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究竟是兒子好還是女兒好?網友:一碗水端平最好

2020-08-22 蘇玲汽車達人

很多人在男孩好還是女孩好上面糾結很久,兒子可以養老,但是學習結婚生活成本高,生女兒結婚只需要出一點點的嫁妝,但是她能顧及父母。

究竟是女兒好還是兒子好?我們來看看網友的分享:

不要去貶低兒子抬高女兒,她們都是你的孩子,你生病了沒有兒子拿錢醫院就不給治療,醫院不治女兒照顧的再好病也好不了,女兒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她也不用養活一家人,兒子沒的選擇,要是家庭不富裕,他要養活一家老小還得拿醫藥費,兩個都是你的孩子

我公婆一兒一女,大姑姐高知。前段時間家裡商量把小房子給我們,解決我們的住房困難,畢竟我兒子18歲了一直跟跟我們住一屋。然後大姑姐直接讓公公把大房子賣了去住養老院

你的女兒如果遠嫁呢?還會回來照顧你嗎?等你生病打電話叫她回來送你去醫院,你早就死翹翹了,兒子在你身邊起碼第一時間送你去醫院,先保你的命,所以說生兒生女各有優點,不要一味地去評判,自己生下的骨肉也不要太偏心,儘量公平公正

你們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歡迎留言評論分享!

