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愈姑娘
看到一個新聞,真的太魔幻了。
一個女子相親竟然帶了23個親戚去,一頓飯吃了近2萬元。
男方去結帳的時候,看到巨額帳單,直接跑路了。很多人指責這個女子,厚臉皮,拎不清。的確,相親允許這麼多親戚去,完全是無腦行為。
但再仔細分析一下,錯的僅僅是這個女子嗎?我反而覺得她那些親戚更可惡。
從這名女子在家族群的聊天記錄,可以看出始作俑者就是她那些親戚,說要多吃多拿,測試男方的胸懷。
這整個事件中,男方和女方都是受害者。
不過這件事對男方來說不是一件壞事,至少看清了女子身後的那群吸血鬼親戚,及時止損,總比在一起後被纏上強。
說到親戚這件事,中國式親戚,有時候真的是一場災難。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說過:
「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並不在於是否是親戚,小時候常常把親戚二字看得美好而重要。長大了,開始獨立生活才知道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
拎不清的親戚,最可怕。
還記得電視劇《安家》那個老洋房的故事嗎?這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
老洋房的主人龔先生在生意上遇到困難,想把老洋房賣了用於資金周轉。老洋房值1.5個億,眼看就要成交了。
突然殺出一個太表姑奶奶,拖家帶口,霸佔房子,聲稱這房子也有他們一份,必須分給他們5000萬。這是一個農夫與蛇的故事。
幾十年前,太表姑奶奶一家走投無路,龔先生的爺爺收留了他們,騰了幾間房子給他們住。那麼多年,龔家不僅補貼他們生活,而且從沒收過房租。
後來,這一家子搬出去住,要買房,龔家還借了他們錢,十幾年了,一分沒還。龔家有錢,心也善,從不跟他們計較這些。
沒想到,現在房子要賣了,他們卻跑出來訛錢,還獅子大開口。為了得到這5000萬,他們撒潑打滾,哭鬧叫喊,賣慘博同情。
當然最後的結局不錯,這群無賴親戚被趕走了,他們一分錢也沒得到。
不過還是令人唏噓,所謂親戚,不過如此。中國人對親戚總是多了一分善意,總以為沾親帶故的能彼此有個照應。
事實上,不是每個親戚都能拎得清,有的人正是因為親戚二字對你道德綁架,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壓榨你,剝削你。
《十宗罪》裡有一句話是這樣寫的:
「人性之中有著冰山一樣的冷漠與殘忍。」
人性的陰暗和自私,從來不會因為對方是你親戚就弱化了。
更多的時候,農夫與蛇的故事反覆上演。
《蝸居》裡面的宋思明曾說:
「關係這個東西啊,你就得常動。越動你就越牽扯不清,越牽扯不清你就爛在鍋裡。要總是能分得清你我他,生分了。每一次,你都得花時間去擺平,要的就是經常欠。欠多了也就不愁了,他替你辦一件是辦,辦十件還是辦啊。等辦到最後,他一見到你頭就疼,那你就贏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那些拎不清的親戚,往往就是這種心理。他們是最惡毒的利己主義者,從不會站在你的角度考慮問題,不管你做得到還是做不到,他們都要讓你幫自己實現目標。
遇到心狠的,會果斷拒絕這些無理要求。遇到心軟的,只能任憑他們壓榨,到頭來還落不著一句好。
看過不少被親戚坑慘的例子:比如把房子借給親戚住,親戚卻把房子據為己有;比如借給親戚錢,結果要不回來了;比如給親戚找工作,對方做不下去到頭來成了你的錯……
我只想說,遇到好親戚要珍惜,遇到拎不清的親戚離得越遠越好,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他們會提出多少要求,又會在你身上壓榨多少利益。這些親戚就是個無底洞,你永遠也餵不飽。
親戚關係,往往是最功利的。
《增廣賢文》中有這樣一句話:
「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親戚也是講究圈層的,如果你家窮困潦倒,恐怕沒有幾個親戚會接近你,更怕你求他們幫忙,成為他們的包袱。如果你家有錢,就是住得再偏遠的親戚都會上門。
這背後的潛規則是,富人比窮人更有利用價值。
《都挺好》裡面也有一個這樣的親戚,是蘇明玉的舅舅。這個舅舅見蘇家的幾個兒女都在大城市立足了,蘇大強還買了房子。
於是,他拖家帶口來了,還傳播著各種扭曲的價值觀,什麼小輩必須尊重長輩,有錢給親戚花是理所當然的。
當時蘇明成和他借了3萬塊,結果賠本了,一下子還不上了,沒想到這個舅舅大鬧辦公室,讓蘇明成丟了工作。
