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個人是否有教養,看一件事就夠了

2020-10-21 山中微塵

教養是什麼?溫文爾雅,平易近人是教養;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教養,遵紀守法,遵規從德是教養。

做事負責,勤儉節制是教養。很多平平淡淡的行為都是教養的體現。



01

教養分為兩個層次:行為教養,很容易理解,就是從行為上約束自己不做出格的事情,例如:公共場合要求自己不影響別人,不喧鬧、愛護衛生,維護秩序,這個個人受到的後天教育有很大關係。

心理教養。這是一種本性中的心理活動行為,也就是說屬於潛意識的素養,一個人有意識的去做一個善舉善行而不是迫於環境。例如有的人在一個無人監督的環境下能保持節操,像撿到重金歸還,看到危險排除,遇到難友幫助,這種素質需要從骨子裡有善念。這是三觀深處的一種優良品質,而不是流於表象的做作。這個個人受到的後天教育有很大關係。心理教養的善惡觀是很難改變的,這些跟一個人的原生環境息息相關,很大程度受到家教、環境影響。正所謂「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便是這樣的道理了。

兩者之間往往既有共性,又有區別,行為上的教養可改可變的,有的往好處變,也有的往壞處變,但是要說有教養一般都是說那些嚴格約束自己,做一個有素質的人。心理教養就像人之內心,人的本性,是根深蒂固的植根在觀念中的那絲善念。

02

文壇大師周國平有這樣一種觀點:「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最親近的人不挑剔,則是一種教養。」

正所謂我們平時所說的我們的溫柔都給了陌生人,為何我們會有這樣的行為呢?潛意識裡家人、朋友是我們最親近的人,他們是最能容忍我們的人,也是最不容易反駁和離開我們的人,所以我們肆無忌憚的發洩自己的情緒,以至於不那麼在意對方的感受,從而導致我們對他們是刻意挑剔的,而且我們在親朋好友面前,很容易褪下偽裝,暴露本性。然而真正的教養,就需要我們克制這種本能。不要把壞脾氣帶給家人,人這一生無非就三件事,父母高堂的事,自己的事,後輩的事,我們無論怎麼努力,都是為了他們過得更好。從這一點來說,一個人是否有教養,只需看一點就夠了,那就是:看他是否會把壞脾氣留給家人。

所以有一種觀點是這樣的,要看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就看他對待自己的父母有沒有耐心!一個人對父母的態度,藏著一個人真實的修養。

03

人生在世,親情和愛情最真,也最能看透一個人。

對待配偶的態度,也是評判一個人教養的信條之一,當下社會,浮躁、功利、自我、自私。這不是一個人的觀點,而是整個社會的結論。為何當下離婚率有的地方達到70%以上,很多人不管是年紀大小,收入厚薄,都表現出極其自我的一面,那就是我只在乎自己的感受。為何這些年什麼天價彩禮頻頻出現,就是因為當下把婚姻看做是一門交易。這也導致很多人用利益的眼光看待夫妻彼此的關係。自然而然兩人之間不是出於愛情而走到一起,更談不上什麼彼此尊敬了!現實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或者那樣的牢騷,無非就是看彼此都不順眼,在彼此眼中對方什麼都不是!挖掘深層次的觀點就是,這時我們不再那麼在乎所謂的教養,更在乎自己的情緒。

