一樣堵塞。結果呢? 模糊的的思考,這會導致錯誤的決策。

你不是你的思想



思考並不被認為是一種需要抑制的習慣,因為它與我們的核心身份息息相關。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在《沉思錄》(Meditations)中說得最好:「我們的生活是由我們的思想構成的。」

他說的是,我們的生活是由我們的思想塑造的。我相信這點。然而,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我們就是我們的思想。

我們說:「嗯,我忍不住想這些事情。這只是我。「不,那不是你。你可以決定忽略哪些想法。我喜歡Eckhart Tolle在《當下的力量》中的表述:「自由的開始是意識到你不是擁有一切的實體的思考著。」

停止用你的思想來定義你自己的唯一方法是停止跟隨你所有的思想。相反,決定活在當下——你沒有時間去思考,只有時間去體驗。

你是如何活在當下的?



思考是一種技能或者工具。不要不停地使用這個工具,當你需要的時候就把它拿出來用。

但是你怎麼做呢?下面是我用來停止過度思考的四個步驟:

一整天都提高你的意識。你要意識到,過度思考會讓你遠離目標,而不是朝著目標邁進。

開始留意觀察你的想法。每當你開始一個想法時,不要堅持到底。相反,只要注意到你開始思考。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的大腦就不會失去控制。

限制你的思考時間。例如,當你寫日記或設定你的日常優先事項時,坐下來認真思考。給自己一個特定的時間——比如,15分鐘。在這些時刻,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是很好的。我們試圖停止的是不斷的思考。

享受你的生活。把你所有關於昨天和明天的想法都放下。無論你有多想在未來取得成就,無論你過去遭受了多少痛苦,要感激你現在還活著。

我不會坐在這裡對你說「喜歡洗碗」。「那不是我的風格。當我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時,我學會了不加評判地去做。

但是當我做一些我真正喜歡的事情時,無論大小,我都真正地享受它。當我在聽小說,看綜藝,或者和我的家人,朋友,女朋友在一起的時候,那就是我屬於我的時刻。

我會儘量不去想我的目標什麼時候實現、失敗了怎麼辦或者明天要做的事情是什麼。我只是在此時此刻在這裡,就像你讀這些話的時候一樣。當它消失了,它就徹底的,永遠的消失了。在更深的層次上認識到這一點,你就不會被雜亂的思緒所困擾,簡單的、快樂的、高效的、充實的活在當下。

明白了嗎?不要想太多,要享受此刻!

