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單身新定義:月薪8000+ 超六成人贊同「備胎式」約會

2021-01-15 中國青年網

黃金單身新定義

黃金單身新定義

黃金單身新定義

黃金單身新定義

黃金單身新定義

黃金單身新定義

  【黃金單身新定義:月薪8000+ 超六成人贊同「備胎式」約會】11月11日「光棍節」在即,單身人群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焦點。昨天,珍愛網發布的《2016年單身人群現狀系列報告第三期》(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月平均可支配收入達8000元為黃金單身族;廣深女性擇偶設萬元工資收入門檻;超六成人贊同「備胎式」約會;滬、杭過萬蜜月預算領跑蜜月土豪榜;南京單身婚後最不願與父母同住。

  此次報告主要針對珍愛網1億會員的線上抽樣調查,報告共收到有效樣本量4555份,對單身者的經濟狀況、擇偶及婚姻觀進行了全面的解析。

  單身經濟

  「黃金單身族」女性比男性多

  「雙11」買買買的「剁手黨」中,單身人群的消費能力不在話下,月均可支配收入也最直接地決定個人生活品質狀態。報告顯示,超五成的單身男女月平均可支配收入達3000-5000元,近三成單身男女月平均可支配收入達5000-8000元,月平均可支配收入達8000元以上的佔10%。

  月平均可支配收入超8000元的單身男女被稱為黃金單身族,上海單身佔比最多,其次為北京、深圳、杭州、廣州。報告中有趣地發現,月平均可支配收入超8000元的人群裡,單身女性的佔比竟高於單身男性,一線城市中,經濟獨立且消費能力高的單身女性也日趨增多。

  擇偶要求

  北京女性對男友月收入要求高

  通過相親過程可以發現,單身男女擇偶時,收入是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報告顯示,隨著物質經濟發展,女性在擇偶中對經濟的要求也水漲船高,超八成單身女性認為5000元是男士收入的起點,即脫單「及格線」。其中,67.06%的單身女士要求男士的月收入在5000-10000元,而要求月收入超萬元的也有25.02%。對男性收入要求較高的城市中深圳、北京、上海、武漢和廣州位居全國前五。而男性對女性的收入要求卻普遍比較低——八成的男士表示另一半收入低於5000元也樂意接受,並無特別要求。

  除了收入,擇偶時需要考慮的因素還有很多。調研顯示,42.78%女性認為婚姻中門當戶對很重要,而90.17%的單身男性則認為步入婚姻時感情更重要,好的家境不是必要條件。

  擇偶眼光

  男178cm女163cm最受歡迎

  難以脫單的人常常會被認為要求高,太挑剔。而到底是不是這回事呢?報告中顯示,並不是只有男性是「視覺動物」,擇偶時認為對方的外貌條件「很重要」的單身女士近七成,她們對男士的身高和體型有較高的要求。相比之下,非常重視對方外貌條件和身高體型條件的單身男不足四成。

  受訪的單身男女性還給出了他們最期望的身高區間,其中,178cm、180cm和175cm的男性最受女性歡迎,而男性則對身高163cm、168cm和160cm的女性更偏好。

  從年齡上看,有八成的單身男性傾向找比自己年輕的伴侶,其中65%的男性理想中的另一半年齡小7歲以內;而女性中,超九成表示未來另一半必須要比自己年齡大,其中85.7%的女性理想中的對象年齡差距是大7歲以內。從數據中可看出,擇偶年齡差在7歲之內為最佳範圍。

  擇偶特點

  超六成人贊成備胎式約會

  在擇偶過程中,大多單身男女均認為,在正式確定關係前,同時期和多人約會並無不妥。數據顯示,64.23%的單身男女認為在確定關係前,可以同時期與2-3人約會,進行綜合了解後再決定。

  隨著離婚率的增加,離異的單身人群也日漸增加。在傳統觀念中,離異人士不好找對象,尤其是對於離異單身女來說。但此次珍愛網調研卻顯示,有超七成單身男女表示並不介意對方是再婚人士。

