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都說結了婚就沒法跟戀愛時候那麼單純了,不僅是因為結婚後激情變淡,要轉為過日子的心態,也是因為結婚後要牽涉到雙方家人,如何跟他們打交道也至關重要。
如果另一半家人明事理、懂界限,婚後小兩口的生活才會不受那麼多幹擾。畢竟很多家庭矛盾不是因為夫妻觀點不合,而是因為公婆或嶽父母的幹預才被點燃的。
這不前兩天就接到一位寶媽的私信留言,說自己遇到個棘手事。他們已經在城市買車買房,生活雖說過得去,但因為房貸和孩子教育,還是不能鬆口氣。偏偏公婆總是讓老公接濟小叔子一家。
小叔子人不壞,就是比較懶,不肯好好工作,還有個孩子上小學。每次他拿不出工資來養家,媳婦就要跟他吵,公婆就急忙找老公要錢,說不給點補貼小叔子就要被離婚,孩子說不定也會被帶走。老公心軟,人又孝順,爹媽的話從來都是聽的。但她卻覺得很不是滋味,畢竟自家生活也沒有達到富裕的程度,幹嘛總接濟這個「無底洞」?可她每次提起這個,老公就會和她一通吵,說她「自私」,說「那畢竟是我親弟弟」。
事實上,明智的父母不會去插手子女之間的事。我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過得不錯,在大城市有幾套房,開著公司,一家人生活很滋潤。小兒子目前在農村剛結婚,兩口子的新房還沒來得及裝修,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外人勸我姑跟大兒子說說,接濟一下老二,我姑發話「過得好不好各憑本事,如果老大有心,自己會幫他弟的」。我認為我姑很明智。
家裡有多個孩子,身為父母肯定都希望他們過得好,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總有過得好的,也有過得不好的。這時候該如何做,很考驗身為父母智慧。
如果父母自身有餘力,子女也不是因為不良習慣導致的貧窮,肯定是要伸出援手的。如果子女身處困境,作為一家之主,父母也可以號召其他子女幫下忙,畢竟「打仗親兄弟」。但僅僅是幫忙度過難關,而且不可頻繁。
要看被接濟方的品性。如果對方品性良好,只是因為客觀原因,比如今年的特殊情況才陷入困境,那作為兄弟姐妹自然得幫,配偶在旁邊阻攔就顯得不大氣。但如果是因為對方好吃懶做,或者嗜賭,那自然就不能幫,幫了反而是害了他。
像這位寶媽的情況,就屬於對方品性不夠好,即便幫了也是瞎幫。據她所說,類似情況已經多次,小叔子顯然把「哥哥給錢」當成了自己的經濟來源,這樣下去,不僅會日益助長他的懶惰性情,而且會給哥嫂一家造成很大的矛盾。也勸這位哥哥想明白一點,救急不救貧,一味讓別人在自己身上吸血,遲早會引來大麻煩。
【話題討論:你身邊遇到過這種事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