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剛參加八路軍就當團長,後成兵團級幹部卻沒軍銜,一生沒有娶妻

2021-01-22 杜詩韓文

1956年,時任新疆建設兵團司令員的陶峙嶽,趕赴北京參加人大會議,會議期間曾受到主席的接見,令他激動不已。

見面前他尋思,主席這次肯定會有不少關於新疆建設的問題要了解,對此陶將軍也做好了充分準備,但沒想到主席見到他後,第一句話就是「張仲瀚結婚了沒有啊?」

張仲瀚是誰,他的婚姻問題為何受到主席的重視,今天我們就說一說這位新疆開發建設的大功臣。

知識淵博的青年才俊

1915年,張仲瀚生於河北滄縣,張家是當地有名的富戶,所以張仲瀚自幼寢食無憂。而張家家風尚好,自識字後,張仲瀚就喜好讀書,而且他涉獵廣泛,什麼種類的書籍都要看一看,長積月累下來,天文地理、詩經禮儀都懂一些。

16歲時,張仲瀚考入北平的平民高中,此時正值「九一八」事變,國土淪喪,激起這些愛國學生的熱血,他們上街遊行向政府請願,希望能夠派兵北上抗日。

在抗日愛國運動中,張仲瀚有幸結實地下黨員曹幼民,兩人熟識後,曹幼民覺得張仲瀚知識淵博,文採也不錯,就介紹他加入「左翼作家聯盟」和「左翼戲劇家聯盟」,並讓他負責月刊《新帆》的編輯工作。

由於表現出色,在1933年底,由曹幼民介紹張仲瀚入黨,開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半路出家」的八路軍主力團團長

入黨後,張仲瀚回到河北老家,當時他的伯父是河北省政府的廳級幹部,在伯父幫助下,他成了河北蔚縣縣政府的科長,後轉任博野縣的專員公署秘書、博野公安局局長。

有了這些合法職位作掩護,對於他革命工作的展開非常有利,特別是在擔任博野公安局局長期間,當時我黨領導的高蠡起義遭到敵人的反撲,最終失敗.當時有不少黨員和起義骨幹都來到博野縣,是張仲瀚利用職權保護了這些人,為革命留下了火種。

抗戰爆發後,張仲瀚在河北率先舉起抗日旗幟,在地方組織協助下,他組建了一支一千多人的河北民軍,由他擔任民軍司令員。

雖然這支抗日隊伍由他一手創造,但他最終響應上級要求幹部回鄉組織抗日武裝的號召,將河北民軍移交給呂正操將軍,返回滄縣,很快又組建了一支抗日隊伍,對外稱之為津南抗日自衛軍,張仲瀚擔任自衛軍司令員。

當初有不少河北民軍的幹部自願跟隨他,這些人都成為自衛軍的骨幹,在張仲瀚領導下,隊伍紀律嚴明,戰鬥力也很強,在幾次勝仗後,自衛軍聲名遠揚,很多人慕名而來,隊伍也發展到2000多人。

賀老總進軍冀中後,張仲瀚主動要求加入八路軍,不久津南自衛軍與八路軍719團合編,原719團團長何慶積改任副團長,而張仲瀚擔任719團團長。

一加入八路軍就當主力團團長,八路軍哪個團長不是參加過反「圍剿」、走過長徵的,都是從死人堆裡闖過來的,對於這個「半路出家」的團長大家可是不服氣。

對於這些,張仲瀚只能用事實說話,他接連組織了幾次戰鬥,每次作戰都臨危不懼,指揮若定,特別是在陳莊伏擊戰中,一戰就消滅了300多日軍,幾戰下來,打消了大家的怨氣,120師再也沒有小瞧張團長了。