  作為婚姻「試金石」,婚前同居越來越被社會所接受。珍愛網調研顯示,73.79%的受訪單身男女表示接受婚前同居,特別是男性,超八成單身男性認為同居有必要。然而,從女性一方來講,僅六成女性接受婚前同居,其中80後女性對婚前同居的接受程度最高,其次為70後女性,而90後女性接受婚前試愛的人不足五成,更希望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不願過早束縛於家庭生活。

  蜜月旅行

  超半數男女首選赴海外旅遊

  調研顯示,對蜜月旅行的嚮往是脫單願望中最受期待的部分。有58.17%的男女認為儘管國內遊時間更為充裕,他們仍會選擇遠赴海外,讓蜜月旅行更有紀念意義。其中,女性選擇海外遊的比例高達72.15%。對於地點,澳洲因具備「浪漫島國」和「自然風光」特質,得到45.6%的青年男女的喜愛;在心願榜單排第二的是北歐,近三成的單身男女認為瑞士、丹麥等北歐國家充滿童話色彩,蜜月之旅應像童話般美妙;而排行第三的是國內蜜月行,人文地理上的親近感、語言交流上的便利、安全以及消費水平適合等是選擇國內遊的原因。

  報告顯示,蜜月花費排行榜與月平均可支配收入排行榜大同小異:上海和杭州有七成單身男女表示自己願為蜜月旅行人均花費超萬元,其次為北京,預算超萬元的超六成。不過,在蜜月預算相對節儉的城市中,長沙、西安及濟南的單身男女承認並不會在蜜月旅行上花費過多。

  家庭關係

  南京單身婚後最不願與父母同住

  調研顯示,儘管大部分的單身男女都不介意與父母同住,但不可否認的是,仍有超四成的單身男女期望在婚後與父母各為其政。其中,「完全不能接受與父母同住」這一觀點的人群中,南京單身男女的比例最高,達63.63%,緊隨其後的是濟南和深圳,顯示出了對婚後獨立生活的態度。

  調研顯示,81.06%的單身男女希望在婚後生育1-2個子女,但儘管國家已經開放二胎,傾向於生育一個孩子的單身男女仍要比生育兩個孩子的單身男女多。此外,女孩似乎變得更加受歡迎,超6成的單身男女心裡更希望生女孩。

