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現在結婚難,其實古人為相親和結婚也下足了功夫

2020-09-10 D大師兄說歷史


婚姻裡的男女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成本的提高,特別是在面對高房價、高消費的時代,多數在外打拼的年輕人被迫選擇晚婚,甚至不婚做起了丁克一族。其實結婚難是一個從古到今都存在的問題,為了提高結婚率甚至有強制相親的做法,針對大齡不婚者額外徵收賦稅,變相的催促他們結婚,哪怕是結婚,按照傳統習俗古人也多選擇在黃昏時刻進行。

&34;

這是在《禮記》中明文加載的男女到多大年齡就要結婚的規定,如果男子到了三十歲、女子到了二十歲,還沒結婚打算的話,那麼政府就要開始強制介入,為這些&34;不婚者來說媒,而且介紹的相親對象,還不能拒絕必須得去見。採取強制相親措施是大動蕩的先秦時代,那個時代各個諸侯國之間常年發生各種戰爭,都說物以稀為貴,那個時代人就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也是國力的綜合體現。

十一歲成婚的康熙帝劇照

除了強制結婚,古人真的就如我們在電視劇中所看到的那樣,到了十四五歲都有小孩子了嗎?對於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時期在法定的結婚年齡上存在差別。十四五歲就要現在的,最出名的要數千古一帝康熙了,他還是兒童時(結婚時11歲)就已經大婚了,在不到14歲就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可惜孩子夭折了)。這個不是清朝時的政策要求那麼早就結婚,這個和滿洲人的傳統有關,從金朝時期到後金時代,滿洲人的先祖們,還是原始狩獵的生活方式,在那個生活條件低下、各種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早早的結婚是為了延續家族的事業,也是為了給家族增加壯丁,打更多的獵物,爭更大的地盤。

12歲入宮成為夫人的衛子夫

據史書記載,在漢朝時修改了男子30歲、女子20歲的最晚法定結婚年齡的規定,為了儘快的恢復國力,填補戰國末期的統一戰爭對社會的破壞,第一次女子的最晚結婚年齡降低到了15歲。漢武帝的第二個皇后衛子夫,被劉徹看上的時候還沒到十二歲,也就是說她還沒到十五歲就已經結婚了。

為了讓天下的女子早婚,在漢惠帝時給出了強制結婚的規定,過了十五歲還不結婚的女子就要徵收賦稅,一直到三十歲為止。

&34;

這裡的&34;是一種計量單位,大約是120錢,也就是到了法定年齡不結婚是要付出代價的,需要交600錢這麼多單位的貨幣給政府,當然這裡收錢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讓你早結婚,遵守政府的規定。

21歲晚婚的楊貴妃

可誰能想到,15歲正是花兒一樣的年齡,都還是個孩子呢,就要嫁做人婦了。可是到了唐朝玄宗李隆基時期,又將這個年齡給降低了。

&34;

也就是說男子可以到十五歲,女子過了十三歲就要結婚了。想必我們在聽到武則天十四歲就做了唐太宗的才人時,都會懷疑太宗有戀童癖,實際上這可能就是那個時代的女子的適婚年齡吧。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直到二十一歲才做了才人,她這個年齡結婚,是那個時代的剩女!

到了夜生活更加繁榮的宋朝,女子的結婚年齡卻提高到了十七歲左右,這可能和當時開放的社會環境有關,當時的男子年齡越是地位高的,越是晚婚,基本都是二十歲以上。而且當時嫁女兒是一件很費錢的事兒,因為宋朝流行厚嫁之風,由此出現的是嫁不起,而不是娶不起的現象。據說大文豪蘇軾的弟弟蘇轍,為給出嫁的女兒置辦嫁妝,還特意賣了一處房產,有人換算過,代價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七百萬之多。之所以要這麼豐厚的嫁妝,這些錢是屬於女方的私有財產,外人無權幹涉它的使用權,而且嫁妝越多女人在婆家的地位就會越高。

為嫁女兒買房產的蘇轍

到了明清時期,對於男女的婚嫁的年齡有基本延續了宋代的年齡要求,至於前面提到的康熙帝十三歲就有了孩子,那只是滿族人的傳統,並且也不像剃頭一樣,非要在漢民族中間強制執行。

為了提高人口,個人從年齡和政策上下足了功夫,既有強制相親,解決&34;問題,也有強制徵稅也是為了降低晚婚者問題。關於結婚時間選擇的問題,越是往南的地區多數選擇在黃昏時舉行婚禮,莫非那句&34;的戲言是真的嗎?

