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人過四十五,真正的人生剛剛開始

2020-11-02 新咖醉文化

人生總是要在不停的成長中,最終能夠到達一個成熟的結果。只是這樣的成熟,很多時候並不是跟年齡相關,而是要有一場人生的經歷,能夠在風雨飄搖後或者是上下沉浮後,能夠立足於人生的某一個階段。

這樣的階段,是經過考驗後的真正成熟,它必須要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洗禮,或者是喜出望外後的悲傷,或者是山窮水盡後的希望,不論是哪一種人生,只有在情緒的大起大落後,你才會掀開之前對於人生的迷茫和自信,從而有一種透徹又清醒的狀態。

因此很多人口口聲聲說,過了三十歲的年齡,就已經是窮途末路,就已然是波瀾不驚了,可惜這樣看似將自己視為成熟的行為,實質上不過是一種披著「成人」標籤的幼稚罷了。

從走上社會之後,我們勢必就會從自己向著目標的進取中得到一些困惑和阻攔,然後在某一個時間節點上迎來自己的新生,這樣的新生就是對於人生的真正認識,也就是意味著人生的真正開始。

而這個時間節點,一般都是從四十五歲開始的,所以俗話才說「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四十五歲以前,你未必能夠懂得所有的人生意義,或許你認為生活就是家庭和孩子,但是卻往往忽略了自己,因此當你到了四十五歲的時候,你要能夠知道人生才是剛開始,而你需要做到的,就是不要在這樣的幾件事情上虛耗你的人生和時間。

一、無意義的社交

人總是喜歡抱團,就算是不能夠呼朋喚友,也難以忍受形單影隻,人類社會中就是社交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因此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要做好自己之外,還需要「照顧」好別人,我們需要用一種或有或無的關心,來維繫和別人之間的關係,以便能夠從這樣的關係中汲取到我們想要的尊重和認可。

可是人生在世,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將精力過多的放在社交上,因為總是想要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勇氣和毅力開始我們的生活,好像我們永遠不能夠脫離「整體」而活著,你的世界並不只是你的,而是你和很多人的結合。

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太多的社交生活 ,因為生活的整體,不會是我們和其他人之間的連接,而是我們的生活和內心之間的貫通。如果一個人忽略了自己的內心,那麼縱然他的生活有多麼的多姿多彩,再多的認可也不能夠填補他真實的空虛。

在你將眼光都放在別人的友誼上時,也需要抽出一些精力來照顧自己,我們並不擁有無限的時間,當你將自己的時間全部都贈與他人的時候,那麼你活著的意義便已經是大打折扣了。所以,聰明人會擺好社交和生活之間的權衡,在這樣的權衡中,會爭取將自己的時間分配到有意義的事情上去,不讓多餘的社交來損耗自己,這樣你才能夠真正開始你的人生。

二、小事上的取捨

有人說,判斷一個人失去了生活動力的標誌,便是看他是不是開始浪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去投入到一些沒有門檻的小事上,譬如說釣魚,文玩,盤核桃等等的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

曾國藩有一次寫信回老家,問族中子弟近來在閒餘時都如何娛樂,回信告訴曾國藩,京城去年興起的一種洋玩意,叫做照相機的東西,在家族中很是受到年輕子弟的喜歡,有不少子弟都託請上京的商人,回到湖南後給自己也捎帶一個。

曾國藩很是嚴肅的寫了一封勸誡信,說自己到京至今已經有八年,除了在王爺家見過此物,京城學子無一人沾染,近在遲尺的學子都不染手,為何千裡之遙的曾家子弟卻樂此不疲?


無非就是心性上的區別,若是一心想要登科舉仕,就是將照相機放在眼前,也能夠專心致志的看書,絕對不斜視一眼,因此若為了這個東西荒廢了自己的生活和學業,那就算是留下了影像,也無法傳世,若能夠一心治學,又何愁千年萬世後,自己會泯滅無聞。

曾國藩的這一席話,便是道出了人生的真諦,當一個人對毫無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的時候,並非是興趣使然,只是對於現實的逃避,因此在生活中,很多四十多歲的人,就會一頭鑽進各種的小事瑣物上盡情迷戀,而他們的人生,也自然就已經是停步不前。

