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收穫一份有關挽回前任的秘籍分享
男女關係中,底線是一道紅線,一旦觸碰,後果很嚴重。
人在感覺自己做錯了事,盡力彌補的時候容易回到嬰兒狀態,嬰兒在餓了或者身體不舒服時會哭鬧,這樣母親會心疼和理解嬰兒的需求,會儘量選擇滿足,這是來自偉大母親的母性。
但是如果在愛情裡, 這種「嬰兒狀態」戀愛傾向,一定要去避免。要知道愛情的相處模式和母親對於孩子的無私奉獻是不一樣的,母親為了孩子會不顧一切付出,無限次選擇原諒。
但愛情是平等的,相互包容,如果一方長期享受另一方帶來的付出和情緒價值,沒有對等的回饋,感情就會出現問題,愛情中的男女做不到母子那種純粹無私的付出。
如果你愛生氣,那麼切記管理負面情緒。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利斯(Albert Ellis)提出引起情緒的並不是外界發生的事情本身,而是人們對該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認知。
比如讓男友為你做一件事,這件事對他來說不難,但他口氣堅決的拒絕你了,你失望、傷心,憤怒、怨恨。
根據埃利斯的理論,你生氣並不是因為這件事沒辦,而是他對這件事的態度,你覺得他的態度裡隱藏著不在乎你,不愛你的信號,所以你才有了負面情緒。
如何應對這種負面情緒?
1.接納負面情緒
產生壞情緒後選擇壓制和逃避並無用處。
這就像身體疼痛去看醫生,醫生不會立馬用止疼藥,而是要先根據疼痛部位做檢查,如果一旦感受不到疼痛,那麼真實問題相當於被掩蓋,疾病很難判斷。
同樣的道理,逃避、否認壞情緒,就如同掩蓋問題的止疼藥。
2.改變慣性認知
根據埃利斯理性情緒療法(簡稱RET),改變負面情緒時,不能想著去改變事件本身,而是改變你對這件事的態度和慣性認知,改變自己的想法,就能減輕內心的不良反應。
總之,多用積極正面的思維看待事物,多用寬恕善意理解前任的言行。
遇事要換位思考,這樣當你理解,體諒,尊重和寬容他人時,你情緒就會穩定下來。
3.了解異性思維
女人在愛情裡是感性的,比較自我,看待問題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
男人是理性的,富有責任感和擔當,他們在交往中除了愛情外,多了一份責任,這種責任感讓他持續付出,但自己也會疲憊,這時候會需要被女方關心和安慰。
男人喜歡從講道理的角度分析問題本身,他們認為付出伴隨著權利,像關心體貼等,都是自己付出後應得的。
男女思維的差異還體現在對待事物的眼光和處理問題方式上,男人往往會分析利弊,權衡難易程度,設想合理的結果;
女人更注重體驗,過程和情緒。
4.不要輕易說分手
「分手」這個詞雖然常見,但切記不能常用。
我知道你提分手可能是因為想被男友挽留,或者你對自己不自信,想用分手要挾對方,逼迫他給你更多的價值,可這樣做需要冒很大的風險。
你認為男友會理解你說分手的真正目的,而且提過幾次後他確實對你表現出挽留和不舍,於是不斷提分手要挾他,慢慢的他開始厭倦這種威脅,最後在無數次積攢的失望中他下定決心和你分手。
5.告別依戀焦慮
依戀焦慮的具體表現是在親密關係中缺乏自信,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極度缺乏安全感,因為害怕分離,以至於擔心的事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那些經常給男友發脾氣的人,情緒過激的背後,目的是想獲得愛和關注。
當你感到有壓力了,除了依賴男友對你的照顧外,你還依賴他對你的口頭承諾。
用這些承諾建立起了安全感。
每當和男友吵架了,你很焦灼忐忑,因為你等待著對方的道歉和挽留,你覺得只有這樣你才是被重視的。
當你拿分手做威脅時,男友的關注和挽留有效緩解了你的焦慮情緒,你感到自己是被愛著被重視著,但這種感覺會上癮,隨著你的「癮」越來越深,你又一次提出分手來獲得男友的關注。
這種相處模式慢慢讓你男友產生疲倦,他開始疏遠你,變得冷漠起來,你們的關係越來越僵,你內心焦慮不安。
所以要減緩親密關係中的依戀焦慮,最好的辦法不是得到男友的關注,而是解除對伴侶的高度依賴,提升自我價值。
自己消化情緒
減少因情緒不好或感到焦慮時找男友尋求安慰的次數,每次情緒有問題就抓住對方不好,會失去自己獨立消化負面情緒的機會。
之前當你有負面情緒時,會給對方不停打電話發信息來獲得安全感,從現在起,減少給對方打電話發信息的次數,當有找男友的衝動時,用跑步、聽歌、看書或和朋友逛街等轉移注意力。
重建自信
可以發覺愛好或提高自己工作能力。愛好可以讓你分散對男友注意力, 提高工作能力讓你減少對男友物質價值的依賴。
這樣,你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滿意的工作和較高的薪酬,你人格和經濟上更加獨立,自我價值隨之提升,自信就回來了。
要打破相處的僵局,在你情緒積極穩定的時候,要創造機會和對方溝通,多傾聽對方的心聲。
感情不容易,你只要不忘初心,一路勇敢向前,相信就算是原則性問題也可以讓你們的感情回到甜蜜狀態。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