要說之所以有黃昏舉行婚禮的傳統,這個得從原始社會說起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並不是像現在這樣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而是以部落大雜居的形式出現的。上古時期實行的是群婚制,而且不像現在這樣需要經過說媒等一系列的程序,而是實行搶婚的形式。具體說來是在黃昏時刻,天還沒完全黑,部落內部的未婚男子,通過組隊的形式去別的部落,一旦看到自己喜歡的姑娘,就可以抱起來就往自己&34;跑,搶到誰,誰就是自己的老婆,黃昏時刻,更利於行動不是嗎?這種制度到了周朝時基本就成了約定俗成的習俗了。唐朝的《儀禮註疏》就有關於黃昏結婚的記錄。

&34;

可見結婚的&34;最開始的含義就是黃昏的&34;,在下午結婚並不是空穴來風,而且有悠久的歷史。

現代婚禮

就結婚而言,無論採取什麼樣的傳統來舉行婚禮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幸福,把握自己的幸福,創造彼此的幸福,至於有著什麼樣的政策的支持,都是當時社會環境下的產物,無論出於何種目的,總不能破壞社會和諧,家庭幸福,自己滿意的原則。

相關焦點

  • 都說結婚難:古人強制相親,大齡不婚者徵稅,結婚多選擇在黃昏!
    其實結婚難是一個從古到今都存在的問題,為了提高結婚率甚至有強制相親的做法,針對大齡不婚者額外徵收賦稅,變相的催促他們結婚,哪怕是結婚,按照傳統習俗古人也多選擇在黃昏時刻進行。「男三十、女二十而無夫家者,皆過時不嫁娶者,媒氏會而合之。」
  • 聊聊古代的結婚儀式:原來古人結婚也這麼難,過程實在太繁瑣了
    而結婚就更難了,不但要互相喜歡,還得要門當戶對,以及最讓人頭疼的事——彩禮。 因此,這些因素讓年輕人對結婚多多少少都有點牴觸,造成了「結婚難」的後果。那麼在古代,結婚是一件難事嗎?畢竟彩禮可是一直流傳下來的傳統,古人是否也會因為彩禮而頭疼呢?
  • 「從相親到現在八個月,你不想和我結婚,怎麼不早說」
    但是,還有一種人和相親對象相處就是嫌棄,要他拒絕吧,他還怕拒絕之後找不到更適合結婚的對象。所以,這種人會硬著頭皮繼續交往,直到對方提出結婚時,他才發現自己無法將就、無法對自己狠。「從相親到現在八個月,你不想和我結婚,怎麼不早說?」我有一個鄰居,化名阿海,今年37歲,未婚,大專學歷,職業某私企技術人員。
  • 聊一聊古人創造的結婚這個詞語
    如今,現代人所理解的結婚,是領結婚證、嫁娶、宴客等等手續和儀式;如果結婚的意思是這些,那麼古人又何必再造一個結婚這個詞語呢?領證只是為了婚姻的合法性,婚車花轎、宴客等等只是嫁娶的儀式,也是對婚姻的期盼和親友們對新人的祝福,並不等同於結婚。有了結婚儀式,也並不等同於已經結婚;由於文明的不容,我也不便於解釋結婚一詞;理解結婚的意思,顧名思義即可。
  • 古人結婚都很早嗎——從先秦到清朝,國家總算不催婚了
    「……」 畢竟現代生活壓力這麼大,越來越多的人不想結婚,不想進入婚姻這座圍城裡,都想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女性們也不想一直圍繞著柴米油鹽醬醋茶團團轉。 在現在三十多歲沒有結婚,就會受到你的父母姑婆催促,但是你不結婚也沒事。
  • 現代人結婚彩禮和古人結婚彩禮,相比才明白,難怪古人三妻四妾
    ,他們結婚的時候有沒有彩禮,母親和父親1982年結婚,父親當時孤身一人,爺爺奶奶去世比較早,他是兩個姑姑撫養長大的,後來姑姑也都出嫁了,家徒四壁,根本拿不出什麼像樣的彩禮,我母親回憶,結婚前幾天,父親和兩個姑姑借遍全村上下,一共湊了85元錢給外婆送過去,然後到鎮上扯幾尺花布,給母親做一身衣服,結婚當天穿上新衣服出來和親戚朋友敬酒。