綜上所述,看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看他對待家人的態度就夠了!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是否有教養,看這件事就夠了
    關於教養的問題,每個人對此的看法都各不相同。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可避免的本能,對于越是親近的人越是挑剔。但是,與之相反,如何克服本能,做到不對親近的人挑剔,便是一種骨子裡的教養。對於這樣的觀點,我深以為然。
  • 夫妻般不般配,看一件事就夠了!
    情叔導語:我們經常在生活當中會聽到有人說你們夫妻倆真有夫妻相,其實單從相貌看兩個人是不是有夫妻相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兩個人相處在一起的時間越長,多少會受對方的影響,會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所以有的夫妻看上去就特別般配。
  • 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看看吃飯就知道了
    針對這個投稿,討論區議論紛紛,許多人表示有相同經歷,覺得飯桌見人品,要想看一個人教養如何 飯桌看教養,這話也是有跡可循——在百度百科裡搜索「教養」,詞條裡面有一部行為指南,其中五十條意見,在飯局上的行為佔了一大半。 因此可以這麼說——一個人在飯局中言談是否恰當,舉止是否得體,都可以作為其教養的參考。
  • 一個人是否「好色」,看三件事就一清二楚
    在情感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付出的愛到底真不真摯,情感的態度到底值不值得信任,其實都是有待商榷的事情,而這些恰恰都是一個人是否「好色」的關鍵。一個人是否「好色」,看三件事就知道,第三種最為明顯
  • 一個人是否動了「真情」,不看他是否給你花錢,看3點就夠了
    關注每一段感情的開始,都是由好感來發展的,而且在最初的時候,也要去判斷對方是否對自己有意思,因為害怕自己的這份感情付出了沒有回報,現在已經是一個快餐式戀愛的年代了,每一個人都不想將自己的感情浪費在一個對方對自己沒有回應的人身上。只有確定對方對自己有好感的時候,這份感情的付出才是有意義的。一個人動情了,不用看他是否給你花錢。
  • 情緒裡藏著一個人的教養
    情緒,是一個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應的統稱,一般認為,情緒是以個體願望和為中介的一種。情緒的變化,受制於心理秩序是否受到刺激或影響混亂後的重新排序。教養,是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狀況。它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綜合影響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禮貌與教養不同,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一般是指文化和品德的。
  • 愛情,是否能夠長久,就看這一件事
    點擊"關注",讓我們一同聚焦人間真情,笑看情感人生不知道,你是否相信世界上有純真的愛情?,這個點有可能是外貌,性格,財富,品質等。,而在於情感雙方是否能夠在戀情中不斷地保有自己的閃光點,並且為之增添光彩,增加「玩伴」。
  • 真正認清一個人,不需要試探,就看一件事
    比如,帶著父母出去吃飯,而自己卻只顧著看手機,拍幾張照片,發朋友圈。似乎帶父母過節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朋友圈的點讚數量。不得不感慨,這樣的節日似乎沒有任何意義。記得有人說過: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車、買房,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一個人真正的人品,要看他對父母的態度。
  • 看「透」一個男人,這三件事就夠了,錯不了
    對於這樣的問題,不知道大家會怎樣回答,但我想說的是,一個值得託付的男人,往往離不開以下這三點,看透一個男人,這三件事也就夠了。很多時候,一個女人去評判一個男人的人品,或許會看他是否孝順自己的父母,但殊不知,要真正的考驗男人,其實並不能光看這一點,因為只有當一個男人也懂得尊重和孝順你的父母的時候,也才證明了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 判斷一個女人的人品好不好,就看她是否經常有這3種習慣
    每個人自從出生,第一件事就要學會的是怎樣做一個人,有一個正確的品德。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真正重要的東西並不是自己有多麼的好看。因為外貌經過歲月的洗禮,總會變得沒有年輕時候的漂亮。有的女人會把自己外貌看的很重要,有的人覺得只有獲得很多的金錢才能夠幸福的過一生。但是對於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品行。
  • 你愛的男人,是否對你上心,看一件事
    有人說,兩個人在一起時毫無壓力;也有人說,不需要有太多的言語,一個眼神的默契;還有的回答說,對方會記得你隨口說出的一句話,肯陪你一起玩鬧。這些戀愛中的狀態都很讓人舒服,也很快樂。但我所認為的戀愛中最恩愛的樣子,是兩個人都能接納對方的負面情緒,並能及時陪伴,及時安慰。感情不是一個人的付出,也不是只有一個人在逗,一個人在笑。
