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如今社會開放了,大家的觀念也在逐步轉變。就比如,老一輩的父母大多「重男輕女」,覺得無論如何都要生兒子,以便「養兒防老」。但是,新時期的父母,不管兒子還是女兒,都是一樣疼愛。因為重男輕女的人,晚年未必如自己想的那般幸福。
70歲的劉大伯,有一兒一女,他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的人。從小,什麼好吃好穿的都會緊著兒子,甚至讓女兒輟學打工供兒子上學。兒女結婚成家,女兒連陪嫁都沒有,他卻給兒子買車買房。如今,劉大伯老了,以為自己一直偏愛的兒子會給他養老,結果卻是把他送入養老院。而女兒,倒是經常到養老院看他、照顧他。
所以,70歲的劉大伯含淚吐露心聲:「兒子和女兒到底不一樣,真後悔虧待了女兒。」他的經歷,也是父母們要反思的。
重男輕女,不僅會寵壞兒子,還影響家庭關係
為什麼很多父母越寵愛兒子,兒子反而越不孝呢?其實,還是因為父母寵得太過頭了。把兒子寵得懶惰、自私、不懂得尊重和感恩父母,所以他們只會向父母索取,等到父母沒有了被「啃老」的價值,他們就開始踢皮球,要麼把父母送入養老院,要麼要求姐姐或妹妹來承擔為父母養老的責任。
而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除了兒子被寵壞,兒女之間也會因為父母的偏心而矛盾重重。這樣,一家人的關係就會很差勁。因此,重男輕女的家庭,大多不會幸福。
不論兒子和女兒,父母都應該平等對待
從70歲劉大伯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他一味偏心的兒子不孝順,備受冷落的女兒卻看望他照顧他。這讓他發現,兒子和女兒到底是不同的,但是這不同卻是他一手造就的。因為,女兒本身就比較貼心、細心,父母老了大多是她們在床前伺候。而兒子,被他慣壞了,自私自利,一點也不願意為他養老。
所以,這也提醒父母們,不論兒子還是女兒,都應該平等對待。這樣兒子不會因為被寵壞而變得自私自利,不管父母死活,女兒也不會因為從小受委屈而對父母有怨言。等到父母老了,他們才願意一起分擔為父母養老的責任,互幫互助。
晚年想要兒女孝順,從小培養他們的感恩之心
想要兒女有孝心,除了從小對他們一視同仁外,還應該培養他們的感恩之心。哪怕是對父母,他們也要懂得感激父母的付出,不能把父母對他們的養育、對他們提供的幫助當成理所當然。要讓他們明白父母賺錢的辛苦,明白父母養大他們不容易,養到他們成人就已經盡了父母的義務。
只有懂得感恩父母,兒女長大才會對父母有孝心,才不會一味「啃老」,更不會把父母棄之不顧。雖說養孩子不為養老,但是父母辛苦養大孩子,老了沒有自理能力了,孩子反哺父母也是人之常情。
【話題討論:父母們,你覺得兒子和女兒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