  • 古人結婚有這些儀式,每一步都有講究
    在情侶眼中,2020年2月2日是個非常好的日子,這一天被譽為「千年一遇的對稱日」,其意思為「愛你愛你雙倍」,不少情侶選擇在這天舉辦婚禮。作者:黃強其實,拋開2月2日這個「吉日」因素,春節歷來都是結婚的高峰時期。春節本來是一年中最熱鬧、最喜慶的節日,再把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結婚放在春節,取「雙喜臨門」之意。
  • 結婚難,不結婚更難,離婚時孩子難上難。
    ,卻不談戀愛,已進三十歲以各種理由拒絕相親等約會,願意宅在家裡亨受父母的疼愛,沉浸在動漫世界裡快樂地生活著。一同事女兒美國研究生回上海未曾戀愛過,因為上大學時身邊沒有上海籍的男孩,回國後我曾介紹過在街道工作的公務員,她認為沒出席見面都拒絕,現在還在尋找之中。真正過了戀愛這一關,步了結婚這一關也很難,許多對戀人就此別過,永無再見。
  • 結婚到底有什麼意義,古人和現代人的思考沒有太大差別
    如果你在思考結婚的意義,說明你正在了解人生的意義,這兩者有很緊密的關係,其實大多數人並不會對這個司空見慣的婚姻產生思考,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只是一個人生必走的一個過程而已,因為人人都結婚,雖然偶爾有單身的,但是最後依然對婚姻妥協了。
  • 那些通過相親結婚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還記得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同學跟我說,他即使找不到女朋友,都不會去相親。在他看來結婚那些條件特別差的,有問題的男人才會去相親,條件好的誰會去相親呀。其實不然。身邊的朋友有不少都是通過相親結婚的,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呢?
  • 三四十了還沒結婚?結婚了卻想散夥了?看看難結婚、相處難的原因
    「挑來挑去就把自己給挑剩下來了」張軒宇苦笑道,「前幾年還介紹相親過幾次,現在跟小姑娘聊不到一塊,沒一個成的。」十年前,三十而立的他在另一家上市公司做項目主管,年入一二十萬,身邊有人主動給他介紹,有大學教師、銀行職員等,據說是因為長期出差給耽擱了。其實他找對象是有不少條件的,不但要有貌還得有體面工作,也能夠一起承擔房貸。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男人不想結婚了?結婚的成本太大
    導讀: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男人不想結婚了?結婚的成本太大!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男人不想去結婚,對於結婚表示出一種排斥的態度,不去找女朋友,也不回家相親,其實這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大家想不想知道具體有哪些原因呢?讓小編來一一闡述。第一:生活壓力大。
  • 中國古人也很窮,也出不起彩禮買不起房,但是為何單身的卻很少?
    其實這些原因,在古代同樣存在,那麼為什麼古人很少有打光棍的呢?古代的婚姻幾乎都是父母做主,自由婚姻不存在,古人那個時候是為了結婚而結婚反而的是現在的人這麼複雜,婚姻比較難長久。通過分析對方的家庭底細、財產如何、子女如何、還考慮男女雙方的意見,並且在古代說媒的成功率很高,基本上只要男方家裡給足了媒婆好處,那就沒有找不到的媳婦。要是家裡實在是窮的沒有錢,連媒婆也請不起了,還可以依靠法律來娶妻。古代法律都有必須結婚的要求,儘管每個朝代對違反的處罰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大體上還是大同小異的。
