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一個賣葡萄的小孩

2020-09-04 故鄉河南

大哥來北京小住了兩天,我在送他回家的車上,聊起了兒時的一些事,塵封的記憶再次打開。

村裡的半大小子到水閘野地裡揮著棍子打群架,被大人發現追的狼奔豸突;帶著我到樹林裡捅馬蜂窩,哥哥跑了,我頭上被蜇了三個包;到縣城賣葡萄,被城管攆的魂飛魄散……,一件件小事,一下子把我的思緒拉回到了20多年前的童年。

從包產到戶到95年以前,我家分到手的幾畝大田地從不停歇,冬種小麥夏種玉米花生,辛苦勞作一年,交完公糧,每年十月不到,父母就要踏上去親戚家借錢借糧的路,年復一年,望不到邊。

為了改善經濟條件,父母商量決定,在大田地裡闢出一畝地種植葡萄,經過兩年的精心打理,葡萄第三年開始大量掛果。

葡萄成熟期集中,但保存手段落後,遇到雨水爛的更快。為了多賣一些錢,家裡沒有選擇低價批發出去,而是選擇自己賣。

光靠父親一個人賣,一畝地的葡萄顯然力不從心,父母的眼睛盯在了十六歲的哥哥,和十三歲的我身上。

別說賣葡萄,除了見人害羞不敢吆喝,連杆子稱都不認識,公斤市斤傻傻分不清,看到稱上密密麻麻的稱星子頭都暈向。

在最繁忙的時候,除了請姨夫賣,哥哥和我都被趕著鴨子上架去賣葡萄。

一開始,哥哥騎自行車,後座上帶一竹籃子葡萄到縣城去賣,站在路邊看到身邊的小販喊聲此起彼伏,買的人兩兩三三圍上去挑挑揀揀。

而第一次賣東西的哥哥,傻傻地站在那裡,手足無措,叫不出聲,喊不出來,顧客稀稀拉拉,熬了一下午,一竹籃子葡萄總算快要賣完。

最後一個顧客看到哥哥稱好的一斤葡萄,放在手裡掂了掂說,「這小孩,你這是把公斤當市斤賣了吧,要是批發的葡萄,你可就虧大了。」

哥哥聽到好心人提醒,從袋子裡倒出來硬幣毛票,數了數,7塊錢,知道自己少賣了7塊錢,心疼的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哥哥在車上說,「他心疼的,哭了一個下午。」我能理解他說這句話的含義,因為我00年上高中時每個月都要借錢,少賣了一半,不心疼不哭才怪。

