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指出,為什麼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弱,是因為你不懂「微表情」!
1
可以說,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其實就是一座城,因為城門的緊閉而讓別人總是擁有去打開它的濃厚的興趣。但你可能不知道,越是「下意識」的表情,越能真實地反映人的本意——這個「下意識」。因此,準確地解讀別人的微表情和善用自己的微表情,對於我們了解別人、傳遞信息和作出準確的判斷都是極為重要的。
所以,微表情是操控對手的入口,掌握了微表情的秘密,你就能讀懂他人心理。因為從一個人的言談舉止中就能輕而易舉地看破他人心。使你在面對人生各種挑戰時都能遊刃有餘,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能夠充分把握局面的主動權,成為人生的主宰者。
在當今這樣一個紛繁複雜、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每一個人都無時無刻在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往。社會是一所大學,每個人都必須在這所學校中,接受人生的考驗和靈魂的洗禮。
2
不管你有怎樣的社會閱歷,有多麼老道的人際經驗,微表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人人都會有,人人都會表現出來。微表情是通過我們的面部肌肉的動作表現出來的。表情其實可以作假的。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得了很多關於生活的常規經驗,什麼時候該高興,什麼時候該為別人叫好。
儘管你一點都不認為好,其實糟糕透了,還是要叫好,認為非常不錯。這些都是能作假的。比如說你到了某一個人的葬禮上,其實這個人生前你從來都沒有見到過,就是因為這個追悼會你不得不去。
但是這樣的場合你總不能興高採烈的,那麼就必須要哭喪著臉,才能對得起觀眾,才能讓自己看起來不是個怪人,不是個讓人討厭的人,但其實你內心裡的感受是:我怎麼才能悲傷的起來呢,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而且已經活到了90多歲了,這時候去世,不也是常理之中的事情嗎?微表情就不一樣了,它是不能作假的,儘管你可能非常想,但是沒用!
就實際來說看一個人的臉,我們能看出很多的竅門。一個人一生的閱歷,經驗,他所遭受的種種不幸,或者是他這一生所享受的種種快樂,全都一覽無遺的寫在了他的臉上。中國有句老話叫做相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人的臉就像是一個媒介,它在我們碰到不同的事情之後,會傳達出不同的信息,從而要將我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是人的本能需要,不受控制。
3
微表情是人人都逃不掉的,因為這是人類的大腦受到刺激後的第一反應,現今為止,人類的大腦還沒有發達到能逃避大腦反射的能力。人們對微表情的研究最初是針對情侶之間的,比如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William Condon對瞬間互動研究表明,當丈夫把手伸過來的瞬間,妻子會以一種微弱的節奏移動她的肩膀。這個結論是他對一段4秒半長的影視片段研究了近一年半的時間後得出的結論。而美國的心理學家則對情侶的錄像進行研究,通過微動作和微表情來判斷情侶什麼時候會分手。
通過人們的面部表情,就能斷定自己對某個人的情感,也能斷定某個人對刺激表現出的本能反應。這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本能感覺」。研究人員發現,眼睛收到的信息更加的準確和豐富,那就是人人都具有而人人又很難避免的微表情。
喜歡下象棋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若你想贏得這盤棋,除了要清楚棋盤上的棋子外,還必須要看透對方下這步棋的用意,並進而判斷出其後的布局,方能最後贏棋。「正所謂高手前後看三步」,就是講的這個道理。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有很多時候是抱有某種目的的。與人相處,從某種意義上說就如同下象棋,知道對方的企圖才能更好行事。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