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始於提問,但我們曾經很少關注提問的藝術。
看完本文我們將學會僅僅通過提問,獲得我們想要的任何信息,操縱別人的心理,前方高能幹貨!
本文分為三個模塊,循序漸進
第一部分:快速應用:一分鐘揭開隱藏的一切
①一次只問一個問題
②多問一句:「還有什麼」
③關注心理層面的問題,不僅僅關注於事實本身
④提出讓對方愉悅的問題
⑤問題要簡潔
第二部分:系統訓練:我們也能擁有福爾摩斯的信息獲取能力
①訓練提問的好處
②提問的四個基本原理
③提問前的思考
④日常復盤
⑤每日挑戰
第三部分:登峰造極:心理引導與識破謊言
①隱性重複問題
②總結型問題
③引導性問題
第一部分:快速應用:一分鐘揭開隱藏的一切
①一次只問一個問題
一次只問一個問題才能得到精確,詳細的回答。如果接連拋出多個問題,會導致對方轉移主題。
試想有人問你:「你的鞋子在哪買的?還有什麼品牌推薦嗎?你接下來要去哪?」,不聚焦於一個問題會讓人手足無措,錯失你想要的信息。
②多問一句:「還有什麼」
我的好友文藝少女小雲大學期間有一件趣事。
連續暴雨後的晴天,宅在學校多日的小雲,想約她的男友阿林下午出來玩兒,阿林卻支支吾吾的推辭。小雲發現事情並不簡單!阿林已經幾次拒絕小雲的邀請了,還說不清楚理由。心思縝密的小雲懷疑,阿林有了別的女人!
小云:你和誰出去玩?(一次只問一個問題,試探阿林是不是的確要出門)
阿林:就A呀,打球
小云:還有誰?(挖掘隱藏的部分)
阿林:B,C,D,沒了(此時小雲用這個提問技巧,得知了和阿林出去玩的全部人,就算阿林有所隱瞞,也可以通過B,C,D調查阿林說的是否屬實)
小雲有感覺不對了,阿林打球不應該瞞著她,這又印證了阿林有了別的女人的猜測,更可疑的是,小雲問了A和B,他們對於要去哪的說法都不一,這下小雲要實錘阿林了。
但二十分鐘後,小雲打開LOL,發現好友列表上接連亮起了五個頭像——包括小林,以及其他四個哥們兒。
小林:有遊戲玩還要什么女人...QAQ別打了別打了我錯了
③關注心理層面的問題,不僅僅關注於事實本身
要想獲得更多的信息,提出心裡層面的問題是最佳方法,比如「在你最喜歡的歌單裡,這些歌有什麼共同點?」
1.這樣的問題沒法通過簡單的「是」或「不是」來回答,有利於引導對方思考,展開話題,從對方回答中獲得更多關鍵信息。
2.這類問題難以預料,對方很難現場編制一個完美的謊言。
3.登門檻效應:一旦對方接受了你的一個小要求,就會接受更多要求。當對方回答了你心理層面的問題,就是向你打開了通往內心的大門,以後想再深入了解就會更容易。這個效應用在戀愛中也有奇效。
④提出讓對方愉悅的問題
對一個學神,你可以問「你為什麼學習這麼好?」
對一個漂亮的異性,你可以問「為什麼你那麼好看?」
對於一個電競王者,你可以問「怎麼才能到這麼高的段位?」
對於一個健身者,你可以問「怎麼才能獲得你這樣的身材?」
你會發現,面對這類讓對方愉悅的問題,他們總是會滔滔不絕,拉近兩人關係的同時,我們也對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⑤問題要簡潔
提問中不要帶有太多細節,比如之前一個流行的段子:
有個問題請教大家。親戚給我表弟介紹了一個女生,很漂亮也有氣質。約會幾次感覺還不錯。
今天早上約他去咖啡館,她還帶了個女生,長的和她有點像,一開始表弟還以為是她姐妹。結果她告訴他她們是Les。一開始表弟還沒聽懂,後來才知道是女同的意思。
她說她們很相愛,雖然不能有共同的孩子,但可以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爸爸。和我表弟見面幾次感覺他人還不錯,又長的蠻好。
所以想讓他當孩子們的爸爸。(當時沒全面開放二胎,由於和表弟相親的女生是獨女,表弟是獨子,可生倆,她們又長的像,所以另一個女生可以用她的身份生小孩上戶口) 相親的女生和表弟領證。然後三人一起住。
表弟只要有需要可以和她們兩任何一人,但不能接受雙飛。周六可以和他一起過,但周日的時間得留給她們。
反正當時我表弟腦子已一片空白,讓她們等回復。
回到家和家人說了這個事情,表弟爸媽堅決不同意,爭吵中不小心摔碎了蘋果11的屏幕,想問大家,手機店換個屏幕多少錢?
第二部分:系統訓練:我們也能擁有福爾摩斯的信息獲取能力
①訓練體問的好處
1.帶來良好的人際關係
2.培養聆聽的習慣
3.加強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
4.提升競爭力
②提問的四個基本原理
1.人們傾向於洩露信息
為什麼人們需要保密訓練,而不是洩密訓練?因為人們都傾向於洩露信息。
我們可能都曾告訴朋友:「這件事可千萬不能給別人說」,然後第二天那件事就被傳的沸沸揚揚。
2.人們希望通過提供信息,獲得一些好處
這個好處可能也是信息,比如哪裡有性價比高的衣服等等,抓住對方的需求,就明白了對方的心理
比如我提供了這些乾貨,如果能獲得你的贊就太美妙啦 qwq
3.低效提問會失去重要信息
低效提問會導致對方失去耐心或者找不準主題,不過運用第一部分的五個技巧,我們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4.用虧欠感讓對方提供信息
先給別人小恩小惠,比如帶個飯,分享零食等等,讓對方有虧欠感,對方就會想通過某種方式來補償你。
③提問前的思考
1.如何設計問題結構?
