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歲月,她的美麗曾驚豔了時光;芸芸眾生,她的情事曾震動了世人。在名媛林立的民國,她被譽為「杭州第一美人」;在大師輩出的年代,她曾與多位名流糾纏不清,她是王映霞。
王映霞(1908—2000),浙江杭州人,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稱。本姓金,小名金鎖,學名金寶琴,因過繼外祖父王二南為孫女,易名為王旭,號映霞。
民國才子佳人們的風花雪月,不乏有詩意般的浪漫溫情,但也有撲朔迷離的狗血情節。
「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一生中的兩次婚姻都轟動全城,前者是為轟轟烈烈的兒女愛情,後者是求安安穩穩的世俗生活。
1928年2月,她與鬱達夫在杭州西子湖畔大旅社舉行婚禮,才子佳人,名動全城。那一年,她20歲,鬱達夫32歲。當時柳亞子贈詩鬱達夫,其中「富春江上神仙侶」一句傳誦一時。1940年,兩人離異。所有愛恨情仇,天下皆知。
1942年,在重慶百齡餐廳,王映霞與時任重慶華中航運局經理的鐘賢道結為連理。婚禮極為排場,賀客盈門,宴賓三日,王瑩、胡蝶、金山這些當時的大明星也前去赴宴。章克標所著《文苑草木》說:「他們的婚禮是十分體面富麗的。據說重慶的中央電影製片廠還為他們拍攝了新聞紀錄片。他們在上海、杭州各報上登載了大幅的結婚廣告,而且介紹人還是著名外交界名人王正廷,可見這個結婚的規格之高,怎樣闊綽。」山城重慶為之轟動,有說法稱:「鍾賢道拐了個大美人!」
王映霞與鍾賢道
在她去世之前,她生命中至關重要的這兩個男人都早已逝去一一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時,鬱達夫在蘇門答臘被日本憲兵殺害,終年49歲。
1980年,與王映霞過了38年平靜的婚姻生活後,鍾賢道病逝於上海,終年72歲。
她比他們都活得更久一些,命運讓她來這樣完成有關自己歡愛與痛苦的講述一一1989年,耄耋之年的王映霞回首如煙往事,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如果沒有前一個他(鬱達夫),也許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沒有人會對我的生活感興趣;如果沒有後一個他(鍾賢道),我的後半生也許仍飄泊不定。歷史長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頭的愛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懷念。
王映霞出身名門,學識淵博,且又在杭州女子師範學校深造過,國學根底較深。
1986年,王映霞被聘為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這裡是一個聚集社會賢達、文壇宿將的大家庭,每周二是館員聚會之日,老人視這兒為溫暖的家,到時候便去館裡與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們暢敘往昔珍聞,今日盛事。
王映霞有兩大愛好:一是讀書與寫作;二是散步、旅遊與訪友。老人因年輕時與眾多名流、高官建立過友誼,故她是一座豐富的「史料庫」。迄今為止,王映霞已出版了3本書:《鬱達夫書簡——致王映霞》、《我與鬱達夫》、《王映霞自傳》;還為內地以及中國的港澳臺地區、新加坡等報刊撰寫文史掌故、紀念文章,其中如懷念胡健中(原國民黨中常委、《中央日報》社長),白薇(30年代著名女作家),陸小曼(書畫家、著名詩人徐志摩的太太)等文章寫得十分婉約、動情。
來源/網絡(如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