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移情效應,建立與對方之間的感情。古人有云「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意思是說,因為愛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後人以「愛屋及烏」形容人們愛某人之深以致到愛及和這人相關的人和事。心理學中把這種對特定對象的情感遷移到與該對象相關的人或事物上來的現象稱為「移情效應」。
移情效應首先表現為「人情效應」,即以人為情感對象而遷移到相關事物的效應。比如,喜歡交際的人經常會說:「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這是把對朋友的情感遷移到相關的人身上,仗義行俠的「勇士也表示「為朋友兩肋插刀」,這就是把對朋友的情感遷移到相關的事上去。
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僅愛的情感會產生"移情效應」,恨的情感嫌惡的情感、嫉妒的情感等等也會產生移情效應,這在成語中有個詞叫」恨烏及屋」。 皇帝可以因一人犯罪而株連九族,其恨可謂泛,龐涓因嫉妒孫臏的才華而設計剜去孫臏的膝蓋骨,其妒可謂深。這些都是恨的情感、嫉妒的情感等所產生的移情效應。
移情效應還表現為物情效應和「事情效應」。據說足球是高俅發明的,他的球踢得好,皇帝從喜愛足球到喜愛高俅,於是最後高求成了皇帝的寵臣。在歷史上,以酒會友、「以文會友"也都是美談,因為都愛喝酒相都愛舞文弄墨,不相識的人便以酒以文為橋梁建立了友誼,這些都是移情效應的表現。
移情效應是人的普遍本性,我們可以以對方喜歡的人或物為媒介,據此揣測、掌控他人的心理,與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在營銷上,這種應用更為普遍、有效。
廣告商想讓家庭 主婦買一種洗衣粉,便會先描繪一個和睦、幸福、喜樂融融的家庭,然後,推出洗衣粉的牌子。模模糊糊中,人們感到這幸福生活同使用這種洗衣粉相關。廣告播放多次後,對洗衣粉的好感便被裝進了主婦的潛意識。主婦去買東西,眼前十幾種洗衣粉,想也沒想,就拿了廣告上的洗衣粉。
啤酒商想賣啤酒給男士,商人便先讓身材婀娜的女模特兒出場,扭來轉去,在男士們正感到興高採烈、津津有味的時候,推出要賣的啤灑。就這樣,移花接木發生了,男士們興高採烈、津津有味的感覺就"接"到了啤酒上。廣告少所以有效,是因為它利用了人的情感規律,將感情巧妙地進行了轉移。
政治家的智慧也並不遜色於商人。政治家們要推銷的是他們自己,所以他們要把能引起公眾好感的事件同自己相聯繫。公眾熱愛國旗,政客們就爭相站在國旗下照相,按國旗的顏色穿戴。人們感到孩子可愛, 大選中的各國政客們就要尋找機會擁抱孩子、親吻孩子。振奮人心的英勇舉動發生了,政客們一 定要到場與英雄照相。做得像,好感就移花接術地搬到了自己身上,
移情效應是一種心理定勢。人都是有所謂"七情六慾」,所以人和人之間最容易產生情感方面的好惡,並由此產生移情效應,洞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