在打鬧過程中,不小心受傷了,舅舅還訛上了蘇家,一開口就是十萬塊錢。
這個舅舅的惡劣行為可不止這些,蘇明玉母親在世的時候,處處扶持這個弟弟,從他結婚到生子,蘇家都沒少掏錢。
一筆一筆記著,多年下來,已經有了20萬。面對帳單,舅舅死活不承認,要他還更是天方夜譚。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害怕幫親戚了?因為他們根本不懂感恩,更多的時候,抱著理所當然的態度。
你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對你唯唯諾諾,你若是失去了利用價值,恐怕都不會多看你一眼。
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情況是,如果你發達,那些窮親戚就求著你幫忙辦事,要麼就是找工作,要麼就是藉助,要麼就是找對象。
仿佛你成了服務所,什麼都得做。如果你要是拒絕,對方又會擺出高高的姿態:「親戚之間,幫一下怎麼了。」
如果你有一天落魄了,這些親戚又會離你遠遠的。小
時候我家裡窮,父母連我們姐弟的學費都拿不出來,只能去跟親戚借。其中一個舅舅家裡比較有錢,他連3000塊都不肯借,生怕我們家還不上。現在我們長大了,家裡經濟條件也變好了,我舅舅反而說缺錢的話就和他借。這種假把戲,不知道在噁心誰。
人性最陰暗的一面,莫過於虛偽和冷漠。
有的親戚真不如朋友來得有義氣,你費盡心思維護的親戚關係,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都躲得遠遠的,而真心朋友反而像一盞明燈照亮你前行的路。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年輕人越來越討厭走親戚了?
這點我感同身受,每年春節回家,我都很少去親戚家。
實在受不了一些親戚的嘴臉,他們一邊打聽你的工作,一邊又催你結婚。
看似為你好,實際上沒有幾個親戚見得你好的。
人性都是差不多的,恨不得大家過得一樣才好,你要是太出類拔萃了,反而會刺痛他們的神經。
《知否》裡面的康姨媽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見到王大娘子比自己過得好,便想方設法從中U掇,恨不得她惹上禍事才好。
於是,康姨母一邊挑撥離間王大娘子和明蘭的關係,一邊又慫恿她給盛老太太下毒。不僅如此,看著明蘭成為了侯爺夫人,她更是嫉妒心大作,想方設法要毀掉她。
東窗事發,她也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生活裡要是有一兩個這樣的熊親戚,你的日子就安穩不了。
再說回前面提到的女子相親帶23個親戚去的事情,根本問題就是出在這些親戚身上。相親本來就是一件很私密的事,這些親戚跟著去就已經足夠離譜了,結果還要多吃多拿。
23個人吃了近2萬塊,也不知道這些親戚吃了什麼。事後還要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簡直是大寫的不要臉。
中國式親戚最大的問題出在哪裡?
缺乏界限感。
費孝通曾在《鄉土中國》說:
「西方的家庭關係就像一捆木柴,雖然被家庭的紐帶綁在一起,但是作為木柴個體而言,他們還是獨立的,彼此之間的界限是明晰的;相反,中國人的家庭關係更像石子投到水面後水面上的漣漪,是一種由己推人的模式,你很難分清楚彼此之間的界限。」
想要減輕這些親戚帶來的困擾,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他們保持距離。
在現在的大環境下,我們無法徹底和親戚隔絕,但是至少我們可以保持界限,分清楚什麼是親戚的事,什麼是自己的事。
設立好自己的邊界,不要讓壞親戚一次次侵入你的生活。當遇到熊親戚作妖的時候,也要勇於拒絕。
《奇葩說》裡,陳銘曾講述了一個他父親的事,那個年代,他父親是親戚中的佼佼者,結果是每一年都有無數親戚上門求辦事。後來,他父親忍無可忍,直接發飆:「別人我這個親戚了!」
此後的幾年,熊親戚再也沒上門鬧,親戚關係反而變得更好了。
和親戚走得太近是一場災難,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你更無需幫他們背負包袱。無論是什麼關係,摻雜了太多利益糾葛,只會害人害己。保持界限,不縱容任何人,才能讓生活變得簡單純粹。
END.
今日話題:
你是否也有不靠譜的親戚?
歡迎留言討論。
愈姑娘:情感作者,專注新時代女性的成長和情感。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