相關焦點

  • 要求父母一碗水端平可以嗎?
    這是完全不可能的,特別是子女多的家庭更不可能一碗水端平,我見過有的家庭才兩個女兒,做父母的一碗水都端不平,那你怎麼說呢?作為父母來說,她們生的子女其中有好也有不聽話的,父母肯定是喜歡聽話有孝敬心的子女,也更會偏向子女,說起來子女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可有的子女對父母就是不孝敬,所以父母做事就會偏心,一碗水端不平,子女知道父母偏心,一碗水端不平,心裡又不平衡,很無奈。
  • 洛陽洛寧劉愛玲散文——一碗水端平
    一碗水端平從物理的角度也是不可行的。由於水的表面張力的作用會形成凸面。水面是平的,是一種理想的狀態。在現實中一碗水端平確實是無法做到的。社會要公平競爭,公平對人。為什麼出現行業高低貴賤?同一單位幹同樣的活待遇懸殊很大?家庭裡儘管多少父母本著一碗水端平的理念,卻還是惹得眾多子女爭吵不休!最後以不公平為由拒絕贍養老人。人人都覺得自己吃虧,享福較少。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弱勢的孩子被照顧的多一些是不是理所當然?還是可以理解?家庭裡有一個凡事斤斤計較的人,這個家庭就永無寧日。
  • 一碗水真的能端平嗎
    都說一碗水能端平,但是真正的端起來,卻很難端平。感覺姿式很正,但還是往一邊傾斜。說著容易,做起來卻真的好難。特別是孩子多的父母,都說手心手背都是肉,每個孩孓都是爹娘的親骨肉,哪個受到委曲,爹娘都心疼。但有些家庭,由於爹娘的偏心,卻失去了親情,爹娘有理說不清,孩子也感覺委曲,孩孑又娶了媳婦,又增添了耳旁風。一發不可收拾,親生父孓,反目為仇。
  • 妯娌之間相處好不好,要看婆婆怎麼端平一碗水!
    大家好!我是北流小秋,今天跟大家分享妯娌之間的相處!我覺得妯娌之間相處好不好,首先要看婆婆怎麼端平一碗水,作為婆婆如果偏心對那個好,那個不好,真的會影響妯娌之間的矛盾!就拿我老公大嫂跟二嫂來說吧!她們的孩子婆婆都有幫忙帶過,但婆婆卻做得非常偏心,婆婆幫忙帶大嫂兩個孩子每個月固定一千元寄回來,婆婆生病不舒服第一時間是要大嫂回來照顧!後來大嫂跟婆婆吵架就不幫忙帶孩子了!
  • 「女兒好」還是「兒子好」,老了才知道!
    其實到老了才知道哪個好!我大姨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因為生的兒子多,自然在村裡別人也不敢欺負!我大姨也因此心裡很開心!對我表妹就沒有那麼上心,由於大表哥讀書成績很好,大姨就決定把大表哥送出去,家裡三個兒子,只有三表哥不愛讀書,其實表妹讀書也可以,但是大姨覺得女孩不應該讀那麼書,反正要嫁人,以後也是要到別人家的,就這樣大姨把大表哥和二表哥送讀大學了,而表妹早早出去打工了!
  • 三個母親的悔恨:一碗水沒端平,讓孩子斷了兄弟姐妹情意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三個母親的悔恨,只因為沒有一碗水端平,後面讓幾個孩子沒有了聯繫。兩個人兒子從小時候就沒有什麼交流,感情還不如朋友關係,其實兩個人見面,還是因為白阿姨要做手術,她的大兒子才會回家看她。反正見了面以後,兩兄弟沒什麼話題說,白阿姨她也明白,去世了以後,她的兩個兒子再也不會出現交集。
  • 如何看待年輕時,父母一碗水沒有端平,老了子女不盡贍養義務的?
    騎電瓶車都得40多分鐘,他外公還一直的抱怨,其實不就是心疼他自己的兒子嗎,不想麻煩兒子,簡單來說就是幾個兒子的區別,女兒和兒子又是一個區別。只要是涉及到財產,都會留給兒子,當然作為子女,有些人會受制於傳統方面,不去爭不去問財產,但是在心裡還是會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的心裡不僅是做女兒的,而是來源於整個家庭,女兒的老公和自己的孩子,會不會想&34;?
  • 繼母要求繼子賣房,替親生兒子還債,甚至說一碗水端平了?
    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幸福,但沒想到高女士的親生兒子卻欠下了巨額債務。她的繼母甚至想要賣掉房子,就是為了替他親生兒子還債。他們家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其實住的這套房子,是高女士小兒子貸款買的房。不過房本寫的是彭先生的名,彭先生的妻子說,原來小叔子其實有套房子。只不過因為一些事情賣掉了,才造成了現在的房子需要貸款,一共欠下120萬。
  • 結婚彩禮:大媳婦給1.8萬,小媳婦給18.8萬,一碗水難端平
    結婚的時候,小妮的父母只要求男方給一個吉利數字就好,小妮的父母沒什麼要求,只希望女兒幸福快樂就好。所以小妮結婚的時候,男方只給了1.8萬的吉利數字,女方父母陪嫁了很多家電等等。小妮覺得這樣的婚姻挺好的,兩個人在一起,只要相互對對方好才是最重要的,房子、車子、彩禮之類的有沒有也沒關係,感情好才是真的好。
  • 被繼母要求賣掉房子,替繼母兒子還債, 一碗水端平了,問心無愧
    高女士也承認了,小兒子是自己親生的,家裡所有的債務都是小兒子欠下的。高女士表示說家裡的那套房子是自己和大兒子一家住在那裡,小兒子結婚之後就去了嶽母家居住,但後來離婚了又搬了回來。從高女士的講述中得知,他們家原來有兩套房子,高女士的單位還給她分了一套福利房,後來被她買下來了,又用丈夫的公積金貸款買了另外一套房子。是用自己單位給的福利房換到現在這套兩居室的房子,那套用丈夫公積金貸款買下來的房子已經賣掉了。
