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婚後女人在評價自己幸福狀態時,用到了一個形容詞,那就是踏實。
不論是一段感情還是一段婚姻,轟轟烈烈之後,回歸的還是平淡平淡。這個狀態不代表不好,最起碼會容易讓一些中年女人感受到踏實。
如果在婚姻中經營不當,可能就沒有那種踏實感。所以人到中年時,女人更容易感覺到有痛苦,這些痛苦可能就來自於缺錢和缺愛兩方面。
那麼一個中年女人在婚姻生活中,到底是手中沒錢更痛苦,還是婚姻無愛更難受?答案當然是,兩者都容易影響幸福感。缺愛是缺了生命力,缺錢是缺了保障。
小方是一個有錢沒愛的女人,嫁給了富二代丈夫。結婚之後經濟收入還算不錯,但是丈夫在婚後生活中也暴露出很多缺點,比如過分依賴母親,算是一個媽寶男。
小方的婆婆又算是一個比較強勢的女人,所以在婚後,婆媳矛盾也困擾了小方很久。後來小方又當了母親,在教育孩子這方面丈夫參與感越來越少,經常會因為在外忙碌而忽略小方母子兩人的感受。
小方的這段感情屬於有錢那一類,但是要問小方從丈夫那裡獲得了多少愛,好像結果又得令人失望了。
小方有一個同學和丈夫關係十分甜蜜,相互珍惜,女孩叫做小莫。小莫和丈夫在工作中認識,兩人都是高中畢業生,早早就出來掙錢補貼家用。明白生活不容易,所以也格外懂得珍惜。
兩人的性格比較節儉,省吃儉用是常態。領了結婚證後依然保持這種美德,但直到生了孩子,小莫才發現一段婚姻有愛情固然重要,但離開了錢好像又寸步難行。
孩子的到來,標誌著一個家庭的經濟壓力在不斷變大。但小莫和丈夫沒有五險一金,工作的動性很強,尤其到了店鋪生意淡季的時候,還容易會失去工作。
經濟來源怎麼辦?一段婚姻只有愛情,沒有經濟做支撐。可能連養活孩子都費勁,又該怎麼談愛情?
不論是小方還是小莫,兩個女人在追求婚姻幸福的過程中,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礙。但有些問題可以解決,有些問題本質已經腐爛,想解決也無能為力。
現在的小方已經離婚了,孩子跟著自己過,快40歲的年紀準備好了步入中年的準備。離婚之後分得一些財產的小方,明白自己缺的是被愛的條件,正在努力尋找下一段感情。
而現在的小莫和丈夫經營了一家餐飲店,勤奮的兩人靠著這家小餐飲店,積蓄也在不斷的變多。而這段感情經歷過同甘共苦,顯得更幸福一些。
如今35歲的小莫對於自己的婚姻,說出的心裡話也同樣值得你我借鑑:「女人該明白自己缺什麼,缺什麼就朝哪個方向去努力。但如果在努力的起點,有一份值得珍惜的愛情陪著自己,即便人到中年也不擔心會缺錢和缺愛。」
在一段正常的婚姻關係中,最好的狀態是兩人一起進步,可以一起解決經濟難題,創造物質財富。但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彼此珍惜讓愛意變得更濃,會得到家庭越發穩固的結局。
不論是愛情還是婚姻,都需要保障。這個保障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經濟,一方面是愛意。
人們都是在結婚之前就想好了,一定要和愛情攜手到老。但是領了結婚證之後,這種想法可能會慢慢的淡化。大多數中國夫妻都是成了家之後忙於立業,於是就會將更多的注意力從愛情身上移開。雖然最後成了衣食無憂者,可回頭再看婚姻,愛情好像已經所剩無幾,這不可值得。
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有很多原本感情比較融洽的夫妻,最開始時日子雖然比較好過,還有一點愛情在。但被現實問題壓垮後,兩人的心有了距離,容易因為經濟問題想太多,最後心思不在一塊,也就有了二心。
於是,不論是缺錢與否,任何時間段人們都應該不要忘記愛情,得記得要彼此關心。
總的來說,一段婚姻想要走得長久。從始至終愛不能缺少,因為相互關心是婚姻的保鮮劑。而經濟收入固然重要,但它也只是一個奮鬥的目標,目標可以不實現,但實現了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