相關焦點

  • 黃金單身新定義:月薪8000+ 黃金單身女性多於男性
    11月11日「光棍節」在即,單身人群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焦點。昨天,珍愛網發布的《2016年單身人群現狀系列報告第三期》(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月平均可支配收入達8000元為黃金單身族;廣深女性擇偶設萬元工資收入門檻;超六成人贊同「備胎式」約會;滬、杭過萬蜜月預算領跑蜜月土豪榜;南京單身婚後最不願與父母同住。
  • 2016黃金單身新定義出爐!看完就不開心了……
    報告顯示,蜜月花費排行榜與月平均可支配收入排行榜大同小異:上海和杭州有七成單身男女表示自己願為蜜月旅行人均花費超萬元,其次為北京,預算超萬元的超六成。不過,在蜜月預算相對節儉的城市中,長沙、西安及濟南的單身男女承認並不會在蜜月旅行上花費過多。  家庭關係  南京單身婚後最不願與父母同住  調研顯示,儘管大部分的單身男女都不介意與父母同住,但不可否認的是,仍有超四成的單身男女期望在婚後與父母各為其政。
  • 我月薪8000,決定單身,和交往了100天的相親姑娘說分手
    努力付出總會有收穫,幾年下來,楊先生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績,如今的他已經是公司的中層管理,月薪8000左右。對於一個普通大學畢業生來說,在三四線城市能夠有8000月薪,已經是領先許多人了。在接下來的日子,楊先生每周都會和姑娘約會兩三次,姑娘偶爾也會買單,但大部分的開銷都是他在支出,三個月下來,包括送了一次禮物,花了一萬多。隨著交往的深入,楊先生對姑娘也有了更多了解。
  • 2020單身飲食男女報告出爐:女生約會更愛火鍋,男生約會更愛自助餐
    8%)是男女約會的主要飲食選擇~就年齡段來說,「00後」愛吃火鍋,「95後」偏愛西餐,「90後」偏愛甜點,「85後」更青睞當地特色美食而且男女的喜愛也不一樣哦,女生約會更愛火鍋,男生則偏愛自助餐 六成男女表示戀愛後會「幸福肥」單身使人惆悵戀愛也很令人惆悵啊!
  • 自殺式單身?我來告訴你如何擺脫魔咒
    似乎是很多人對脫單不再抱有信心,於是開始了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名字叫做自殺式單身。 首先我們來看看自殺式單身它都有哪些行為特徵? 男生喜歡玩的軟體有,王者吃雞動漫直播,還有各種玄幻網絡小說,成人網站的內容等著他們去揮霍青春。
  • 2018單身人群調查報告發布 解讀中國單身新現狀
    超半數人單身時長三年以上;近五成單身男女陷「追愛被動症」,超7成人追愛耐心不足半年;「吃飯」成單身男女日常花銷最大部分;超七成單身男女認為戀愛會增加開支,3000元為戀愛月花費新標準;超5成單身男女認為事業重於愛情。
  • 調查報告:八成單身男女通過「投餵美食」來表達好感
    調查顯示:八成單身男女「投餵美食」表好感,男生更愛「投餵」表好感;「獨食」孤獨感top3:獨自吃年夜飯、獨自吃生日蛋糕、情人節獨自吃飯;約會選擇:00後愛火鍋,95後愛西餐,90後愛甜點;戀愛後外出吃飯頻率增加,六成男女表示戀愛後會「幸福肥」;超七成人可接受婚後點外賣,男生比女生更願意做飯。
  • 《珍愛網2019Q1單身人群調查報告》解讀婚戀數字
    調查顯示,單身男女首次相親年齡不到23歲,近半數95後擁有相親經驗;平均相親5次能遇見愛情;90後戀愛經歷不足2次,95後平均空窗期超2年;2個月為追愛黃金時間,「2、3、5式」為最新婚戀節奏;告別「七年之癢」,婚姻「兩年之癢」來臨;近五成90後為「日光族」,兩成「90後有志青年」存款超25萬。
  • 在武漢假如你月薪4000,能接受男朋友只有8000嗎
    月薪只比自己多5000左右,你會接受嗎?說一下,我沒有嫌8000少,我只是覺得結婚了開銷大,而且女方要把更多時間精力放在家庭孩子身上啊還有說個最現實的吧,同樣能力學歷的男女,領導都喜歡升男生不升女生,我覺得男方比女方多掙一些很正常吧。
  • 結婚產業市場規模超8000億 高收入者愛模仿明星婚禮
    結婚產業市場規模超8000億 高收入者愛模仿明星婚禮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婚慶O2O市場報告》估算,包括珠寶首飾、婚慶服務、婚慶旅遊等在內,結婚產業市場規模應該在8000億到1萬億規模之間。在所有被調研者中,57%處於單身狀態,28%正處於戀愛狀態,其中近60%計劃在兩年內結婚。這也意味著微博成為適婚人群重要的聚合地。  高收入者更願意在籌備婚禮時參考網絡上看到過的明星婚禮。月收入8000元~15000元的被調研者中,有19%會參考各大明星婚禮來籌備自己的婚禮。在月收入30000元以上的被調研者中,這個比例增長到25%。
  • 我月薪稅後8000,為何不肯嫁我?女生說出3點,男生無言以對