對可能的回答做出預判,儘可能囊括所有的可能,然後都對應的設計出,把問題導向我們希望方向的方案。問相關問題的機會可能只有一次,如果反覆提問會讓對方失去耐心,並懷疑我們圖謀不軌,增大說謊的機率。
2.如何讓問題更有效?
想出多種方案,反覆對比。
④日常復盤
每天問自己兩個問題:今天最滿意的提問是哪些?有哪些提問可以優化?
自我審視是提升能力的最快途徑。
⑤每日挑戰
挑戰1:選擇一個我們完全陌生的話題,在5分鐘之內,從一個人的口中獲得儘可能多的答案。
挑戰2:六度分離理論: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挑戰在6個話題內,將你的目標和一個看似無關的事物聯繫起來。比如跟你談話的人一直在談美國經濟衰退,但你想聊聊泰勒·斯威夫特。
你:哪些人受經濟衰退影響最大?
對方:城市和農村裡那些找工作困難的人
你:哪些城市受影響最大?
對方:底特律,密西根,雷丁,賓夕法尼亞......
你:泰勒·斯威夫特就出生在雷丁
同理,不管你想聊肖戰,王一博,迪麗熱巴,任嘉倫,譚松韻,宋茜,宋威龍......
還是想聊困擾了人類幾千年的難題——今晚吃什麼
都適用六度分離理論
第三部分:登峰造極:心理引導與識破謊言
①隱性重複問題
小雲(沒錯就是之前那個文藝少女小雲)任職於一家大型企業,她想提前了解產品信息,為之後的產品展示做準備。
小云:我們的產品什麼時候能推向市場?
馬總:2個月內。
小云:在XX展覽會上,我們的產品能有幾個展覽位?
馬總:展覽會時這個產品還不能完成測試。
小雲得知了產品2個月內其實不能推向市場,馬總在說謊。展覽會就在兩個月後,這個時間節點是和馬總之前的回答「2個月內」是重複的,但這個重複是隱性的。因此,針對這個時間節點,小雲沒有得到一致性答案,馬總在說謊。
②總結型問題
總結型問題適用於破解對方的真實心理,以及利用他自己的回答來破解他自己。
精明的商家不清楚顧客的真實需求,但很快他用這個技術得到了答案。
顧客正對著一輛豪華車型,在諮詢商家:
商家:您開車的主要用途是?(一次只問一個問題,切入核心)
顧客:上下班用
商家:車對你們還有什麼別的作用嗎?(多問一句,「還有什麼」)
顧客:去看看我的父母,他們離這裡幾百公裡
商家:您為什麼覺得豪華車型是最好的選擇?(探索真實需求)
顧客:我們喜歡
商家:您最喜歡的顏色是什麼?
顧客:藍色
商家:太好了!這裡正好有藍色的豪華車型!您看這輛車符合您的預期嗎?(總結型問題,總結了顧客的需求,並持續引導消費)
顧客:我可能想要一個再暗一點的顏色(商家挖掘出了顧客對顏色的需求)
商家:你為什麼剛才覺得豪華車型是最好的選擇?(再次重複總結型問題,確認顧客的決定性需求是車型還是其他因素)
顧客:其實是因為我朋友說這種車最安全
商家到這已經通過總結型問題,挖掘出了顧客的真實需求:安全
接下來商家就可以圍繞安全向顧客推薦了。
總結一下就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③引導型問題
暗示給對方一個答案,引導對方心理,並引入一個特定的答案。
華盛頓大學教授,認知心理學家,伊莉莎白·洛夫斯特,發布了一項研究《引導性問題和見證人報告(Leading Questions and the Eyewitness Report)》
她得出結論:在事故發生後,馬上詢問對方事故情況,那麼最初被問的「假設性問題」就會混雜在他們的記憶中,讓他們認為曾經被暗示過的假設性問題,也是事實的一部分,融入他們的記憶。
1.嵌入引導
嵌入一個額外的信息,不用管信息的真假。
一個我們都熟悉的假設性問題,我們問商店人員「這件衣服下個月會降價多少」,就是嵌入了一個下個月衣服會降價的假設,引起商店人員的慌張,認為我們獲得了下個月降價的信息,就算商店人員疑心較重,也能知道我們是希望打折的。
2.提示引導
提出某種對方本來沒想到的假設。
你的同事劣跡斑斑,領導卻從沒考慮炒掉他。你可以找到合適的時機向領導提問「你是否同意這些人繼續在這個位置上工作?」,然後列出幾個名字,包括那個劣跡斑斑的同事,領導很可能正在想怎麼治治這個同事,你就能引導領導解僱他。
3.情感引導
在提問中加入情緒詞。
「你是否擔心假期快要結束了?」加入「擔心」這樣的情緒詞,我們就能引導起對方擔心的情緒。
你是否還有其他的高情商聊天方法呢?歡迎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