相關焦點

  • 你之所以活得累,是因為你在「過度思考」
    上面形容的這些就是典型的過度思考。過度思考會讓人長時間處於焦慮恐懼的狀態當中無法自拔,不僅使自己萎靡不振,還會浪費掉大量的時間。實在是得不償失!就如近代中國記者和出版家鄒韜奮所說「 多愁多慮,多煩多惱,都是庸人自擾。
  • 停止埋怨,珍惜眼前,活在當下,隨遇而安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邊等它消失,你只能想辦法穿過它。人生也沒有永遠的不順,慢慢的一切都會成為過去。努力做到,眼前的,好好珍惜;過去的,坦然面對;該來的,欣然接受!佛說:人生是一種平衡,擁有了這樣,必然會錯過那樣;什麼都想得到,結果往往會失去更多。不要奢望人生中有絕對的公平,公平就如天平的兩端,一端的付出越多,別一端才能承載更多的希冀。
  • 你之所以痛苦,在於想得太多心累|如何走出過度思考,靠這三招
    想得太多其實就是種「過度思考」該思考的不該思考的,就在大腦中好像放電影似的播放著。那什麼是過度思考?心理學家指出:過度思考是指個體對於一件事情,翻來覆去的思考,甚至到無法自拔的狀態。無論是考慮過去還是現在,對過去做過的失誤而後悔及對尚未發生的事擔憂著,害怕有不好的結局出現。
  • 走出過度思考「死循環」,就靠這3招
    可有的人卻不一樣,他們很容易想的太多,甚至只要有一點壓力,就會陷入過度思考中,感覺心太累。什麼是過度思考呢?心理學認為,過度思考就是指對某一件事情,翻來覆去的思考,甚至達到無法自拔的狀態。一般情況下,這種人憂慮未來那些尚未發生的事情,恐懼事情出現很糟糕的結果,擔憂對自己不利的事情真的會發生。
  • 《如何停止不開心》:整理負面情緒的法則
    擁有百萬讀者的作家Andrea Owen就做了這樣一件事,在《如何停止不開心》這本書裡把人們常見的卻又無意識的自我毀滅模式分別總結了出來,用聊天的方式告訴你該如何停止不開心。 《如何停止不開心》一、人們常見而又不自知的14種自我毀滅模式 這些模式有內心的自我批評、孤僻、麻木機制、與他人比較、自毀、冒充者症候群、討好別人、完美主義、故作堅強、過度控制他人、災難化思維、歸咎於人、裝作無所謂、過度成就等。
  • 如何停止哭泣:治癒自己,重新找到幸福
    我們都去過一兩次,但如果你想打破常規,下面是如何停止哭泣,並再次感到高興。當你似乎陷入了一個無止境的哭泣和悲傷的循環中時,很難相信你會再次快樂。不過,你當然可以,這就是我來這裡的原因,幫助你重新找到幸福。為什麼人們會哭?我敢肯定,你們可能都會對此目不轉睛地思考,但我會讓你知道一個小秘密,只是傷心並不意味著你會哭。你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悲傷,而不會流一滴眼淚。
  • 過度期待,如何毀了你的關係
    今天在開始的時候,我先講一個故事,同時也請大家思考一下。你覺得在戀愛當中哪些行為,特別容易破壞一段關係?我有一個朋友暫且叫她小蘋果,她是特別溫柔懂得照顧人的姑娘,幾乎認識她的人都覺得她男朋友應該特幸福,畢竟她這麼會考慮別人感受。
  • 如何停止大腦的胡思亂想?關鍵在於擺脫反芻思維
    ……請注意,你的頭腦陷入反芻思維了。什麼是反芻思維?反芻思維是指經歷了負性事件後,個體對事件、自身消極情緒狀態及其可能產生的原因和後果進行反覆、被動的思考。反芻思維作為一種認知,對情緒也有重要的影響。反芻思維有點類似於自我反省,但如果反省過度,就是一種傷害了。人的精力和體力一樣,是需要儲備的,如果一直陷入反芻思維中,大腦皮層就會一直處於活躍狀態,精力就消耗得很快,人也會覺得很疲憊。
  • 如何停止愛你的前任
    如果你想尖叫,那就尖叫。即使你看起來過於戲劇化或情緒化,也要盡一切必要發洩情緒。懷著熱情記住前任並沒有錯,但是如果你想停止愛它,你將不得不挖掘自己的記憶,並嘗試找出他性格或人際關係的一些不愉快之處。談論一段關係的結局可以幫助你達到一定的境界。5停止尋找答案。
  • 如何停止暗戀一個人?暗戀最心酸的瞬間
    這種情感就是暗戀,明明知道對方心不在自己這裡,還要去一直的糾結,一直痛苦,這時你應該知道如何停止暗戀一個人?暗戀本身就是一種見不得光的感情,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個人默默享受這種感情給自己帶來的痛苦和開心。不過當現實中有一個喜歡你的人時,你就要學會去停止這種暗戀。最起碼暗戀證明你們之間或許並不合適。人還是要學會活在現實當中,面對真真實實的感情,才可以去付出。
  • 如何讓自己停止胡思亂想?學會「及時止損」,才能實現自我救贖!
