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裡,有愛情,不代表能有完美的婚姻。
周國平先生說過一句話:
愛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則;婚姻是社會生活,遵循現實原則。
對這句話深以為然。
理想往往是想像出來的,現實才是最為真實的。
好比你愛一個人,深愛的時候,你以為自己能為對方做所有事,以為遇到什麼情況都不會後悔。
但真的進入婚姻後,可能一次吵架就讓你想離婚。
想像出來的愛情和婚姻,終究和真實的愛情和婚姻不同,也是因為這點,很多情侶能戀愛,卻不能經營好婚姻。
畢竟,婚姻不止是愛情那麼簡單,這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01.
對愛情的期望越高,對婚姻的失望才會越多
「結婚時,找一個你愛的,還是愛你的人」這個問題,和小時候考慮「長大後,到底上清華還是北大」一樣經典。
但是,雖然經典,卻基本無解。

因為愛你的人,沒那麼多,你愛的人,也不一定會和你結婚。
更重要的是,有可能你遇見一個和你相愛的人,並且順利結婚,即使這樣,你們也不一定能到最後。
就像當初的「雙宋」——宋慧喬和宋仲基。
一部《太陽的後裔》,讓很多人認為他們本就該在一起,之後兩個人第一次秀恩愛,便直接宣布領證結婚。
在不少人看來,這就是標準的童話故事,王子娶了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只是,童話故事往往截止於婚禮,對婚後生活並不會展開敘述,而宋慧喬和宋仲基的愛情,也截止於婚後短暫的高光時刻。
兩個人結婚不到兩年時間,傳出婚變。
和當初直接宣布結婚一樣,還沒等別人怎麼猜測,兩個人坐實了那些傳聞,一個賣掉了房子,一個重修住宅。似乎都想和曾經劃清關係。
於是,曾經讓人羨慕的甜蜜愛情不再,他們的婚姻只剩下一地雞毛。

在婚姻裡,很多人都容易犯一種錯,以為兩個人足夠愛,就能把婚姻維持下去。
但是,因為愛而結婚確實是一種幸福,不過有些時候正是因為愛,才看不清婚姻的本質,更加容易離婚收場。
好比每一段感情,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冷淡期,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摩擦,甚至有想要離開對方的想法。
當你對愛情的期望太高時,便會以為對方足夠愛你,自己足夠愛那個人時,什麼問題都會解決。
只是,有可能那個人也是這麼想的。
單純的想因為愛,讓對方學會退讓和包容,不如學會和另一半理性的溝通。
單純的想要保持婚姻裡愛的強度,不如學會接受愛情是會慢慢變淡的,這不是不愛,是愛以另一種方式存在。
生活中,吵得雞飛狗跳,卻又誰也離開誰的夫妻大有人在;看似琴瑟和鳴,卻盤算著離婚的人也不在少數。
前者,是真心想和對方過日子,所以哪怕吵架也不想離開,而後者,以為維持愛情最為關鍵,才忘記了婚姻是要過日子的。
因此,對愛情的期望越高時,對婚姻的失望才會越多。

02.
維持婚姻,愛情沒那麼重要
林語堂曾說:
「愛情不是婚姻的前提,愛情是婚姻的產物。」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林語堂和妻子廖翠鳳認識時,感情沒有多深,但結婚幾十年之後,卻越來越愛對方,活成了讓別人羨慕的模樣。
當初的林語堂,在認識廖翠鳳之前,一直有喜歡的人。
他會在書裡寫有多愛對方,會盤算兩個人的未來,也曾想過和對方走到最後。
只是,因為林語堂的家境沒那麼好,他喜歡的人在父母的勸說下放棄了他,直接向林語堂提了分手。
在林語堂最為難過的時候,認識了廖翠鳳。
這段感情剛開始,是廖翠鳳一個人主動的,她說喜歡林語堂,她說她不嫌棄林語堂窮,她說她要嫁給對方。
哪怕廖翠鳳家裡的條件不錯,家人都害怕她和林語堂結婚後要吃苦,所以不那麼統一,但廖翠鳳也堅持自己的想法。

於是,兩個人就那麼結了婚。
結婚時,剛拿下新娘的蓋頭,林語堂對廖翠鳳說:「你看,家裡就這個樣,什麼都沒有。」
廖翠鳳回了句:「不是還有你嗎?」
這一句話,堅定了林語堂要和廖翠鳳過一輩子的決心,於是在剛成婚,就將婚書一把火燒掉,他說:「婚書只有離婚時才用。」
林語堂和廖翠鳳的婚姻,也是有不少矛盾的。
只是每次有了矛盾,林語堂都是先道歉的那個人,不是換一個話題哄妻子開心,就是裝傻充愣假裝什麼都沒做,兩個人打打鬧鬧就過了一輩子。
兩個人金婚時,林語堂送給妻子一枚胸針,上面刻著一首情詩《老情人》,詩裡寫道:「若欲開口笑,除非相見時。」
也許這一句詩,便是對兩個人一生感情的最好總結。

03.
很喜歡《圍城》裡寫的一句話:
老實說,不管你跟誰結婚,結婚以後,你總發現你娶的不是原來的人,換了另外一個。
戀愛是看著對方的優點來愛的,那個人有數不盡的優點,似乎是最完美的一塊寶貝,於是怎麼愛都不夠。
但結婚後,是和對方缺點過日子的,那個人總有改不掉的毛病,需要你說了又說,甚至懷疑對方根本都沒聽你說了些什麼。
只是,那個人再不完美,也是你曾經選擇的人,是你想要嫁的人,是你對ta說「我願意」的人。
而你,只有懂了婚姻不止是愛情那麼簡單時,才能把婚姻維持下去,這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END—
今日話題:
你覺得婚姻裡可以沒有愛情嗎?
歡迎留言,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