一生沒有結婚

1949年9月,蘭州解放時,彭老總曾提出一個計劃「我們要一手拿槍,一手拿鎬,今年一定要進軍新疆,為明年開荒生產做好一切準備」。

不久,陶峙嶽率領十萬大軍起義,新疆和平解放。三個月後起義官兵改編為第22兵團,1949年,第22兵團在陶峙嶽率領下,開始了新疆開發建設的歷史。

1950年3月,張仲瀚調到第22兵團,擔任第九軍政委,因工作出色後升任第22兵團的政治部主任。

作為兵團級幹部,張仲瀚是可以授予中將的,起碼也是個少將,不過由於55年他已改任農墾部副部長,離開軍隊系統的他錯過了授銜。

而張老的另一個人生不足,就是一生沒有娶妻,不過對於他的個人問題,很多人都關心,連主席也掛著心上。

開國上將王震,作為他的老領導也曾給他介紹過對象,可惜最後沒有成,後來也有人給張仲瀚千針引線,可惜都沒有撮合成,到後來張仲瀚也就再也不考慮個人問題了,這樣一來就耽誤了。

張老雖然一生沒有娶妻,但是他還有一義子,離休後的張老身體不太好,都是由義子照顧的。

1980年3月9日,張仲瀚病逝於北京,享年65歲。

相關焦點

  • 八路軍山東軍區第三師共有三個團,師長、團長後都為何軍銜?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是「盧溝橋事變」後由中國工農紅軍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及陝北紅軍等部隊改編而來,1937年8月下旬成立後即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1938年初,八路軍正規部隊(津浦支隊)到達冀魯邊,1939年初八路軍115師主力進入山東。
  • 堂堂八路軍團長娶不起老婆?這是真的,因為他拿不出一百塊錢來
    115師343旅685團團長的時候,有一次他想和政委吳法憲想選一個地方好好地打一場伏擊戰,所以經常和政委吳法憲兩人帶著偵察兵,親自跑到日軍的據點附近觀察地形,當然了,肯定是要帶上當地熟悉附近地形的老百姓了。
  • 蕭鋒一生參戰1365次,6次身負重傷,為何最初僅授大校軍銜
    1955年,建國後首次立功大授銜儀式上,一生打過1365次戰役,6次身負重傷,在全國解放前夕已經當上軍長,建國後官至北京軍區裝甲大兵種副司令的蕭峰,按相關資歷和軍功,完全符合授銜開國少將甚至開國中將的標準,最後卻僅被授予了大校軍銜,這是怎麼回事?
  • 他貌不驚人,卻有一身膽識,不愧為將軍中的第一猛將
    1932年,他參加了寧化中國工農紅軍,並於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期間,他擔任紅十二軍第36師,班長,排長和連長。參加了反「圍剿運動」和中央蘇區長達25,000英裡的行軍。抵達陝北後,他調到紅一軍的第一師。他於1936年加入陝西紅軍大學。畢業後,他被調到紅二軍第4師。
  • 東北局要韓先楚回第三師,黃克誠說,第三師不缺幹部
    最開始他是八路軍688團副團長,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他就升任689團團長了。這個689團是新組建的團。 雖然在平型關戰役中很遺憾當了後備,沒有上場的機會,韓先楚卻帶領689團打了好幾場漂亮仗,受到129師劉伯承師長和朱老總的點讚。到1940年,他就升任344旅副旅長。兩個月後,升任新編第三旅旅長。
  • 宋時輪將軍迎娶鄭氏兩姐妹傳為佳話,他的後人現在如何?
    宋將軍參加過萬裡長徵,曾先後擔任過紅三十軍軍長和紅二十八軍軍長之職;抗戰開始之後,宋將軍擔任120師358旅716團的團長之職,在抗戰時期同樣立下了許多戰功;解放戰爭開始之後,宋將軍先是擔任山東野戰軍參謀長、渤海軍區副司令之職,後來又擔任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司令員之職,率部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宛西、宛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多次戰鬥,上海解放之後