哥哥說,還有一次賣葡萄,快賣完的時候,城管突然襲擊,很多小販都逃掉了,就逮著年齡小的哥哥了,車子推走,杆子稱也被也掂走了。

哥哥站在街上被嚇得哇哇大哭,城管看到哥哥年齡小,心軟答應說,「願意歸還,但要交罰款,」哥掏出身上賣的十幾塊錢,才換回來車子和稱杆。

哥哥賣葡萄的經歷,到了家裡,我聽了後的心驚膽顫,本來就膽小的我,嚇得我更不敢「出山」。

父母又是訓又是激,說,「你看誰誰家小孩,早都出去做生意賣東西了,你看看你。」父母說了很多,我還是不敢踏出第一步。

有一次,趕上鄰村逢廟會,父親給我剪了一籃子葡萄,讓我擓著到廟會上賣,我知道廟會上沒有城管,也就沒有了「城管攆人」的心理負擔。

擓到廟會上,找個路口一蹲,從小聲喊,到大聲問,一上午竟然賣完了,學會了認識杆子稱,還賺到了錢。

葡萄成熟的越來越多,雞蛋變雞,父親利用前期賣葡萄的錢買了一輛三輪車,開始了騎車賣葡萄的日子。

每天天剛擦黑,父親會先在車兜裡墊上一層青草,放一層葡萄,墊一層青草,防止葡萄擠爛,最上面蓋上一層鮮嫩的葡萄葉,賣的時候顧客看著新鮮。

我就是從騎三輪車賣葡萄開始了我真正有挑戰的小販生涯。

剛下來的葡萄兩塊多一斤,農村人消費不起,銷量不大,只有到了縣城才能賣出個好價錢。

但村裡離縣城又太遠,十幾裡地,三點鐘就要起床,解決了起床的困難,但克服不了騎車經過黑咕隆咚一人多高的讓人恐懼的玉米地。

如果恰巧前一天吃飯,聽到了大人講的鬼故事,又恰巧颳風,呼啦啦的響聲,再加上玉米顆子的左右搖擺,耳朵直稜,汗毛豎起,後背發涼,全身出汗,大腿繃直蹬著往前衝。

後來,再早起去縣城賣葡萄,就與鄰居相約一起出發,再遇玉米地,兩個人刻意說話壯膽,聽著三輪車與地面磕出來的咚咚聲,也就克服了恐懼感。

做生意就是闖關,先是走出第一步敢做了,其次是克服了黑夜的恐懼感,第三步就是「城管攆人」那一關,也是我最恐懼的一關。

那時候路邊的小販,如果有人開玩笑喊一聲,「城管來了」,保準一定會呼啦一聲,瞬間跑完。

因為跑的慢逮住了,或把杆子稱掂走,或把車子和東西扣留,或是罰款,如果你敢爭辯一聲,「咔嚓」一聲,杆子稱會被一搉兩半。

第一次去縣城賣葡萄,我敢說,我的警惕性比戰場上的哨兵都強,兩隻眼睛四面掃射,骨碌碌亂轉。即使正在賣葡萄,一眼瞅著杆子稱,一眼仍在亂轉,恐懼提高了一個人的生存感。

有一次,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城管來了,快跑!」我正在稱葡萄,把杆子稱和葡萄往車兜裡一扔,說一聲,不賣了,推著車子,拼命朝事先向別人了解的偵查好的路線跑,直到聽不見後面的響聲,才停車回頭看。

