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告訴你,巧用暈輪效應,輕鬆撩到你愛的人

2020-10-18 說愛情感

前不久,侄女偷偷的告訴我說她戀愛了。今年20歲的她可以說正是學會愛他人最好的時間,但由於父母的壓力,她只好把這個消息告訴我。

當我問及她喜歡的那個男生時,侄女的眼神裡閃著光芒。第一次戀愛,她興奮又懵懂。她認為對方是完美的,優點太多了。

從他喜歡打籃球講起,侄女和我描述了太多他在賽場上的那種叱吒風雲的場面,後來她又和我描述他是如何如何的負責,對她更是呵護有加。的確,聽了侄女的描述,我都有些喜歡了。

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莫過於此。戀愛初期的時候,各自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優點,於是把優點放大。

其實這都不過是一種暫時性的錯覺,等到兩個人接觸的時間一長,有些問題也就不經意間的暴露了,也就是心理學中所提到的「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光圈效應,以點蓋面效應等等。這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凱利提出來的。指的是在人際關係中,自我認知上,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者是以偏概全的一種主觀印象。

比如一個人做了一件很偉大的事,那麼無論他做什麼,別人都覺得他偉大。就好比是娛樂圈的明星們,由於人們對於他的喜愛,所以就會將其優點無限放大,只要是他做過的事情,都要被其刻畫的十分感人。

戀愛的時候,你對他的印象比較好,所以剛接觸到他的時候,由於沒有深入了解就會認為他是個特別好的人。

對於那些想要表白,卻不知所措的人來說,心理學家說巧用暈輪效應,可以輕鬆撩到你愛的人。

一、塑造完美的形象,給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想要讓別人認識你,感知道你的存在,並且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你有必要給她帶來突出的一面或者是特點。

人們之所以會犯知覺錯誤,這種心理的形成原因在於長時間人們習慣性的喜歡由點到面,整體化的思考問題。

若是想要吸引對方,勢必要在其眼中,有一個較好的評價點。

塑造完美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會使得對方無限放大你的優點,這恰恰是你能夠吸引到他的地方。

二、內塑品格,由內而外的折射

以貌取人,也是因為暈輪效應。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我們不僅僅要停在表面,還要深入於內在。

才能夠將暈輪效應發揮到極致,由內而外的進行折射。

想要撩到那個你喜歡的人,你就要去接觸他,在相處的時候,無意識間向對方表現出你的閃光點。

當這些內在品格感染到對方的時候,也恰恰是暈輪效應被無限發揮的時候。

從內到外的折射範圍相對來說更加廣泛,這就會更加感染對方。

暈輪效應的運用,我們能夠一定程度上使得你喜歡的人對你開始有新的認識和好感,同時也能夠讓你在她心中的地位無限放大。

但是由於這是一種認知上的暫時錯覺性,在日後兩個人相處的時候,依舊會暴露出很多現實的問題。

我們不僅僅要做好如何吸引對方的準備,同時也要做到如何應對日後心理落差的問題。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相互成長的過程中,互相包容。

