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婚姻情感專家溫格曾經在書上寫過:即使是最美好的婚姻,也曾有過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衝動。
因此,在離婚的念頭真的在腦海中閃現的時候,不妨可以以此來說服自己冷靜。
從個人唯心主義來說,我們應該聽從自己心底的聲音,但是從現實角度來說,離婚往往涉及的並非僅僅兩個個體,可能還有兩個家庭、子女、工作等;
那什麼樣的情況需要離婚,什麼樣的情況需要再慎重考慮?
雖然我無法給你一個標準答案,因為生活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不想衝動離婚,還是先回答我這四個問題。
其實有愛還是無愛,在一段婚姻中真的非常重要。愛,是一段關係的潤滑劑,愛可以讓你對一個人的容忍度大大的提高,可以在雙方關係遇到挫折的時候讓你不那麼輕易放棄。
在這裡,我並非要倡導你們「有情飲水飽」,只要有愛就可以無視一切客觀條件和因素,畢竟現實生活中還有一句「貧賤夫妻百事哀」。但是,如果你捫心自問,你在這段感情中,依然還愛著對方,那麼,不妨可以給自己或對方,更多一次的機會,調整方式方法,再努力、再嘗試一次。
如果,在兩個人的關係和相處中,你目前依然處於把對方當作自己的全部,或者工作、生活、感情依賴佔比超過了50%,那麼我建議最好還是先冷靜下來,衝動是魔鬼。
在這個情況下你們分開,很可能熬不住的人是你,回頭求和的人是你,那這種分開,可能會讓你處於更被動的勢態,更不利於雙方關係的改善。
每個人在一段關係中,都應該給自己設置一個「底線」,即你能承受的最高標準。
底線可以是你付出的時間、感情、物質的最大閾值,是你給自己和對方設置的最後一道紅線,不管觸及的人是誰,你都應該警醒,應該問自己,是否應該及時止損。
愛不是無休止、無底線的付出和放縱,愛應該是互相的尊重和給予,沒有底線的關係,基本都很難保持關係的健康。在感情的最初,你就應該讓對方清晰的明白,你的底線是什麼。
因此,在你考慮終止一段關係時,你需要明晰自己的底線是什麼,對方是否已經碰觸到了你的底線。
一段關係,從開始走向結束,一定有一個或多個矛盾的觸發點、導火索。找到最頻繁發生,也即是最核心的矛盾點,整理一下思路,是否屬於不可解的矛盾。
大多數關係中,如果矛盾不可調解,那麼分開只是時間的問題。即使複合,只要這個矛盾無法解決,那麼最終還是會分開,因為感情會消磨,而矛盾會因為感情的消磨不斷放大。
一段婚姻要走到白頭偕老,一路不知要經過多少的低谷,與其一時衝動離婚再挽回,不如退後一步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