一抹衣服,全身是汗。一看葡萄,全部撴爛。為了車子不被扣留,為了杆子稱不被折斷,只有提高警惕,拼命逃竄,這就是我的生意生涯。

如今,回首曾經賣葡萄的那幾年,雖然都變成了閒談中的故事,但依然感覺心酸。我不知道是心疼年輕的自己,還是慶幸自己有了生意經歷,才有了今天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又賣葡萄又賣豌豆糕,七旬老人一年掙三萬元都給了兒孫
    正在早市上賣葡萄的人姓林,本文中就稱呼老人為老林。老林今年71歲, 有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現在,兒女們都早已成家立業,兒子還在市裡打工,開超市。按理說老林和老伴把五個兒女拉扯成人,而且都成家立業,老林也該歇歇了。
  • 我的腿上長了葡萄
    我和他吵架了,這幾天他的父母又開始逼著他和我分手,一個月攛掇他好幾次搞得他的心情也不好。從第一次算起已經數不清這次是第幾次了。我總有之中不詳的預感,或許這一次他會堅持不下去和我分手吧。這幾天過的渾渾噩噩,早上刷牙的時候沒拿穩杯子被我摔碎了。本想著蹲下去收拾一下,沒想到身體沒控制住,膝蓋一下子跪在了碎片上,流了很多的血。
  • 城裡小姑子結婚,非讓我送親,到她婆家吃一個葡萄後,我決定離婚
    我是個農村人,上大學時認識了城裡的老公。雖然我們感情很好,但老公花錢一直很大手大腳。為了避免我們總因為錢而吵架,一結婚我就沒收了老公的工資卡。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老公變得很聽我的話,平時除了必要花費,也不會向我伸手要錢。即使公婆生病住院,我不給錢,老公也從不說什麼。不過我不出錢倒不是因為小氣,而是老公還有一個未出嫁的妹妹,我心想這幾年先花小姑子的錢,等她出嫁了我和老公再盡孝也不遲。
  • 為何葡萄總也吃不夠?
    在飛機上看武志紅的書《走出人格陷阱》,看到:承認失去、學會悲傷 這一段時,我忽然特別想哭,以至於淚流滿面鼻涕橫流。回憶將我拉回到六七歲寄養在姥姥家的院子裡。六歲前一直生活在父母身邊,我不記得吃沒吃過葡萄,如果有吃我也沒有什麼記憶。我記憶中的葡萄味是姥姥家胡同口的鄰居家葡萄樹上的,那年夏天,葡萄一串一串的,綠綠的還有點黃,葡萄不大,但看起來特別剔透,特別喜人。
  • 是誰偷吃了那顆葡萄
    是誰偷吃了那顆葡萄 今年的雨水特多 清香的葡萄果葉 引來了各類小鳥 貪婪的擊碎了 剛剛成熟的葡萄
  • 葡萄成熟時!等待是一種智慧
    也正如葡萄,四月花開,五月結出了一點小葡萄,但是卻很酸,等到六月,它一定會變甜的,因為它已經在改變的過程中了。時間會慢慢把它凝成它本來的味道!歲月進入美好的時光,生命在歡快地奔跑,葡萄園果實纍纍,一片歡歌。葉子正盛的時候,蹙然驚喜。葡萄園的氣息,絲縷之間透著靈動與爽快,它們在呼吸,人也呼吸著。這是位於從化北部山區的香蜜葡萄莊園。是一個用了十年時間凝聚而成的精品莊園!
  • 在超市拽了個葡萄吃,員工怒斥「這是偷吃」,寶媽的回應令人敬佩
    正因為如此「熊孩子」也越來越多,這樣導致小孩這個群體一旦出現在公眾場合,總是容易引發他人的戒備心。01孩子在超市拽了個葡萄吃,工作人員怒斥「這是偷吃」小敏的兒子今年三歲了,娃平時就屬於比較活潑的類型,在家裡就經常翻箱倒櫃,到了外面她更是恨不得拿條繩子拴在褲腰帶上。
  • 三十歲的我為什麼只要一個小孩?
    思來想去,我決定還是只要一個小孩!縱然我曾有那麼一段時間特別想要二胎。這主要是和周圍的環境有關,我的同事們分分生下二胎,有的是兩個男孩兒,有的是兩個女孩兒,也有一兒一女,甚至還有龍鳳胎。這些情況都有。有時候開玩笑他們也會問我,什麼時候也要個二胎來玩兒,我只有微微一笑:暫時還沒有打算!實際上,我心裏面也曾幻想著有一個女孩兒,這樣一兒一女,挺好。
  • 《狐狸和葡萄》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狐狸和葡萄》告訴我們不要自欺欺人,不能像狐狸那樣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而是應該勇敢地面對事實,面對自己的能力的局限。如果遇到苦難只會編造理由來偽裝事實,那麼最終只能欺騙到自己,對現狀於事無補。《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在一個炎熱的夏日,狐狸走過一個果園,它停在了葡萄架前。狐狸想:我正口渴呢。於是他後退了幾步,向前一衝,跳起來,卻沒有摘到葡萄。但是都沒有摘到葡萄。狐狸試了又試,都沒有成功,最後,它決定放棄,說「我敢肯定它是酸的,猴子說:我種的葡萄我不知道嗎?肯定是甜的。」猴子說著便摘了一串吃了起來,吃得非常香甜。
  • 18歲的古麗,離家出走種葡萄,跟父母道歉還來得及嗎?
    大家好,今天小疆為大家帶來的精彩內容是:18歲的古麗,離家出走種葡萄。古麗,全名叫古麗皮亞,出生在喀什地區的一個小農村裡。她18歲的時候,正在新疆大學讀大一,因為交學費的事情跟父母吵了起來,因為他們家裡麵條件不是特別好,每次開學總是要賣上兩隻羊或者三隻羊,才能給她交齊學費。
  • 「我對你這麼好,你怎麼能這樣做?」|小心身邊的「酸葡萄"們