    那是不是月薪高就可以結婚?就能找到對象了呢?其實是不一定的,我月薪稅後8000,為何不肯嫁我?女生說出3點,男生無言以對。並不是因為對方月薪高而跟對方結婚了,如果因為對方錢多跟他結婚,那跟拜金再給他的錢又有什麼區別呢?如果這樣嫁給他,你覺得你會快樂?你會開心嗎?你真正的目的並不是跟他在一起,而是他的錢。前幾個月我相親了一個對象,他月薪是8000稅後的。比我多了近一倍,我還是沒有跟他在一起。現在大部分男生都是拿著五六千的工資吧,能稅後8000的已經算是管理層的了。
  • 約會一般都幹嘛?一個思路重新定義約會
    1、 約會逛街  雖說情侶在家裡約會可以做羞羞的事情,但終日在家中膩歪總會有些枯燥,約會逛街總歸是很好的經歷。,但是只要徵得女生同意,約會遊泳是一次很好的約會經歷。如何定義約會你如何定義「約會」?如果你所理解的約會是根據你聽聞的小說、電影、愛情故事以及周圍的情侶而來,那麼「約會」只是你的大腦所被植入的外來意識。  比如當今流行的約會三件套:吃飯、看電影、住賓館,其實正是飯店、影院、賓館給人們植入的一種意識:約會去這些個地方就可以和戀人一起愉快地玩耍了!就像是鑽石象徵愛情,房子象徵婚姻一樣。其本質上都是為了利益而發起的一種意識灌輸!
  • 百聯首個體驗式「購物公園」項目火熱招商中
    如何從商業模式與體驗端進行升級,探索差異化運營模式,已成為諸多商業地產運營商思考的新課題。 上海百聯集團旗下百聯資產控股著力打造的首個體驗式「購物公園」項目-長沙百聯購物公園,正依託百聯集團多業態布局以及資源整合能力,用「購物+體驗公園」的特色模式來破局。
  • 超2億單身群體,隨緣式的愛情觀害了多少人,你還在等待緣分?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社會現象:你為什麼單身?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據權威調查,我國有超過2億適婚年齡的單身人群,為什麼有如此多的人單身呢?列舉幾個影響人們結婚的主要因素。有可能對結婚,甚至是重新開啟一段新戀情都提不起感覺,畢竟,有些人確實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來「修復創傷」。
  • 兩口子月薪加起來8000,果斷走離婚程序,我一人花8000不香嗎?
    兩口子月薪加起來8000,果斷走離婚程序,我一人8000不香嗎?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婚後二人生活如何,雖然說取決於二人的生活狀態,但是更多方面還是金錢的因素。不是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嗎?我現在終於能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很少有人婚後能夠做到窮開心,而且絕大多數的家庭矛盾,都是因為一個「錢」字。
  • 月薪多少才有安全感?
    我們的月薪達到多少才有安全感呢?月薪1萬才有安全感?前段時間,珍愛網發布了《2019Q4單身人群調查報告》,報導顯示:超5成單身男女認為月收入一萬元左右才能有安全感,另有2成認為月入一萬五千元才有安全感。
  • 「單身因為窮」是可怕的窮人思維,不要讓貧窮限制了對愛情的想像
    有關數據顯示,即使是一線城市深圳,月薪5000-8000元的人群也佔住最大比例,而在新一線城市南京,月薪3000-5000元的人群佔最大比例,可見所謂「單身因為窮」是一種普遍現象,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窮」。
  • 你月薪8000元,結婚後怎麼養我?相親男:我沒想過要養你呀
    導讀:某相親女說:「你月薪8000元,結婚後怎麼養我?」相親男回懟:「我沒想過要養你呀!」Q:你們大家怎麼看?不過現在都講究獨立自主的新時代女性了,所以我覺得還是不要輕言男人養你之類的話。網友六:月薪8千怎麼養,既然問了,那就是認為養不起,既然養不起,那就沒必要遷就,不遷就就懟回去。我感覺這男的懟的太輕了,沒公主命,害了公主病,兩口子總月薪不滿7千的也沒少見,人家都不用活了嗎?
  • 農村女孩:月薪才8000,還有房貸、車貸,這樣的男人不配和我相親
    月薪8000,還有能力給女生買化妝品嗎見面當天早早就載著堂妹去了,對方看起來踏踏實實,也算一個陽光青年。但後來才知道,堂妹把人家狠狠的&34;!男方說自己家裡在縣城有一套70平米的小兩居,在上海再打拼幾年,準備回老家.
  • 從「陪伴式情感」到「陪看式服務」,《新相親大會》第四季創新釋放...
    既「成人之美」,又「成風化人」,是江蘇衛視《新相親大會》不懈追求的目標。值得稱道的是,第四季在延續內容高品質的基礎上,圍繞節目IP的服務性提升和價值鏈延展,創新啟動了一系列融合實踐,湧現出「雲招募」「雲探班」「陪看式綜藝」等豐富多彩的直播樣態,進而從「陪伴式情感」中擴容出「陪看式服務」,在擴大節目影響力的同時,大大釋放了IP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