  • 2胎家庭,一碗水端不平的爸媽,將會影響兩個孩子的一生
    2胎家庭,一碗水端不平的爸媽,將會影響兩個孩子的一生導語二胎政策開放以後,很多家庭都生下了二胎寶寶,但是隨之而來的不僅僅是歡樂和幸福,更多的是家庭矛盾的產生。尤其是孩子們之間的情感,很多父母往往在教育過程中沒有一碗水端平,因此,也就導致了孩子出現仇視父母和家庭的情況,甚至有的孩子對自己的兄弟姐妹大打出手。
  • 一位母親的忠告,女人千萬不要嫁兩兄弟,公婆很難將一碗水端平
    妯娌不和和來自各自不同的家庭和教育有關,另一個原因是,發生事情公婆一碗水端不平。即使兩個兒子是親生,畢竟十個手指頭尚且不一般長,將會顧此失彼,待到兩兄弟先後結婚,倘若分家沒有做到公平,將會給兩兄弟的親情留下隱患,老死不相往來,類似的先例不勝枚舉,無論父母在世還是百年之後都會如此。
  • 始終端平的「一碗水」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在一個家裡,都要一碗水端平。」這句最質樸的男女平等「宣言」是母親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她始終一言一行踐行的準則。認真算起來,我的性別平等啟蒙老師就是母親。今年68歲的母親命運多舛,11歲時姥爺便撒手人寰,她不得不獨自出外謀生,嘗盡了艱辛。但她非常要強,酷愛讀書,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會計證,得以擔任單位的會計,兼任衛生員。
  • 老夫妻晚年悲慘,只因為年輕時沒把一碗水端平?
    文/清荷落塵聰明人會說:「兒女是我的倚仗,老了我得指望他們。」糊塗的人會說:「我老了不用你管,就是要飯也要繞過你家門。」我們村裡有一對奇葩夫妻,生養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三個孩子都是親生的,但不知道為什麼特別偏心小兒子,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是弟弟你們就應該讓著。」
  • 繼母要求繼子賣房替親崽還債,自稱:一碗水端平了,問心無愧
    彭先生自己一臉懵,之後才知道,原來是繼母要賣房,替自己的親生兒子還債。原本這套房子是用單位的福利款買的,也是彭先生一家人住在這裡面,彭先生怎麼也沒有想到繼母居然想要把這套房子給賣掉。而之後這位女士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則表示自己之所以想要把這套房給賣掉,是因為自己的小兒子在做生意的時候虧了,本現在急需要用錢,又不是個1萬 2萬,一下子拿不出來這麼多錢,這才想到了抵押還款。
  • 「老婆對我媽惹不起躲得起的態度真過分」,男人一碗水端平很重要
    在婆媳關係的維護中,男人一碗水端平是很重要的 我們日常所見的婆媳矛盾,大多不外乎這幾種:婆婆看不慣兒媳婦讓兒子做事;婆婆覺得兒媳婦不會照顧兒子;婆婆覺得兒媳婦配不上自己兒子;婆婆認為兒媳婦阻止兒子孝順自己等。翻來復去,都是圍繞著這個中間的男人的。 這些矛盾之所以總是得不到解決,甚至愈演愈烈,歸根結底,是這個男人沒有表達好自己的立場。
  • 因為咱爸媽不能一碗水端平
    我老婆家境一般,我和我老婆曾都是公務員,只是,在我們女兒9歲那年,我辭職做生意了。 兄弟媳婦家境很好,弟弟和兄弟媳婦結婚後,在其父母幫襯下,一直做生意,這些年,弟弟比我混得好太多。 前段時間,因為我生意上周轉不開,去找弟弟借點錢,被弟弟拒絕了。 隨後,弟弟給我發了一條耐人尋味的簡訊:哥,你知道這些年我為啥一直恨你嗎?
  • 57歲父親:年輕時沒能一碗水端平,老後再兒女面前活的小心翼翼
    導語今天帶大家探討的是,一位父親自述,年輕時沒有一碗水端平,老了之後,子女面前卻要活得小心翼翼。歐先生/57歲我是個農村人,年輕的時候沒讀過什麼書,每天在家幹農活來維持生活。我老婆特別疼愛兒子,因為兒子就是我們的唯一,我們給錢孩子用的時候,都是給兒子用,兩個女兒都沒有,大女兒特別生氣,總覺得弟弟有的她沒有,覺得我們不公平。但是我並不這麼覺得,我覺得兒子來之不易,以後是家裡的頂梁柱,老了唯一能依靠的也是兒子,我也經常和兩個女兒解釋,但解釋她們都不聽。
  • 我向來偏愛兒子,我現在老了,照顧我的卻是女兒
    女兒比兒子小四歲。 我們家曾有一院子老宅,後來拆遷,分了四套房子。我給了女兒一套,給了兒子三套。 在女兒坐月子那會,孫子也還小,所以,我沒有伺候女兒月子,當然,她有她婆婆在照顧。 以上算是比較大的事情,事實上,在很多瑣事上,我也很偏袒兒子和兒媳。 然,在我真正需要照顧的時候,我還要指望女兒。
  • 親生兒子欠錢,卻讓繼子賣房償還,繼母:我做到一碗水端平了
    彭先生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繼母高女士進門之後,對彭先生視如己出,直到彭先生娶妻生子,一家人的日子都過得其樂融融,原本認為一家人的生活就這樣安逸平和的過下去了,然而最後婆媳矛盾還是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夾在中間的彭先生很是為難,於是他找到了《第三調解室》,希望能夠守住家庭的幸福。那麼這對婆媳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糾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