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禾田飛歌 | 原創文章
1、
最近被一部家庭倫理劇《以家人之名》感動到了。
劇情圍繞著在小區內開麵館的李海潮和女兒李尖尖展開。他的妻子在懷二胎的時候,因 為重病離開了人世。李海潮帶著五六歲的李尖尖相依為命。
後來,他家樓上搬來了一家三口:當警察的凌和平、他的妻子陳婷和兒子凌霄。從那以後,李海潮、尖尖甚至整個小區都知道,凌和平家天天發生夫妻戰爭,並牽連到無辜的凌霄。凌霄幾乎天天都孤伶伶地坐在樓梯上,默默地翻著書,耳邊聽著父母的嘶吼。
李海潮和尖尖非常同情凌霄,常常把凌霄帶回家吃飯,從那以後,凌霄走進了李尖尖家的生活。而陳婷與凌和平離婚後,拋下凌霄走了。
再後來,小區熱心的錢婆婆看著李海潮又當爹又當媽,好心地為他介紹對象:賀梅,一個離異帶著孩子賀子秋的單身女人。
賀梅嫌棄李海潮窮,在騙了李海潮的錢之後,就消失了。賀子秋被帶回鄉下外婆家,才七八歲的年紀,就要幫著家裡幹農活。李海潮去看過一次之後,不忍心放任不管,於是把賀子秋帶回了家,與他和尖尖成了一家人。從小跟著母親顛沛流離的賀子秋,懂事得讓人心疼。在開朗的李尖尖的影響和李海潮的關心愛護下,賀子秋健康地長大。
就這樣,三個娃兩個爸一個家,三個家庭重組成一個家。大家相親相愛,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地生活在一起。三個孩子之間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他們之間的溫暖、相互的關心,卻是比愛情還要讓人暖心的感情。
2、
我們總認為,只要有血緣關係,那就自然而然生發出親情。但李尖尖、凌霄、賀子秋,他們三人之間沒有任何血緣關係,都是因為機緣巧合而聚在一起的陌生人,剛開始相處並不美好,但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相互給予了對方關心和愛,成了不想離開、不忍離開的兄弟姐妹。
李尖尖母親去世後,李海潮告訴她,媽媽成了仙女,去了很遠的地方,只有到很久之後,他們才得以相見。
但懂事的李尖尖知道,那是父親在安慰她,她知道父親留了很多母親的遺物,並把它們擺放在原先的位置,說明爸爸也在想念媽媽。但她假裝不知道,她表現出完全相信父親。
所以,當凌霄因為思念被核桃噎死的妹妹時,她告訴凌霄,他妹妹也是去當仙女了,他們會見面的,不過要在很久很久以後。
凌霄因為給妹妹餵吃了核桃,妹妹因此窒息,而家門又被去打麻將的媽媽陳婷反鎖,導致了妹妹的死亡。妹妹死後,陳婷自己承受不住失女的愧疚和痛苦,每天還怪罪工作繁忙的凌和平和年僅七八歲的凌霄身上。與凌和平大吵大鬧,對凌霄不聞不問,甚至還指責凌霄。凌霄每天都背負著沉重的心理壓力。
在李尖尖和李海潮的關心下,凌霄漸漸走出了心理陰影,變得開朗陽光起來,所以他很珍惜與李尖尖的感情,他把李尖尖當成自己的妹妹一樣去疼愛。
而賀子秋在被李海潮剛帶回家時,李尖尖並不喜歡他,因為他叫自己父親為「爸爸」,李尖尖覺得父親被人搶走,所以經常欺負賀子秋。
但從小寄人籬下的賀子秋,早已學會了察言觀色、謹小慎微,那副小心翼翼的樣子,讓李海潮看著就很心疼,對他更是傾心了所有的父愛。賀子秋也盡己所能地去愛護李尖尖。 在李尖尖學畫的過程中,都 是賀子秋風雨無阻地接送,沒有落下過一次。
李尖尖對賀子秋轉變了態度,而賀子秋也在尖尖和凌霄的保護下,逐漸開朗快樂起來。
他們的感情是在歲月中、在每一天天的相處中、在打打鬧鬧中沉澱下來的。誰說只有血緣關係才是親情,尖尖、凌霄、子秋之間的親情卻是比愛情還要上頭。
3、
李海潮在小區裡開麵館,生意不算特別好,但養活自己和女兒沒有問題。隨著賀子秋的到來,還有因母親離開、父親忙於工作而無人看管的凌霄,李海潮越發地忙了,他每天三四點鐘就要起床去和面、買菜,早上七點多鐘又要趕回家為三個孩子準備早餐,送他們去上學。
而凌和平也參與到撫養三個孩子的工作中,但因為他的工作實在太忙,主要任務還是落在李海潮身上。
對於三個孩子,李海潮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他操心孩子的吃、操心孩子的學習、操心孩子的情緒。
但是對於兩個家長都是男性的大家庭,也許對於賀子秋和凌霄的教育,李海潮凌和平做得還算遊刃有餘,但對於家中唯一的女孩子李尖尖,有些情況兩個大男人、兩個小男生真是有些力不從心。