  • 判斷一個男人的人品,看這3點就夠了
    生活在這人世間,有人直率坦蕩,有人卻善於偽裝,或許為了各自目的各有苦衷,但如果決定和一個人在一起,一定要先弄清楚對方的品性。因為一個人的品性,決定著你今後生活的幸福程度。雖說如今的社會,合不來的話,隨時就可以分開,但感情這件事,或輕或重都會對每人帶來一定的影響。選擇了對的人,才可能會提高你的幸福指數,才會締造你的幸福生活。
  • 「從好女人可以旺三代」看教養有多值錢
    聽他們這麼一說啊,似乎教養很值錢呢!那麼,什麼是教養?它真有這麼大的魅力嗎?我不禁對「教養」一詞產生了興趣。《辭海》上說,教養是文化和品德的修養。這範圍真不小,一般人整不明白!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一個人掌握了多少知識,擁有了怎樣的道德行為,把兩者像蒸兩合面饅頭似的往一起一摻和,塑造出來的產品就是一個人的修養。文化越深,品德起高,這個人的教養就越好。當然,這裡所說的文化可不光指讀了多少書,考了多證,主要包括一個人骨子裡的傳承——家教,以及在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觀。如此看來,教養真的很值錢!
  • 夫妻般不般配,看一件事
    小熊導語:在現實生活中,幾乎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當人們在看到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地先以貌取人。就像是我們當初在語文課本上學過的那篇課文《高個子女人和矮個子男人》一樣,似乎一對夫妻之間人們首先關注的問題點也是雙方在外貌條件上的是否般配。
  • 感情裡,一個人對你有沒有感覺,看一件事
    但是她發現,對方並不是很主動,回話也是有一句沒一句的,小宇想著,對方是有事在忙,就結束了對話。後來的一段時間裡,總是小宇主動在找對方聊天。已經很明顯的表現自己的心意了,對方對此也沒有拒絕。02其實,一個人這麼做,就是對你沒感覺,何苦自作多情。可小宇卻相信,自己沒有看錯人,於是,展開了更近一步的「猛攻」。主動給他做好早餐,送到他的家裡,給他買他喜歡的衣服和籃球鞋,當得知他需要幫助的時候,想盡一切辦法,動用自己的資源去幫他。對於這一切,對方都欣然接受了。
  • 一個人是否「好色」,看三件事就知道,第三種最為明顯
    在情感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付出的愛到底真不真摯,情感的態度到底值不值得信任,其實都是有待商榷的事情,而這些恰恰都是一個人是否「好色」的關鍵。如何避讓自己察覺到一個人的「好色」呢?其實除了運氣之外,還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事情,有些人本身就夾雜著虛情假意而來,倘若你能看得很清楚,自然也就避免了被傷害的可能。
  • 異性相處,想知道一個人對你是否動了真情,看這幾點就夠了
    生活當中,我們每一個人幾乎都在尋找幸福的路上,在不斷去尋找幸福,希望在下一站就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真正的快樂。但是越是這樣尋找,你也找不到屬於自己真正的幸福和快樂,因為你缺乏了一個善於發現的眼睛,需要仔細去觀察和體會。其實,兩個人相處久了便會日久生情,在不知不覺當中,你就會發現你們兩個人已經有了一定的情感。
  • 看一個人有沒有錢,看三個方面就夠了,基本錯不了
    生活在塵世間的人,起早貪黑,辛苦勞作,只為了有一份體面的收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人活在世,衣食住行,吃穿用度都離不開錢。有了錢才能夠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很多人認為談錢俗氣,但是一分錢逼倒英雄漢,沒有錢還真是寸步難行。在現實生活中,多少人為了生計在辛苦忙碌,為了掙錢幹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沒日沒夜的加班,甚至有的人,根本沒有自己空閒的時間。
  • 一個人有沒有出息,看「習慣」就夠了
    通常情況下,一個人有沒有出息,看他的「習慣」便能知曉。,看他身處困境時的習慣就夠了。眾所周知,一個人陷入困境的時候,最容易看他到底有沒有鬥志,倘若一遇到問題就容易情緒化,甚至總是各種的抱怨,卻從來不會從自身尋找問題,這樣的人顯然不會有什麼大的出息。真正能夠有出息的人,即便是陷入了困境,也不會輕易放棄自己前行的腳步,他的習慣會讓自己變得更加自律和努力,時刻保持樂觀積極地心態,以及一顆上進心,自然就能夠在未來的某個時段裡實現自己的成就和夢想。
  • 一個人最大的教養,就是不輕易給別人添麻煩
    我們常說,做人要做一個有教養的人,那麼什麼樣的才叫有教養呢?我認為,一個人最大的教養,就是不輕易給別人添麻煩,這是一種深入骨子裡的善良。所以,當她那個同學佔著水龍頭刷牙洗臉的時候,就成了一個「不識相」的人,因此大家才會用異樣的眼神看他。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其實就看他有沒有為他人著想的善良,做事時不光想著方便自己,還能想到不給別人添麻煩。不少人做事的原則是:儘量不給自己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