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芬是我老家村子裡的一個苦命女人,母親在她10歲時丟下她父親、2個弟弟跟人跑了,父親在她17歲時出意外死了,她本來成績很好,但因為沒有了經濟來源,只得輟學了,從那以後,女本柔弱的她成了家裡的頂梁柱。
父親走後,淑芬丟下了課本,在田間地頭忙活了大半年,皮膚曬黑了,手上有了老繭。
18歲那年,她加入了村裡外出務工的隊伍,把2個弟弟留給奶奶照看,走的時候,2個弟弟送她到村口,她叮囑2個弟弟:」一定要好好讀書,不要調皮搗蛋!「
剛開始進廠的那段時間,淑芬每天晚上都會躲在宿舍被窩裡哭泣。
時間長了,她習慣了打工生活,在廠子裡也有了朋友,慢慢開朗起來。
收入不高,每個月800元,她大部分都寄回了家裡。
春節的時候,工友們紛紛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但她沒回去,她說火車費太貴,不如攢著。
連續幾年,淑芬都沒有回村子。
淑芬20歲那年,喜歡上了廠裡一個打工的小夥子,小夥子帥氣,很關心她,主動追求她,她答應了。
兩個人感情很好,小夥子說要娶她,問起她家裡的情況,淑芬一五一十地說了。
自從淑芬說了家裡情況以後,她感覺小夥子沒以前那麼熱情了,後來,小夥子說:「我是真心喜歡你,但父母說你家裡負擔太大,不同意我和你在一起!」
淑芬的初戀就這樣劃上了句號,她傷心了很久,但只能無奈地接受了現實。
有了第一次愛情的苦果,淑芬意識到家庭的負擔是她在愛情和婚姻中邁不過去的坎。
那以後,只要有小夥子追求她,她都把醜話說在前面,小夥子們聽了,基本都退卻了。
淑芬對愛情不再抱有期待,徹底關上了心門,她說:」這就是命!」
2個上進懂事的弟弟,是淑芬唯一的欣慰和快樂。
在她的經濟支持下,2個弟弟都考上了重點大學。
二弟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大城市,上班第一個月發了工資,就給淑芬報喜,說:「姐,這些年辛苦你了,以後不用再給我寄錢了,我和你一起供三弟把大學讀完!」
淑芬聽了,眼淚忍不住掉了出來,那年,淑芬26歲。
三弟大學畢業後,也留在了大城市,找到工作後,對她說:「姐,以後不用寄錢了,我和二哥商量好了,你的唯一任務就是把自己嫁出去了!」
淑芬在電話這頭泣不成聲,那一年,她30歲。
2個弟弟都能自立了,30歲的淑芬雖然失去了最寶貴的青春,但依然很有魅力,加上自己也能掙錢,身邊追求者多了起來。
33歲那年,她結婚了,結婚那天,在村裡辦了酒席,2個弟弟和她深情擁抱在一起,感動了現場的每一個人。
一年後,2個弟弟一起湊錢,在縣城給淑芬兩口子買了房,他們說:「姐,這是我們給你的遲來的嫁妝!」
2個弟弟後來沒有在大城市發展,回到縣城,買了房,結了婚。
一家人經常走動,其樂融融。
扶弟魔,一般是指婚姻中的女人為了幫助弟弟,不顧家庭經濟實力和能力,一味滿足、扶持弟弟,其結局往往悽涼。
但淑芬不一樣,如果說她是扶弟魔,那也是另類的扶弟魔,她放棄了自己的學業,用了13年,犧牲了自己的前途、青春、愛情,含辛茹苦供2個弟弟讀書,這是被命運脅迫下的無奈,更是親情的擔當!
親情是非常珍貴的情感,正是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責任,才讓2個弟弟有了鯉魚跳龍門的機會。
2個弟弟的知恩圖報,可以說是姐姐身體力行的愛的教育的成果,也是對勤勞、善良、擔當的姐姐的最好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