  • 法律懲罰單身,國家找媒人搞相親大會催婚,古人單身為何那麼難?
    但是在我國古代,一般男子18歲、女子15歲便結婚成家。古人為何這麼早就結婚呢?在古代人們的圈子更小,但為什麼那麼單身狗卻很少呢?那是因為在古代「單身違法」,單身這一大人生難題,在古代是有相關法律規定的,如果到了結婚年齡還未結婚,這是要受到國家處罰的。所以說,在古代,想單身都難。
  • 95後婚戀觀,相親可以,結婚免談
    過去參與相親的人,大多是著急結婚,相親就圖一個穩準狠。媒人都把硬指標篩選完了,兩人只要相互對眼了,就能立馬步入婚姻殿堂。從相親到結婚仨月,從結婚到懷孕仨月,半年就走向人生巔峰了。下個月連房租都交不起;睡眠你敢省?頭快禿了絕不能熬夜作死。在生存壓力的緊逼下,找什麼對象?連自己發個呆都是奢侈品。
  • 為什麼戀愛和結婚這麼難?
    深圳、北京、廣州、上海為空巢青年人數前四位城市,這幾個一線城市的房價高得驚人,為什麼這幾個城市的單身青年人數較其他城市多?不難發現其中一點,就是高房價、高物價。一個疲於奔命的人是很難有多餘心力來談戀愛以及結婚的。1.「孔雀女」看「鳳凰男」不順眼,「鳳凰男」看「孔雀女」同樣不順眼。大城市有相當一部分人來自農村,既有男生,也有女生。
  • 月薪低於1w的男人沒資格相親?90後男人想結婚,比70後80後更難
    如果單純的從相親的角度來看,女方的說法並沒有錯。相親原本就是男女雙方的相互選擇,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都有提出要求的權利。其實是不是90後不願意結婚,而是90後結不起婚,尤其是90後男人。90後的男人想結婚,比70後80後更難。當下的婚姻是「一步到位」的婚姻。
  • 凡是談戀愛不以結婚為目的,都是在耍流氓
    2、我故意踩你腳上碾幾下,你會回踩我嗎?你踩我腳上哪個位置?看是不是喜歡了?如果喜歡,就踩腳下那個位置。3、你會選擇在高考後和喜歡的人表白嗎?不會選擇在高考後和喜歡的人表白。4、女友因為我說錯話罵了我幾次,我和她吵架了,一天不理她,晚上找不到人了,電話她,她給我回答是:我不能保證以後沒有情緒,也不能保證以後不發脾氣,所以你怎麼想的?她這麼說,是什麼意思?是想分手還是想怎麼樣?她的意思是,如果你能忍受她的脾氣,那麼你們還能相處下去,如果不能,那就分手吧。5、給男朋友買的手錶,他的朋友說他戴的手錶老氣,這是真的嗎?
  • 為愛結婚,而不是為生存而結婚
    昨晚還和我說,最近她老媽給介紹的相親對象是做自媒體的,說明就不是穩定工作,如果是這樣,還有必要談下去嗎? 當時我就震驚了,你是在找對象還是在找穩定工作?才剛聊了2天,就開始考慮對方的工作穩不穩定?提前代入角色會不會太快了,你是他的誰啊?再說了,工作穩不穩定我覺得是其次的,關鍵是他這個人穩不穩定吧,本末倒置了。
  • 山裡娃娃結婚難,看看相親時的那些得了公主病沒有公主命的女生
    古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按照中國傳統的理法,結婚需三媒六娉,十裡紅妝,鳳冠霞帔。現如今,小年輕有自己新穎的想法,有旅行結婚的,有西式的在教堂由牧師主婚的。近年來廣大農村有個奇怪現象,很多大小夥子都沒有成婚,精精神神的大小夥子,為什麼找對象這麼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