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架子,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代溝」

2020-10-03 紅家長

「姐姐媽,我和同學在學校辦板報,可能要晚些時候回去,你和我爸爸先吃飯吧,別等我了。拜拜。」小睿對著電話喊道。

「咦,你怎麼管你老媽叫姐姐媽呀?」同學小悅不解地問道。

「是啊,我一直這樣叫的啊!我和我媽的關係最鐵了,我整天沒大沒小地和她開玩笑,連我爸都嫉妒我們倆呢,說我們一天到晚沒個正形。嘿嘿。」

「那你一定和你媽媽無話不談了?」另一位同學小溪說。

「難怪你一天到晚總是那麼樂和開心呢,原來你有這麼好的媽媽呀!我和老媽老爸的關係就不那麼好,他們對我總是沒別的話,一到家不是問在學校注意聽講了沒有,就是問功課做得怎麼樣?我簡直煩透了。」小悅接著說。

「我也是這樣,他們就不能關心一下我們學習以外的事情。我都不想和爸爸媽媽照面,一回到家就趕緊鑽到自己的房間裡,把門緊緊關上,有時還會貼個『請勿打擾』的紙條。」小溪應和著。

「我們家可不是這樣,我每天回家和爸爸媽媽有說不完的話。我會把今天在學校的所見所聞統統告訴他們,他們也很樂意聽呢。我媽這個人可民主了,什麼事情都與我商量,我經常開她的玩笑調侃她,她一點也不生氣。」小睿自豪地說。

「真羨慕你啊,我要做你媽媽的女兒,我也會喊她姐姐媽的。」

「我真的把我媽當姐姐看待呢,不管是生活上的煩惱,還是學習上的疑惑,都可以給她講呢,就上次我和小雷的事情,我都對她講了。」

「那你媽媽怎麼說呢,沒說你一個小屁孩兒不想學習,光想用不著的事情嗎?」

「沒有啊,我媽媽告訴我,初中階段男女同學之間有一點點好感是很正常的,但是要與男同學保持一定的距離,要正常交往什麼的。我覺得她說得挺有道理的,也就不再故意多接近小雷了。」

……

三個小夥伴辦完板報一同走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繼續聊著。

我們做家長的應該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青春少年渴望與人交流思想、溝通內心體驗,排遣日益增長的孤獨感。想想吧,我們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如果家長不與他們經常交流,他們就會從青春期開始,過早地體會到了孤獨的滋味。他們既充滿了各種幻想和憧憬,又會萌發許多孤獨和感傷,並且有自我封閉的傾向。

想想是不是這樣,孩子一上了中學,他們渴望有自己的房間,自己的桌櫃,可以存放自己的日記本、信件、相冊等「私人物品」,不喜歡別人,特別是父母,向自己問這問那,不願表露自己的內心感受。父母為了了解孩子的內心活動,有時對孩子的私人物品發生興趣,往往引起孩子的反感。

此時,父母與孩子的「代溝」表現比較明顯,這種現象其實是孩子青春期自我意識的矛盾之一。家長應該放下架子,平等地與孩子討論問題,以教訓的口吻和孩子說話最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家長不應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

