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朋友總是不願意在朋友圈示愛?」
這是上周一個粉絲在後臺發來的消息。有那麼一瞬間,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我不想把答案說得太絕對,所以陷入了深思。
然後,我拿出手機,順便刷了一下朋友圈,發現好像真的越來越少愛了。
我還記得一旦朋友圈打開,到處都是狗糧,別說什麼節日,就算是光棍節,也能展現出一波輝煌。
那麼,那些曾經表現出愛和愛的人後來怎麼樣了呢?
示愛,快死?
有一次,我看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研究「示愛對關係有好處嗎?」
研究表明:24%的情侶表示,在網絡公共平臺上示愛讓他們更幸福。
30%的人覺得容易引起嫉妒,讓自己有壓力感;其中,46%的人選擇公開戀情,但不喜歡在公共場合示愛。
參與這項研究的夫婦意見不一,但更多的人認為示愛不利於親密關係。
因為我們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維護我們的網絡平臺,更注重互動的消息和好評,甚至會在網絡平臺上製造一些「愛情」的虛假形象來維持我們的關注。
這樣一來,現實生活中情侶之間的關係就沒有網絡平臺上那麼親密了,更像是一種網絡人的設定,給自己幻想中的愛情加上了濾鏡,一觸即破。
所以秀恩愛死得快,真的不是開玩笑。
不示愛,就是不愛你?
只要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網絡平臺上示愛的情侶,絕大多數是永遠也走不到最後的。
相反,那些不把精力放在示愛和戀愛上的情侶,走的時間會更長,走的更穩。
那麼,這樣你就會有一個問題:你是不示愛還是不表露自己,是不是不愛?其實這個問題很複雜,因為是對方是否想和你有長遠發展的問題。
其實,在一段戀愛關係中,「開放關係」和「表露愛意」是兩回事。
開放的戀愛關係更像是對方和你之間的契約,為你未來的生活規劃你的契約是認同你的表現。
示愛更像是一種不成熟的愛情觀,在瘋狂中對外界隱藏著什麼。所以,戀愛中不示愛,不代表對方不愛你,只是不公開你們的關係。
越炫耀心裡越缺
其實從心理層面來說,愛的人表現得越多,愛的人就越少。
因為,這種表現更像是缺乏安全感。在心理學研究中,我們越是對伴侶缺乏安全感,就越會在表面上麻痺自己,從而達到內心渴望的愛情。
而頻繁示愛只是你覺得幸福正在失去的一種心理防禦措施。
所以,與其把注意力放在網絡平臺上,製造一種他很愛你的假象,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想想自己到底怎麼了。
最重要的是從問題的根源出發,擺脫「作愛」的束縛,讓你們的關係更健康。
蔡康永曾經說過:「我們要祝賀那些不送朋友的人,把他們的大部分精力放在處理現實生活上,並祝賀他們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沒錯,只要你們真心相愛,他就會在那裡作秀作秀。
當你把精力投入到現實生活中,你會發現「他愛你」是最常見的事情。有什麼值得展示的?
最後,願你們都遇到一段對大眾開放,但「不美好」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