    一支筆、一抔茶,歡迎關注我,一起聆聽生活裡的風鈴聲!伊索寓言裡面有一個關於「狐狸與葡萄」的故事,也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來源。小時候聽這個故事的時候也覺得狐狸挺可笑的,自己沒有本事摘葡萄,竟然說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可是現在長大後才知道其實人還挺容易犯狐狸的這種「傻」的。
  • 葡萄機械化生產裝備一覽,很好很強大!
    在葡萄傳統栽培模式下,生產管理基本靠手工進行,不僅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且標準化程度低。近年來,隨著葡萄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加上人工成本大幅增加,葡萄作業機械化已成必然趨勢。
  • 人生就是不斷做選擇:如果你有條件,請不要做撿爛葡萄吃的人
    我沉吟半晌說:這個女的就是個「撿爛葡萄吃」的人。朋友不解,於是我給他交換了一個曾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一向疼愛我的老媽,也沒有像往常那樣勸阻老爸,就在一邊冷眼看著我挨打。這頓揍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你有條件,就不要做撿爛葡萄吃的人。
  • 星空下的葡萄,抿在嘴中,沉沉的愛縈繞在心田
    ,抿在嘴中,沉沉的愛縈繞在心田那串葡萄,抿在嘴中,甘甜的汁水滋心潤肺,那沉甸甸的愛也縈繞在她的心間。最後,拿出一串飽滿而又可口的葡萄。「外婆沒什麼東西,就只有這麼點葡萄,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你先嘗一個吧! 」取下一顆葡萄,用手在葡萄上搓了又搓,原本就乾淨的葡萄變得越發光亮了。外婆將那顆葡萄遞給了陽晨,而後望著陽晨,滿臉充滿著期待。陽晨接過外婆遞過來的葡萄,她的那個表情透著些許嫌棄與不情願。但是當她將葡萄送入嘴中的時候,神情都變了。
  • 「兒媳,今年你媽怎麼不給你送葡萄了?我還等著送人」「自己買」
    新婚第一天,婆婆就給了小薇一個下馬威。她把家裡的大事小事,包括洗衣做飯、拖地刷碗等等都交給小薇去做。小薇忍著一口氣忙完了,婆婆非但沒說一句「辛苦」,反而覺得這是應該的。「你也別覺得委屈,新媳婦進門,就是要做這些。不然,我花錢讓我兒子娶你幹嘛?」婆婆的話非常難聽,小薇是忍了又忍,最後還是沒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
  • 世界上最昂貴的5種水果,圖3有錢都買不到,最後一種賣到了15萬元
    世界上最昂貴的5種水果,圖3有錢都買不到,最後一種賣到了15萬元!1、黑皮西瓜,產自日本北海道,一年也就能產出百來個,據說有種特殊的甜味,全部拍賣價格,曾經一個7.7公斤的黑西瓜拍賣出6100美元2、菠蘿莓,原產於南美洲,味道接近菠蘿,中國部分地區也有不過價格昂貴,小編曾在成都的一家超市見過,140元500克,真心吃不起3、紅香蕉,產於法屬圭亞娜群島庫魯島,只有7年壽命,一生就開花結果一次,極為珍貴,這個幾乎是不賣的,只有當地的族長或者有名氣的人才吃得到
  • 酸葡萄效應: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
    為什麼你簡單的一個網絡回復卻惹來眾多惡意謾罵?為什麼表面對你熱臉相迎的人,卻在背後對你惡語相向?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被莫名其妙地討厭,或者莫名其妙地討厭別人。這本《酸葡萄效應:為什麼總有人莫名其妙地討厭你》或許會解開你的疑惑。本書作者是日本著名心理學家、東京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櫌本博明。他在書中介紹的諸多心理學策略能夠幫助我們洞察社交關係中那些無從揣測的惡意心理,學會從無意義的人際糾紛中全身而退。什麼是酸葡萄效應呢?
  • 《你曾是我的女人,我就會護你一生周全》
    ――永遠的六六張老伍夫妻是我二十年前認識的。那時,我賣服裝,他們的攤位就在我的攤位路對面,他們賣活雞和白條雞,那時的買賣好做,市場人多,買東西的基本也沒人講價。我六、七米的攤床,基本每天掙200多到300多元,所以也經常買他家的雞,他們家也經常買我的服裝,給小孩買裙子,給大人買衣服,我們都給對方進價,處的比較好。
  • 童年之謎:每個成人內心都有一個小孩,都曾是小孩,都要養育小孩
    這些內容,如同一個人精神世界的根基,牢固難催,想要後天彌補和改變,幾乎不可能。換言之,人的成長具有窗口期,一旦錯過,只能部分修復,而無法復原如新。就像我的這位朋友A ,她生命構建的底色就是黑色的,缺少安全感的,所以她的內心最深處,對世界的構建,也是黑色的,充滿恐懼的。她考了很多證書,很能掙錢,工作能力很強,但是依然有很多痛苦。
  • 【歡歡喜喜過大年】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