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出院了,不同於其他患者。對於她,我倒是可以直接告訴你她的名字。因為我知道她不會在意。
幾個月前,她剛來的時候,有心包積液和多處轉移,走路說話都累。
如果不看到她本人,只看看她的檢查報告,再想想她近80的年齡,估計很多時候治療都不會太積極了。
不用藥,病自然越來越重,而用藥一搏可能逐漸好轉平穩。
只是後者對於高齡患者來說,註定是殊死一搏。
這樣的老人往往是被瞞住病情,子女做主。
而這樣情況下,多數子女並不會積極應對……
當然,我覺得,只要是患者真實意願,怎麼選擇,都是合理的。
但王阿姨跟其他老齡患者完全不一樣。她對自己的病情非常清楚。也完全是自己作主。跟她說了病情後馬上選擇積極治療。她女兒也完全隨她自己決定。
還好,經過幾個月的治療,總算有所控制。說話開始中氣十足,又能四處走動了。
這是眾多患者中最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
王阿姨不到20歲就追隨愛情進藏工作。當過教師、衛生員、駕駛員、記者,當過計生幹部,也幹過企業管理。 退休以後也還作為組織者為貧困地區付出愛心。
當然,這都是前不久她經治療後病情好轉有精神跟我聊天時我才得以知道的事兒。
她拉著我繪聲繪色地講20多歲直到近80歲在藏的工作和生活。
當我看到她在布宮腳下的照片,心不由得為之一動。因為曾經我老媽做為華西學子也在1965年大學畢業後進藏工作過,當時也留下過這樣一張背景的照片。這照片瞬間讓我和她產生了某種難以言表的聯結。
之後的時間,她給我分享電視臺對她的採訪。也給我看過她寫的小文章。
她曾經對我說:都這個歲數了,我也不用低調了。梅醫生你覺得什麼對大家有用,都可以分享。
『
一直覺得,故事可以引人思考,更可以讓人保鮮。
我對她說,說說您的故事吧。
還真不錯,她自己也這樣覺得。
看著王阿姨在小小的手機屏幕上手寫出的故事。
她跟我說,眼睛不行,幫我看看有沒有錯誤。
我心想,有啥錯誤呀,我得先給您點個讚!
謝謝閱讀,歡迎關注 「梅姐姐醫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