相關焦點

  • 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何時了?只需6招,和孩子之間不再有代溝
    為什麼父母與孩子間會存在代溝就如芊芊和媽媽這樣的代溝問題,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越來越顯著,越來越普遍。為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和自己無話不談。最怕的就是共處一室,卻無話可說,這就尷尬了。交談多,關係親密,孩子和家長猶如朋友一般,這個理想的狀態其實是有方法實現的,不妨試試以下這幾招吧。
  • 父母放下架子,兒子放低條件,把帶兩個娃的女人娶回家,獲三贏
    01父母放下架子面對如此嚴峻形勢,強強的父母審時度勢:兒子的婚姻大事不能再拖,儘管自己老倆是退休教師,但必須放下架子,不求門當戶對,不求女方條件多好,女方有些兒輕微殘疾也行,年齡比兒子大些也行,離婚或死老公者且帶娃的也行,爭取讓兒子在三十五歲前成就婚姻家庭。放下了架子的父母,開始主動四處出擊,請人為兒子物色對象。
  • 暑假記事:父母陪著他們的生意,孩子陪著父母,手機陪著孩子
    孩子不分什麼情況,迅速地跑進去,拽著媽媽的褲子,要著什麼東西。她媽媽一邊拿著東西,一邊應付著什麼。門口的架子上擺放的是一次性打包盒,餐具,配的小菜等等。為了離配菜打包的地方近,方便配菜時核對菜品,單子乾脆貼在了架子上。架子上有兩三個等待做完打包的單子,裡屋不時傳出:「有騎手接單了……」看來這會兒生意不錯。
  • 中年女人惦記著你,才會願意在這三處放下架子
    因為在傳統觀念中,女人認為太容易得到的,往往是不被珍惜的,所以適當的時候保持一點傲嬌的姿態,端起一點架子,能夠讓男人更主動、更熱情。所以,如果不是遇到一個讓自己特別心動的男人,女人一般會顯得特別嬌羞。但是,在她們真正愛上一個男人的時候,會把這種種的考量都拋諸腦後,變得更為主動、更為熱情,甚至奮不顧身。並且會在下面這三處放下架子。
  • 什是代溝,為什麼年輕人和老人之間,越來越無話可說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和老人都是特別親近,是因為時代的不同,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讓這兩代人的共同話題越來越少,形成了跨越不了的代溝第二種方法,就是讓老人接觸我們身邊的一切,可以教教老人怎麼用現在的智慧型手機,或者可以和老人一起看看電影,等條件允許的時候還可以帶老人去電影院看看,我想既能勾起老人從前的回憶,也會無形之間拉近你們的距離
  • 為什麼你總跟孩子有代溝?不是話不被理解,而是你學不會「同頻」
    當孩子剛出生後,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是那麼的可愛,都發誓要用全部的愛守護孩子。但是當孩子慢慢長大時變成了討人厭的淘氣包,這是又會讓父母非常煩,尤其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很多方面都會出現問題,有些父母表示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根本無法和他們溝通,甚至孩子還會和父母反著作對,這讓父母頭疼不已。
  • 老年人應該如何面對代溝?
    代溝,通常指兩代人之間因為年齡差距大和生活環境不同以及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導致在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的認知產生了較大的差異。尤其是在共同的家庭生活當中,父母與子女之間、婆媳之間,在思想觀念、持家理念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產生的分歧尤為突出。如果處理不當,會影響家庭和諧,甚至會產生較嚴重的後果,應首先引起老年人的注意。
  • 錢楓苦戀周曉涵被罵幼稚 囧態百出放下架子獻殷勤
    在周曉涵玩得一腳泥沙的時候,還不惜放下架子,幫她倒水清洗腳上的沙粒。無論何時何地,有機會選擇約會對象時,錢楓總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周曉涵。 在克羅埃西亞站第一集時,錢楓同時和周曉涵以及另外一位女生約會,錢楓絲毫不理會另一位女嘉賓,使得另一位女生的存在感幾乎為零。在和金銘約會的時候,由於周曉涵沒有選擇他,他則垂頭喪氣,連金銘請客的海鮮都吃不下去,直被金銘罵幼稚。
  • 孩子不肯和父母溝通,是什麼讓他對我們「閉上嘴」?家長要自省
    案例:我堂兄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性格,是因為他作為學校的班主任,看過太多學生因為疏忽學習而走向歧途,因此,他對自己孩子也實施非常嚴厲的教育方式。只不過堂兄並沒有甄別對孩子和學生並不能用同樣的教育方式,畢竟一個人是學生一個是自己的孩子,後者用老師對學生的態度,那麼孩子就會對家長有敬畏之心,有時候甚至還會"害怕"自己的父母。
  • 經常聽到有人說「代溝」,那代溝究竟是什麼意思?
