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進步並不能完全改變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很多地方,還有人為生男孩而「拼胎」。
執筆:陳芳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根據調查顯示,中國新生兒在男女比例在0.87,超過全球平均水平0.92,這意味著男女比例差距將持續存在並擴大。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一般來講,一個家庭生的小孩如果全是女孩,婆媳關係會比較緊張,而有男孩的家庭則沒那麼多矛盾,有些人可能並不認同這種觀點。
但是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和羅切斯特大學的經濟學家們共同發起的研究中已經表明:生兒子比生女兒的家庭離婚率普遍要低。
二胎政策開放以來,很多家庭選擇了生二胎。
但是調查顯示,頭胎是女孩的家庭基本上都會選擇二胎,而頭胎是男孩的家庭選擇二胎的數量較少。
除此之外,就我們現實生活中來看,因為沒有兒子離婚的家庭有很多,可是因為沒有女兒離婚的家庭卻屈指可數,這意味著重男輕女的思想仍然存在。
原因有三,現實又無奈——
1、男性家庭的偏愛
@張先生:我跟我老婆在一起四年了,我們是別人介紹認識的,所以認識沒多久就結婚了。一開始她跟我媽相處的挺好的,可是就在我們生下一個女兒之後她卻再也不想要孩子了,我和我媽怎麼勸說都沒用,她與我媽關係惡化,我夾在中間很難受,所以前不久分開了。
調查顯示:中國家庭百分之80的男方父母都希望有一個孫子,而女方父母通常沒有特別的要求。
由此可見,雖然社會發展迅速,但很多家庭「傳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多老人還是會存在「重男輕女」的舊思想。一般婦女生兒子往往能在婆家獲得更多的認同感,生女孩則剛好相反。
婚姻雖然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是其根本還是兩個家庭的融合,一旦家中老人產生不滿,則很容易導致矛盾。好的婚姻通常都是兩個家庭相處和睦,而很多不幸的婚姻大多數參雜了長輩的負面影響。
2、養兒子的壓力太大
養兒子的成本高於養女兒,這基本是一種公認的情況。兒子長大後需要娶妻生子,而現在結婚的基本條件就是車和房。
雖然也有很多其他的聲音認為女孩兒同樣需要嫁妝,但是就目前的社會現狀來看,男孩子的房和車都是必需品,而女孩子的嫁妝卻不是。
因此有人說:「在家裡夫妻根本沒時間吵架,光是給兒子攢老婆本就夠累了」、「幸好生的是兒子,要不然不知道我們會怎麼樣」。
3、男人對兒子的渴望
@小文:我跟我老公在一起五年,有兩個女兒,平時他也沒有表現出想要兒子的意思,可是後來我們分開了,沒多久他選擇了再婚,婚後不到一年就有了一個兒子,現在生活很是美滿幸福。
看過這樣一篇調查,家中只有一個孩子你是選擇男孩還是女孩?大多數男性選擇了男孩。而女性多是選擇男孩女孩都好。
由此可見,大多數男性還是會有一種天然的信仰,認為自己的生命會在兒子身上得到延續,這在孩子的教育上,自己更能言傳身教,更有發言權。
雖然當下社會有很多「女兒奴」、「三好奶爸」,但是這類人仍然只佔據少數比例,更多的還是在腦海中有著深深的陳舊思想。
當前社會上一些陳舊的思想確實已經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不代表完全消失,很多人仍然以此為信仰,特別是在一些偏遠落後的地區,這種情況尤盛,破除這種不公平的舊思想,還需要每個人的努力。
社會:積極宣傳引導新的正確的思想,破除陳舊思想對人們的腐蝕。同時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為男性和女性提供同樣的平等的資源,消除不平等待遇。
個人:積極接受新思想,摒棄陳舊的思想,不把孩子當作自身生命的延續,而是看做獨立的個體,為其營造更為正確的價值觀。
家庭: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互相包容,和睦相處,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除此之外父母應該做到適當「放手」,少幹預,多理解。
【幸孕說】
總的來說,生男孩的家庭離婚較少主要有以上幾個原因,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生女孩的家庭就不幸福,生男孩的家庭就一定幸福,只是代表著一種對當下家庭現狀的分析與探索。
我們需要明白的是,一個家庭的幸福和睦靠的是雙方的共同維護,如果感情上相處融洽,那麼生男生女便不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