  • 「日本八路軍」小林清——生是日本人,死為中國魂
    9月2日至3日,小林清的長子——日本八路軍新四軍戰友會事務局長小林陽吉以「日本老戰士代表團」秘書長身份,來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8月28日,小林陽吉接受了《北京周報》記者專訪,講述了其父小林清的故事。
  • 田華的愛情故事,談戀愛挨處分,一生愛一人,如今兒子是大校軍銜
    田華於他來說,是一場不計較後果的奔赴。01一見鍾情1944年,被分配到晉察冀軍區抗戰聯社的蘇凡是他一生幸運的開始那天他還在洗漱,他想照顧一生的女孩子就這麼進入了他的生命。只是簡短的一個照面,他卻記住了女孩驚豔的笑顏,那雙仿佛如有光的眼睛刻在了心尖,這就是16歲的田華。年輕的她好奇城裡來的學生,碰巧遇到了俊俏的蘇凡。緣分是說不明白的,蘇凡和田華的相遇就像是冥冥之中註定好了的,所有的巧合只是為了這一次的遇見。他比田華大了四歲,這樣的年齡差讓蘇凡對田華的照顧也多了些,輕聲細語,溫柔似水讓16歲的女孩子怦然心動。
  • 兵團符號:塔河五姑娘
    最初有20多位姑娘參加會戰,因勞動艱苦卓絕有人選離開,最後只剩下我們5個人,我們組成了女子突擊隊,堅持與小夥子們一起堅持在勞動一線,幹勁甚至超過了男隊員們,成為一代人的青春楷模。塔南總乾渠地形複雜,有高達幾十米的沙包,有粗粗的胡楊,還有密匝匝的紅柳叢。那時既沒有獨輪車,也沒有拖拉機。沙包,要靠肩膀挑走;大樹,要用雙手放倒;紅柳,要拿坎土曼挖掉。
  • 進擊的巨人:15位調查兵團成員身高,埃爾文高出兵長18cm
    進擊的巨人是一部被稱為經典著作的漫畫,他的作者不僅對故事描述得非常清楚,設置的懸念也讓網友們極為好奇,在細節方面更是十分注重。在進擊的巨人中,無論是巨人的形象,還是面部表情的刻畫都非常的生動,而且在角色身高方面的設定,也是很合理的。那麼在進擊的巨人中,較為主要的15位調查兵團角色之間的身高具體是怎樣的呢?1.
  • 廣東東莞對口支援兵團三師圖木舒克市跨越萬裡的「牽手」
    2010年起,東莞市開始對口支援兵團三師圖木舒克市,一大批援疆幹部和人才踏上了這條萬裡「上班路」,主動融入新疆、奉獻新疆,用汗水和堅守書寫著援疆路上的「東莞故事」。據統計,2017年至2020年,東莞市向兵團三師圖木舒克市累計投入本級財政資金連同省級財政統籌資金達29.7億元,約佔兵團受援資金總額的29%。
  • 日本兵小林寬澄:轉投八路軍後加入我黨,兒子還以中國憲法命名
    小林寬澄,就是反戰聯盟裡的一位,他也是最後一位去世的日籍八路軍戰士。僧二代走上戰場小林寬澄出生於日本群馬縣天台寺,他的父親是這座寺廟的主持。在日本,和尚是一份非常高大上的職業,不僅受人尊敬,而且可以娶妻生子、免稅,收入頗豐,屬於金領階層。而主持更不用說了,往往是寺廟和寺廟山頭產業的所有者,大約相當於家族企業的董事長,非常的富有。
  • 八路軍被鬼子包圍,許世友指著一名日本兵:給他一挺機槍,讓他上!
    這些日本孩子,有的不到二十幾歲,就參加了日本組織的訓練營。簡單培訓後,就立馬送到中國參戰。其實,這些日本少年同樣是戰爭的犧牲品,被人當作工具使用。 可是,小林清只是一個單純的孩子,他並不懂得是非曲折,卻只能接受家人的安排。就這樣,他來到中國,成為了華北日軍的一分子。不過,在這裡他沒有得到溫暖,日本士兵以大欺小,不停的欺辱他。他也是無比憤怒,尤其看到日本士兵虐待百姓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的同胞喪盡天良。
  • 聶榮臻:幹部不準和演員來往
    全國有大大小小無數個戰區,至少在晉察冀根據地,這樣的愛情不會出現,因為聶榮臻元帥明令禁止八路軍幹部跟地方上的女同志接觸。晉察冀根據地一直是全國模範根據地,聶榮臻將這裡治理得井井有條,之前被日軍破壞的社會秩序完全重建了起來。晉察冀根據地不僅經濟上能夠自給自足,不管是八路軍戰士還是普通百姓,全都能吃得飽穿得暖,基本生活需求保證之後,還能提供豐富的文化生活作為消遣和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