一家人圍著飯桌吃飯,李尖尖開心地對大家宣布一個好消息。四個大小男人都非常期待。但當李尖尖當他們的面說出好消息時,飯桌上一片尷尬,四個男人顧左右而言他。因為李尖尖的好消息超過他們知道的底線。
李尖尖大聲地說:我終於來例假了。
這是好消息嗎?這確實是好消息,對於女孩子來說,這說明她已經成為大姑娘了。如果有母親,李尖尖就應該知道它是好消息,但它更是女孩子的隱私,不可以像她那樣公之於眾的。
沒有辦法,對於女兒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作為父親的李海潮不能不問,他只能很不好意思地去請教年長的女鄰居。為了女兒的健康成長,他還要承擔起母親的職責,他要明白該如何去指導女兒的成長。這樣的父愛真的很讓人動容。
4、
李海潮、凌和平對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愛,而那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妹間的相親相愛,告訴了我們親情的新定義。
這新的定義正如作家晚情說的那樣:「真正的親人,不是靠血緣關係決定的,而是以待你的心決定的。這世上的親人只有一種,那就是關心你心疼你的人,不管和你有沒有血緣關係,都是你的親人。反之亦然。」
真正的親人,並不是生你的人,而是費盡心力養育你、傾其所有保護你、關心你、疼愛你的人。
雖然陳婷生了凌霄,但對凌霄卻沒有感情,凌霄卻並沒有視她為親人,相反,陳婷卻是以道德綁架凌霄的人,她以自己的病把凌霄留在新加坡照顧她,而讓凌霄遠離他在心裡認為的真正的親人:尖尖、李爸、子秋。
賀子秋的父親趙華光也是一個跟陳婷一樣自私的人。在他與子秋母親賀梅離婚後,對子秋不聞不問。等到他與下一任老婆沒有孩子了,才想起原來自己還有一個兒子。子秋不願意跟他走,他便使出了下三濫的手段,讓李海潮的麵館因衛生問題停業整頓,逼得子秋因為心疼李爸,而不得已出國留學。
這些自私的父母都在用血緣關係綁架自己的孩子為己所用,卻從不會從他們的情感出發,真正為孩子著想。
其實現實中,也有如此自私的父母,認為自己生了他,就可以在孩子身上進行盤剝。
孩子是善良的,因為是親生父母,所以他們沒有反抗,但在他們心裡,誰親誰疏,明明白白。
我曾經寫過讀者齊蔚(化名)的父親,那就是一個被父母的偏心和用血緣綁架的人。
從小,父母就非常偏心小兒子,對齊蔚父親只是一味地盤剝,根本沒有親情的關懷。
同樣是大考,弟弟可以天天晚上喝牛奶吃雞蛋,齊蔚父親因為肚子餓自己煮了一碗麵,卻被母親罵得體無完膚;
齊蔚父親上了大學還要做兼職掙生活費,父母還要求他寄錢回家給弟弟當零花錢;
剛參加工作時,只有1500元工資,父母就勒令他寄回1000元錢,根本不管餘下的500元,齊蔚父親該怎麼生活;
因為患上重病需要住院治療,齊蔚父親向父母請求寄錢治病,他的錢全部寄給了家裡,父母卻說沒錢,轉臉卻給弟弟買了一輛2萬多塊的摩託;
父母把所有財產給了弟弟,卻在弟弟賣房換別墅時,要求住到齊蔚家裡來。
種種不公的待遇,讓齊蔚父親終於下定決心,拒絕了父母的請求,並切斷了與家人的聯繫。
你以為有血緣的親情都是溫暖的嗎?從齊蔚父親的遭遇來看,未必。
5、
《以家人之名》讓我們驚異地發現,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無條件地愛自己的子女,父母子女之間也存在著算計、壓榨和以道德與愛之名的綁架;也不是所有陌生人之間都小心防備,畏如寒蟬,總有善良之人發自內心的關心與愛著身邊這毫無血緣關係的鄰裡鄉親。
萬物有靈,人間有情。這才是我們今天應該讚美的最好的感情。
但是,如果很不幸遇到了這樣的父母,該怎麼辦?
真心地善待對你好的人,不屈從於以道德與愛的名義綁架你的人,可以盡孝道,可以不和解,遵從心的方向,做出最適合自己心意的選擇。
借用拾遺君的話結束本篇:
親人並不是那些和你有血緣關係的人,而是你病倒時守護你的人,你遇到困難時幫助你的人,你得意忘形時提醒你的人,你情緒低落時鼓勵你的人,你有錢時不妒忌你的人,你貧窮時不會離棄你的人,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心,留給這樣真心對我們好的人。
圖|《以家人之名》劇照
END
今日互動話題:
你羨慕尖尖、凌霄、子秋間的兄妹感情嗎?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