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會有一兩個關係比較好的異性朋友,和異性朋友在一起聊天,可以獲得和同性朋友之間不同的感受。
就比如,同一個問題,異性朋友看待的視角也許就和同性朋友不同,所以有個異性朋友,不但能幫助我們更全面的分析問題,也能體驗到同性朋友無法帶給的快樂和收穫。
但是,男女之間交往也要在一定的道德底線內,保持適當的距離,互相尊重,彼此約束,才能順利的交往下去。
關係再親近的異性朋友,哪些情況下也不能聯繫,很容易越界?異性朋友關係再親近,這些情況下也最好別聯繫,否則很容易「出事」,破壞了純潔的友誼。
一方感情失落的時候
不管男女間任何一方在失戀的時候,另一方只需盡到朋友的義務,給予適當的安慰就好,切不可在這個時候表現的對異性朋友過分的關心。
人失戀的時候,感情很脆弱,需要心理依賴。在這個時候,如果異性朋友對另一方過好,很可能會讓對方把自己當成了救命稻草,轉移感情。
如果雙方把握不好,很容易越界,從朋友關係變成了男女關係。而這種關係由於是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建立起來的,可能會很不穩固,很難發展下去,最終連朋友都做不成,實在是得不償失。
一方鬧家庭矛盾的時候
兩個異性朋友,如果都已婚或者一方已婚,在交往時更要注意把握交往的距離和聯繫頻率,否則很容易給別人的婚姻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在已婚方夫妻間鬧家庭矛盾的時候,作為一方的異性朋友,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在這個階段頻繁聯繫,更不要介入,最多是勸解自己的已婚朋友好好珍惜家庭。
在這個時候如果過多的聯繫,不但容易給已婚者一方配偶造成誤會,還有可能讓異性朋友間發生越界行為,無形中讓自己充當了第三者的角色。
雙方都感到空虛寂寞的時候
在雙方都感覺到空虛寂寞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異性朋友,希望能和異性朋友在一起吃飯聊天,排解心裡的空虛寂寞,相互有個疏解心理鬱悶的渠道。
但是,這種情況下,也很容易由於雙方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發生越界行為。互訴衷腸變成了抱團取暖,破壞了純潔的友誼關係。
越是這個階段,越不要頻繁聯繫,正確的做法是偶爾打個電話給對方以鼓勵,幫助對方尋找渠道,充實自己的生活,作為朋友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給對方以生活的正能量,而不是趁機從感情或者身體上俘獲對方,讓友誼變了質。
孔子說,男女之間授受不親,名不正則言不順。就是告誡異性之間交往,要保持一定的界限,在沒有讓社會接受的名分下,如果越界只會讓雙方的名譽受損,破壞兩人正常的生活狀態,也會導致兩人之間本來正常的友情變得不倫不類。
所以說,我們提倡健康的異性友誼,但是一定要在友誼的框架下,雙方做應該做的事,任何一方的越界行為,都是對友誼的褻瀆。希望每一個有異性朋友的讀者,都能尊重和珍視自己和異性朋友的這份難得的友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