倘若人生七十年,四十五時也能夠有二十多年的拼搏,何愁不能夠再創輝煌,拼一手成就,若是將人生的躍躍欲試全部給損耗殆盡,豈不是太過愚蠢了。

相關焦點

  • 俗語「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在講什麼?古人為何這樣說?
    時間真的過得好快,不知不覺自己就已經人到中年。年齡大了,身體狀態也一天不如一天。記憶力也大不如從前,經常剛剛說過的話,轉個身就忘記了,真的是人老了,不中用了。老話常說:「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這講的又是什麼意思呢?古人為何會這樣說?
  • 「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人到中年,還喜歡做這三件事,難有出息
    俗語有云: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人到中年,家庭和事業應該都穩定下來了,更重要的是,心智發展也應該成熟了。
  • 人過四十五,三種人少來往,晚年日子越過越好
    老話有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過了四十歲,早已步入了人生的中年期。這個年齡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可想而知。對於很多人來說,四十五歲是個不上不下的年齡。在單位已經成了「老油條」,但離退休還有十幾年,還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到底怎麼樣。
  • 爺爺說:人到四十五,要注意提防這四個圈子
    午後,我和年近90的爺爺坐在開滿了絲瓜花的小院子裡聊天,看著那一圈圈糾纏在一起的絲瓜藤,爺爺說:孩子啊,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你也四十五歲了。人到四十五,是一個很關鍵的年齡,在這樣的一個年齡,你一定要警惕人生的這四個「怪圈」,千萬不要被四個「怪圈」纏住,套中一個下半生就會陷入命苦的狀態了。
  • 你覺得人生哪個階段最從容、成熟、淡定?
    非常贊同四十不再有困惑的觀點,今天又看到這樣一句話「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是說人在四十五歲,介於不惑和知天命之間。古人將45歲的人,比作出山的老虎,彰顯出與眾不同的威嚴和兇猛。人們常說「薑還是老的辣」,雖然人到了45歲,身體機能,體力等方面都比不上年輕人了,但45歲的男人,思想已經非常成熟了,有了歲月的沉澱。遇到事情坦然處之,再也不像狼那樣的兇猛,而像虎一樣,懂得謀定而後動,有一種王者風範。
  • 人到四十,人生才剛剛開始
    如果你兩口子都有工作,那麼你的家庭收入,超過了一萬元,那麼你的家庭就能夠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如果你是一個事業有成的人,自己開公司,那就另當別論,你根本就不在乎家庭的開支,更在乎生意場上,是虧本了,還是賺錢了。事實上,「月收入過萬」的家庭,佔比不會太高。大部分的家庭,月收入三四千到七八千。
  • 四十五歲以後,麻煩你不要急著叫我老年人
    「四十五歲以後的人了……「講實話,這句話,是最近幾年來,我特別不待見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我也是被圈在其中的那一部分人。而且,通常說這種話的人,他們大多是圈在四十五歲以後的圈外人,更關鍵的,是他們關於四十五歲以後的評價,大多都帶一些負面的東西。
  • 四十五歲女人的覺醒
    一直覺得很忙,不知不覺已經超過了四十五歲了,魚尾紋也爬上了眼角,父親在七月份已經去世了,處理完父親的後事,很長時間都是一個懶的狀態,除了必不可少的上班,吃飯,管理孩子作業,剩下就是在床上躺著,連女人最喜歡的購物一次也沒去過。混混沌沌,心中猜想自己很符合抑鬱症的症狀,任由家中衛生髒成一團糟,家人以為我還沒有從父親去世的悲痛中走出來,一句話也不責怪我,只有我自己知道是心理出現毛病了。
  • 人到四十五歲,才會真正「開竅」:明白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人們大多到了四十五歲才會明白很多道理,像是真正「開竅」了一般,很少再吃虧了。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鬼谷子有云:「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20或30歲人,年輕氣盛,容易犯錯,很多人可能只有到4歲才會明白鬼谷子的話。
  • 典藏 | 四十五分鐘的父女情
    全家為此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但馬克卻樂觀地告訴妻子:「我一定會撐到女兒出世的那天。」為此,馬克積極地配合治療,可病情依舊逐漸惡化。治療過程極其辛苦,馬克卻始終堅持著,他的求生意志超出了醫生的想像。幾個月後,馬克的情況越來越糟,但妻子的預產期還沒到。這時,妻子毅然做出了一個決定,她要立刻手術,讓預產期提前。