    小的時候,我們總能聽到長輩笑談:「咱們和孩子們之間有代溝啦。」長大之後,發現自己身邊不同年齡層次的人,也開始碎碎念這些,不同身份的人,也時不時會說這類話。那麼,代溝是什麼意思?代溝是每一個年齡層次的人對於世界的認知不同,在一起交流時候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
  • 代溝究竟是什麼意思?
    小的時候,我們總能聽到長輩笑談:「咱們和孩子們之間有代溝啦。」那麼,代溝是什麼意思?代溝是每一個年齡層次的人對於世界的認知不同的產物,在一起交流時候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代溝總是會給人一種距離感,我們生活中最直觀的代溝就是年齡的差距,所帶來的代溝。
  • 您覺得智慧型手機拉近了我們的親情、愛情、友情嗎?非也非也
    智慧型手機溝通方便,確實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是溝通方便了,就一定代表感情親密嗎?聯繫快速就一定代表關係拉近嗎?小編可不這麼認為哦!1、智慧型手機拉近了我們的親情?非也非也!>2、智慧型手機拉近了我們的愛情
  • 尊重,是妥善處理兩代人"代溝"問題的「橋梁"
    「代溝&34;問題。△兩代人有「代溝」,是客觀存在的,要認真對待,妥善處理:一是對症下藥。因父母是生你養你的人,是你的根,無父母便沒有你,作為晚輩就應當尊重他們,不然他們礙於自己長輩的面子也不會妥協。在此基礎上要用情感化。一切要以家庭和諧為目的來解決代溝爭端,無論遇到多大的事都要冷靜對待,不能與父母大吵大鬧,或者簡單的一走了之。其三,面對現實。
  • 父母受傷,該不該告訴離家工作的孩子
    連中午吃飯時,都時不時的拿起手機,看沒有消息,然後放下。一直等到晚上,才等來表哥的電話。電話裡還說,媳婦給大姨在網上訂了一束花,說是母親節禮物。過兩天那花才到,而且都枯萎了。母親跟我說時,我很吃驚。我問母親,為啥大姨不告訴表哥,自己受傷的事,明明很想兒子,為什麼不讓他回家來看看。母親說,怕影響你表哥工作,還怕他知道了擔心。
  • 中國式家庭悲哀:親戚關係疏遠,宴會成陌生人飯局,兩代人隔代溝
    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早已有了不同於往日的進步,便捷的聯繫方式卻沒有拉近親人間的距離;隔著屏幕,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日漸生疏。這不禁感慨,親人聚會卻成為了一場陌生人的飯局。尤其是低頭族的低齡化,讓越來越多的孩子也建立起了隔離之牆。
  • 關於代溝的問題?
    不知道多少年能產生年齡代溝?也不知道多遠的距離會有地域差異?更不知道理念差異的產生。我是一個70後,奔波在上海的東北人。因為經濟的向心力,做起了沒有退路的「農民工」,住在單位提供的集體宿舍裡。同住的還有一個河南的八零後小陳,和江西的九零大男孩小濤。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我是業務,經常出差;小陳負責售後,也要經常出差;小濤是生產,偶爾也會出差。
  • 關於代溝的那些有趣的事,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說起代溝那真的是一個令人頭大的問題,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代溝無處不在,家庭中與父母之間的代溝,公司裡與客戶或者同事之間的代溝,往往都是一個話題的終結者或者是導致溝通失敗的原因。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小故事,看看你們是否也中招過呢?
  • 親情永遠架不起代溝的橋梁
    有時還會與同學一起去秀場走秀,因為起始階段沒有足夠的本錢,所以什麼都在摸索中,東奔西走的,都是為了能養活自己,畢業了就不拿父母的錢而努力著。但是萍萍擔心,這都是個討生活的路子嗎?接不到活時餓著嗎?>陽陽的女兒結婚三年了,就是不想要孩子
  • 「爸媽,你倆怎麼在一起的」父母年輕的合照像兄弟,孩子無法淡定
    李先生這天在家裡打掃衛生,無意中看到了一本有些泛黃的老相冊,他隨手打開了一頁,發現裡面充滿了父母年輕時的合影。這讓他很感興趣,於是放下手裡的抹布,饒有興趣的開始一張張仔細的看了起來。只是越看李先生越覺得不淡定,因為在他印象裡,自己的媽媽一直都是非常漂亮的長長的頭髮,大大的眼睛,而且特別喜歡穿裙子,走到哪裡都能成為人們的焦點。
  • 孩子有這幾種行為,說明到了「仇親期」,管不好未來不孝順
    但是現在卻經常與自己頂嘴,好像父母做的事情全都不入他的眼。當母親提出一個意見的時候,果果總是表現出抗拒的一面,甚至不願與父母靠太近。回家之後就把自己鎖在房間裡,除非吃飯,怎麼也不出來。看到自己的孩子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果果媽非常疑惑,也很難過。其實孩子會變成如今這個樣子,是因為他進入到了仇親期。這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每個孩子都會經歷。什麼是仇親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