參考資料:《愛情心理學》

相關焦點

  • 渣男的騙局:「暈輪效應」告訴你,我們到底是怎麼「上當」的
    什麼是暈輪效應。暈輪效應,也稱光環效應。是在20世界20年代,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提出。暈輪是一種自然現象,當月亮被光環籠罩時,光環會向周圍瀰漫、擴散,從而掩蓋了其他部分。愛德華認為,人對事物的判斷,就像暈輪一樣,對方某個突出的特點,會掩蓋這個人的其他部分,讓人們產生片面的判斷。很多PUA,會運用朋友圈,使用虛假的照片,來打造自己完美的形象:富裕、閒適、熱情、友愛……在面對面交往時,女生更容易忽略這個人身上的缺陷,正是被暈輪效應所影響。
  • 因為一個眼神,愛上了那個人——暈輪效應
    我強忍住想要敲一敲她腦門的想法,儘量溫和地告訴她,這一切不過都是她在「暈輪效應」作用下的臆想而已。就像月亮周圍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掩蓋了其他的品質或特點,所以又被稱為光環效應。暈輪效應最早是由心理學家愛德華·桑代克提出的。桑代克做了一個實驗來證明「暈輪效應」的存在。他隨機選取了一些人的照片展示給志願者。這些照片上的人差別很大,有些看起來魅力十足,有些則邋遢猥瑣,或者毫無特點。
  • 你知道「暈輪效應」嗎?
    我是宋少勘探,這期我們來講講「暈輪效應」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當自己剛開始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就覺得他的一切都是好的,有點瑕疵有點缺點都會忽略。其實,這就是暈輪效應的典型表現,無論在人際交往還是認識事物時,人們常從對方所具有的某個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關的一切特性上,從局部信息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即根據最少量的情況對別人或其他事物做出全面的結論。這實際上是個人主觀推斷泛化和擴張的結果。在暈輪效應影響下,一個人或事物的優點或缺點一旦變為光圈被擴大,其缺點或優點也救。隱退到光圈的背後,被別人視而不見的。
  • 墨菲定律——暈輪效應:別被放大的光環迷惑
    暈輪效應暈輪效應,又被稱為「光環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桑德克於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桑德克通過一個實驗證明了暈輪效應的存在。他隨機選了一些人的照片拿給被試者看,這些照片上的人有的看起來魅力十足,有的看起來邋遢猥瑣,還有一些人看起來毫無特色。然後,桑德克讓被試者根據照片的人物形象對他們的性格做出評價。結果表明,被試者對那些有魅力的人比那些沒有魅力的人賦予更多的理想特徵,如和藹、沉著、熱愛交際等。這就是所謂的「暈輪」。
  • 暈輪效應,對生活中有什麼影響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暈輪效應」。效應的定義暈輪效應又稱成見效應、光圈效應等,指人們在交往認知中,對方的某個特別突出的特點、品質就會掩蓋人們對對方的其他品質和特點的正確了解。這種錯覺現象,心理學中稱之為「暈輪效應」。
  • 男人想獲得女人的真心,要利用「暈輪效應」
    但是為什麼在那麼多相戀的人的心目當中,自己的對象又是趨於完美的呢?用這樣一句老話來解釋最為恰當:情人眼裡出西施。暈輪效應又稱成見效應、光圈效應等,指人們在交往認知中,對方的某個特別突出的特點、品質會掩蓋人們對對方的其他品質和特點的正確了解。這種錯覺現象,心理學中稱之為「暈輪效應」。
  • 運用好「暈輪效應」,就能讓一個男人,對你越愛越難以自拔
    我們在任何事情上都會產生「暈輪效應」,這是個體一種認知的偏差。舉個例子來說,對一個陌生人,我們從別人口中得知他是一個特別成功特別優秀的人。所以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面,就對這個人有著一個特別好的認知。當我們真正去認識他的時候,會自然而然地被這種認知所影響,進一步覺得他在任何事情上都會十分的優秀。這就是暈輪效應的影響,也通常被人們稱之為光環效應,而大多的成功人士或者是明星群體,都具有這種效應。如果我們能夠利用好暈輪效應,這將更加有利於我們處理人際關係。
  • 想要挽回必須正常運用「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是指人們在交往認知中,對方的某個特別突出的特點或品質會掩蓋掉人們對對方其他品質的正確認知的錯覺現象,就像俗稱的「一俊遮百醜」。暈輪效應一定會出現在愛情的初期,這個時候無論對方說什麼、做什麼你都覺得特別好,因為帶有一層「愛的濾鏡」。
  • 心理學:巧用「淬火效應」,輕鬆撩到你的心上人
    因此,這裡就需要藉助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才能最大可能的輕鬆撩到自己的心上人,例如淬火效應。淬火效應,原本指的是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以後,工作人員將其放入冷卻劑中,經過冷卻處理的金屬工件會比沒有經過冷卻處理的金屬工件有更好的性能,更堅固的外殼,以及更穩定的功效。
  • 暈輪效應——不怕詆毀,因為我有個人品牌