  • 人過中年要謹記:人有所為,有所不為,每一段生命都有它該走的路
    生活中真正的道理,其實都是在市井之中來回穿梭,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有時候讀懂了俗語,也就看懂了生活。有句俗語說:「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五十多情,雞犬不寧」,如今想來,仍覺得言之有理。有人說「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褪去了年少輕狂與稚氣,未及中年歲末與滄桑,40多歲恰恰是一個年富力強的黃金階段。
  • 四十五歲的女人老了嗎
    時光荏苒,轉眼就到了四十五歲的年齡,對著鏡子望著有些滄桑的臉龐,已經沒有年輕時候的漂亮,身上的贅肉也下垂了,難道自己真的開始已經老了嗎?最關鍵的是我現在還是單身,離婚已經四年了,我一直期盼著那個真正愛我的男人出現,渴望他的呵護和包容,但是我卻漸漸的變老了,就像一隻無力的手,已經抓不住任何的東西了。現在有一個30歲的男孩在不斷的向我示好,到了我這個年齡,對於他的舉動其實是心知肚明的,但是我卻無法接受一個比我小15歲的男人,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大的氣力了,不敢再嘗試戀愛的甜蜜與苦澀,只是貪戀期望與愛的男人溫存。
  • 周恩來總理逝世四十五周年紀念 | 大鸞翔宇御浩然
    周恩來總理逝世四十五周年紀念 | 大鸞翔宇御浩然 2021-01-08 0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女人過了四十五,千萬別去「硬拼」這兩件事了,你越早知道越好
    其實誰的一生都寫滿了各種各樣的不容易,為了生活,努力為生活打拼沒有錯,但是人一旦過了四十五,尤其是女人,有些事情就不能硬去「拼搏」了。45歲的人,到了人生中最辛苦時段,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單位家裡都是頂梁柱,難免有力不從心的時候,但是45歲的人一定要清楚,哪些事不要去硬拼,絕對不能去硬做。
  • 四十五歲離婚女人,凡事都要順其自然,成全好事!
    婚姻並不是人生的全部,雖然失去了婚姻,但這日子還是要繼續過下去的。故而,好好規劃以後的生活,也是必要的。再說,離婚了,並不代表以後不結婚了。還是可以繼續擁有婚姻的。李姐是我的一個讀者,她今年四十五歲。這個年齡,她卻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打擊。她離婚了。以前,她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會離婚。可,現在現實擺在眼前,不得不去接受這一切。
  • 四十五歲的男人都喜歡什麼類型的女人,看完發現我做不到
    林先生,今年四十五歲。我和老婆是相親認識的,一開始沒有什麼感情。那時候我算比較風光,車房都有,在同齡人裡也算佼佼者。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在孩子出生第二年,我投資失敗,家裡欠了一屁股債,這其中還包括老婆娘家親戚的,他們天天上門堵我老婆要錢。那時候我一蹶不振,天天出去喝酒打牌什麼都不管。
  • 萬曆四十五年,努爾哈赤把進貢的蜂蜜做成了行軍乾糧?
    萬曆四十五年,一個傳言在遼東地區傳開了,建奴努爾哈赤在搞軍備,他們把蜂蜜做成乾糧儲備起來,作為行軍打仗時的軍糧。建州部的蜂蜜一向是貢品,每一年都向皇上進貢。但自從萬曆四十一年後,朝廷便沒再收到他們的蜂蜜,至此已有三四年的光景。這與傳言不謀而合。不幾日,朝廷派都督突至遼東實地調研,甚至努爾哈赤沒收到正式的消息,因此沒有親自至郊外迎接。
  • 我終於在四十五歲這年與水火不容的母親和解了
    從十三歲的叛逆,到四十五歲時和母親的和解,這一條漫長的路,陳菲和母親有著怎樣的故事?下面是陳菲的自述。不堪回首的,噩夢一樣的童年往事作為七O後人,記憶中的童年生活都是困頓而匱乏的。除了食物,精神也是如此。我的家和許多小城市裡普通的家庭一樣,清貧而拮据。
  • 此人是康熙四十五年進士,官做得不大,但卻寫了一手好書法!
    #三晉書畫名家#崔致遠,生卒年未詳,字靜庵,清曲沃縣人。康熙四十五年進士,官四川大竹令,多有善政。後由吏部主事遷吏科掌印給事中,尋遷兵部員外郎。著作有《易注洪範傳》刊印行世。亦善書法。清崔致遠書。行書。墨跡。紙本。
  • 一個四十五歲大叔,病魔鬥爭中獨帶一女丟失了家的鄉愁
    今年己經四十五了,一晃以快過中年,說起鄉愁,一直伴隨我的是家愁,我人生中經歷過幾次:剛初中畢業第二年,剛有十八歲,五十九歲的母親生病去世,我覺得家沒了,我活著還有意思嗎?今後怎麼過?看到年老的父親,我挑起了家的頂料柱,學會了種壯稼,慢慢的,我學會了農村生產的大部分技術,在艱苦勞作中,人慢慢長大,在二十二歲時,經媒人介紹,我成家了,終於有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