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孔子《論語》
孟子言: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君子最高的標準,便是擁有一顆善良的心,與人為善,待人真誠。
善良,是一生的無價之寶,更是為人處世的基石。
心善,是做人的根本
《三字經》開篇即提到:人之初,性本善。
人生在世,善良是根本,做人,可以沒有才華,可以沒有金錢,但唯獨不能沒有善心。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
一隻蠍子掉入水中,老禪師伸手去撈,差點被蠍子蟄到,於是,老禪師換了種方法,終於把蠍子救了出來。
一旁的小和尚不解的問道:師父,蠍子想要蟄您,您卻還要救它呢?
老禪師緩緩說道:蠍子蜇人是它的天性,善良是人的天性,我不能因它蜇人,就丟掉了自己的天性。
心善之人,慈悲為懷,不會因他人的惡,而丟失自己做人的品格和原則。
心善的人,福氣圍繞
《周易》中提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善良,不是一種表達方式,而是切實的行動。樂於行善的人,會為自身以及家庭累積諸多福報。
管仲曾經說過:善人者,人亦善之。
一個人釋放出去的善意,最終都會回歸到自己身上。善良就像一束光,當你用光照亮別人的時候,也照亮自己未來的路。
古語云: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餘。
行善舉之人,看似是笨拙的付出,實則是大智若愚的智慧。
善良是一種會循環的能量,選擇善良,便是進入了一個正能量的磁場。
付出辛苦,得到收穫;付出善意,得到福報,行善多一分,福報自然深一分。
心善的人,自帶光芒
曾子言: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心善的人,或許福報還未到來,但災禍已經離遠去。
有一位富人邀請風水大師,來看自己的新家,路上有人超車,富人也是不慌不忙,讓他人先行。
到小巷時,有嬉笑的小孩玩耍,富人都細心禮讓。
到家時,後院突然有好幾隻鳥受驚飛起,大師剛準備踏入時,卻被富人攔下。
富人解釋道:後院有果樹,大概是鄰居小孩在樹上摘果子,等等再進去,切莫讓小孩受驚不小心摔下來。
風水大師聽聞後,告訴富人:像您這般心善之人,無論在哪裡居住,皆是好風水,無須再看。
《孟子》: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
意思是,追求值得追求的東西就叫作善,自己有善叫作信,善充盈全身叫作美,充盈並且能發出光輝叫作大,光輝大到能感化天下人就叫作聖。
相由心生,境由心轉。
一個有所追求,不斷行善的人,會自然而然的感到充實,發出光芒,這種光芒既照亮了他人,也溫暖了自己。
所以,心善之人,自帶光芒,這種光芒可庇佑其一生平安,無論在何處都熠熠生輝。
正所謂: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善良,是一種美好品德,對這個世界充滿愛和善意的人,終究會被世界溫柔的對待。願你存善心,行善事,種善因,得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