    光環效應又稱&34;、&34;、&34;、&34;、&34;,它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指在人際知覺中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  提出者:美國心理學家凱利。  一個人的某種品質,或一個物品的某種特性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人們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這個物品的其他特性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
  • 心理學:撩男人最有效的「方法」,學會了,他會死心塌地愛你一生
    本文是《女性課堂:愛情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愛情心理學知識,解決愛情發展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學會如何正確對待愛情,以及更懂男人的心理特點,從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同樣是「撩」,什麼樣的方法最高級且有效?通常人們會覺得「撩」是一個貶義詞彙,其實並非如此,一些女性吸引男人的方式過於主動,就會顯得有些低級。所以她們並不能夠去吸引男人,而僅僅是留住了男人短暫的目光,這樣並不會得到她想要的結果。
  • 魯網網評:謹防調查研究的「暈輪效應」
    2020-08-06 11:08 來源:魯網由於掌握信息少、推斷主觀化,在交往認知中往往形成投射傾向、第一印象、刻板印象,導致以點概面、以偏概全,掩蓋了對對方其他品質和特點的正確了解,心理學中稱之為「暈輪效應」。調查研究是黨員幹部基本功,也是傳家寶。
  • 表面越過於美好可能就越危險,當心陷入暈輪效應中
    >我們對某些明星的認識就可以用暈輪效應來解釋,比如:某位女明星,膚白貌美大長腿,怎麼看怎麼都可愛,喜歡她的人很多,都覺得她很可愛、很善良、脾氣好等等,問:這些覺得她很善良和脾氣好是從攝像鏡頭前了解的,還是真實了解的呢?
  • 心理學:撩男人最有效的「方法」,學會了,他會死心塌地愛你一生
    女性去吸引一個男人,最高級的方式便是讓男人能夠注意到你,並且開始去追求你,那麼一定是你身上有足夠的優點,讓他覺得你是值得他去追求的。發揮「暈輪效應」的作用物理學家認為自然界存在著一些我們看不到的磁場,而心理學家認為在人與人之間也存在著強烈的磁場和吸引力。
  • 什麼樣的撩漢技巧 , 讓男人久久不能平復?心理學家告訴你
    一大部分的原因和問題與男人有關,任何的關係都是相互影響的,尤其是在一段感情中男人的一些行為方式,往往會無形之中影響到女人的情緒。因為本身女人就比較敏感,所以在面對男人的態度時,她們很容易捕捉到一些信息。男人是否愛自己以及他是否能夠全心全意的為自己付出,這都是女人經常在頭腦裡反覆思考的問題。
  • 想做到持續吸引一個人,就要懂得「暈輪效應」
    如何使一個人真正注意到您。為了吸引某些人的注意力,有些人會毫不猶豫地放棄自己的一切,甚至自己的道德底線也可以在沒有自己的規則的情況下放棄。如果您想取悅某人,您不應自卑,也不應放任所有,但您必須知道如何使用「暈輪效應」。那麼「光暈效應」是什麼?
  • 心理學家告訴你:高段位女人都是怎樣撩漢的?
    我告訴你,交流只是撩漢的一部分,而以上這種"曝光效應",屬於視覺和感官上無形的撩漢模式,也是讓你們之間產生"共性吸引"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對於高段位的女人來說,從不卑微或者低姿態的追求某個男人,而是掐住時機,主動進攻。男人在親密關係中,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送上門的遠沒有自己煞費苦心追到的珍貴。
  • 情感:醜小鴨,就這樣輕鬆的追到了男神?你相信嗎?
    她是隱藏在相聲界的女流氓,撩的一手好漢,可以說賈玲的存在為眾多長相欠佳的姑娘指明了一條出路,長得對不起觀眾沒關係,反正男神覺得我有魅力就OK啦。 你可能又會問那這個魅力來自哪兒呢?說到這兒我要先插播一個效應,這個效應叫做暈輪效應,是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他就傾向於據此推論這個人其他方面的特徵,這個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凱利提出的,本質上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上的偏誤,不過很多時候好好用這個效應就會起到積極的效果。
  • 心理學有答案:暈輪效應
    (這裡說的"多",不是指來自權威機構的全面統計,而是指來自生活的一個感受,並且還不少人都這麼覺得)對於男生來說,原因有很多:出國留學,不學會做飯的話怕會餓shǐ;女友愛吃,自己愛做;畢業獨立生活,自然摸索學會了;還有的是從小家裡教育,要獨立,要做家務,將來要愛老婆……那對於女生來說,為什麼特別喜歡愛做飯的男生呢?
  • 戀愛之前你需要知道的心理效應
    隨意抓住某個或好或壞的特徵就斷言這個人或是完美無缺,或者是一無是處,這都犯了片面性的錯誤。這種錯覺現象,心理學中稱之為「暈輪效應」。美國心理學家H.凱利、S.E.阿希等人在印象形成實驗中證實了這一效應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