    其實,在心理學上「胡思亂想」有個專業的術語——過度思考簡稱過慮。過慮:是指一個人很容易受到恐懼或者擔憂情緒的牽引,仔細而失控的研究負面情緒或感受,又在過程中聯想到其它負面事件,就像進入了一個死循環,反反覆覆的折磨自己,從而越陷越深。先來看看造成胡思亂想的物理原因:我們的大腦是有操控意識的,而控制注意力的分別是顯意識和潛意識,顯意識是可控的潛意識不可控。
  • 完美主義、習慣性逃避、過度控制:你的幸福感,正在被它們拉垮
    最近在看這本書,《如何停止不開心:負面情緒整理手冊》。她也曾經在生活中跌到谷底,重建的過程中,作者有了很多感悟,因此她把自己多年的經歷和感悟,分門別類整理成這本《如何停止不開心》,這本書裡不僅整理了14種讓人不開心的不良情緒模式,同時還提出了解決方案和建議,讓你對號入座的同時,一一克服這些習慣,重新掌握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管理師。在這裡,選取其中對我個人影響最大的三個方面與大家分享。
  • 《清醒思考的藝術》:走出自我認知偏誤,認清自己,停止自戀
    《清醒思考的藝術》是一本教我們如何避免掉入隱形思考陷阱、鍛鍊獨立思考能力的書。該書涵蓋了生活、工作、投資、愛情上最常見的思考錯誤,讓我們看清自己的思考盲點,清除決策障礙,理性思考,從而做出正確選擇。是一本值得我們反覆閱讀和思考的書籍。 本書作者羅爾夫•多貝裡是來自德國的經濟哲學博士,全球最大商業書摘網站getAbstract創辦人之一,長期撰寫各種有關認知偏誤的文章,幫助人們在個人生活、經商、理財等方面清楚思考,做出正確的決策。
  • 對「過度準備」思考到了4層,讓我看到更加恐怖的東西
    你仔細想想,其實根本沒有準備好這回事,什麼叫準備好?今天是周末,我們做一個思考遊戲,看看對「準備好」思考到4個層級和維度,會出現什麼情況。結果可能會讓你恐懼,做好心理準備!對準備的第一層思考:常規準備思考的3個問題。第一,準備的成本準備到什麼程度才算準備好,有時候準備過度,反而浪費了很多資源成本。
  • 如何停止懷念前男友?
    有時候我會懷念前男友的好脾氣,自己想著想著都覺得懊悔,還有對前男友的虧欠,但是我性子要強,脾氣倔強,我不想讓別人知道我是這樣的想法,我不想成為別人眼中那種吃著碗裡的想著鍋裡的壞女人!但又不知道如何調節這種矛盾的心態,所以,請桃子姐支支招吧?
  • 《如何停止不開心》:理清價值認知,你是自己的光
    處理情緒也是一樣,安德烈婭·歐文在《如何停止不開心》中,指出14種負面情緒的處理方法,但離不開根本的價值認知,價值認知就像一個人的信念般,指導著情緒處理的最終方向。價值認知的核心原則:只屬於你一個人,不接受別人評判的影響。
  • 不懂珍惜眼前人:再怎麼「命中注定」的愛情,都會錯過
    但往往,現實卻是:等著等著,激情就淡了,愛情就遠了……所有應該很好的愛情,就在不懂把握時機,不懂珍惜當下而錯過了。一個男孩遇見了一個聰明又可愛的女孩,他對女孩很是喜歡,但是女孩人長得漂亮,又優秀,男孩不免因為自己的過於普通而有些許的怯懦,那點內心深處的小自卑,總會在某個時候突然跳出來打擊他一下。
  • 人類一思考
    在網際網路攻陷各種文化形態之後,既然思考會剝奪人們「持有大眾認同的觀點時所感受到的愉悅」,為什麼還要去思考呢?何況在如今的網絡大環境下,到處都是點讚、愛豆、粉絲和朋友圈車友會,想要了解社會對某種觀點的認同感,在網絡上是再迅速、再容易不過的事了。不管是果粉米粉花粉各種粉,都存在著聽到了一些自己不同意的觀點,立即進入了反駁模式,而在反駁模式中,傾聽已不復存在。
  • 為了討別人歡心,你失去了自我,《如何停止不開心》教你找回自我
    負面情緒就像是一個大坑,一旦陷進去就很難爬出來,負面情緒對很多人來說是個永恆的話題,人人都希望自己開心幸福,可是我們為什麼你總是不開心呢?如何才能停止不開心呢?安德烈婭·歐文在《如何停止不開心》一書中給了我們切實可行的策略。
  • 《如何停止不開心》:說說冒充者症候群,感覺自己像個騙子
    《如何停止不開心》被甩、失業、無家可歸,而且還懷孕了,感覺人生滿是絕望和被羞辱。更雪上加霜的是,這之前的一年,丈夫為了另一個女人選擇了離開,家人、朋友和同事對遭遇這樣的事深感同情,卻令我無法忍受。 比如《如何停止不開心》一書中提到的14個最常見而又不自知的自我毀滅行為模式:即內心的自我批評、孤僻、麻木機制、與他人比較、自毀、冒充者症候群、討好別人、完美主義、故作堅強、過度控制他人、災難化思維、歸咎於人、裝作無所謂、過度成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