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的那年,我把夢想安葬了

2020-09-18 肉肉腦

「如果你畢業後,有足夠的錢,你會選擇做什麼職業?」

我似乎想也沒有想過,就在嘴邊說出了:當然是去做律師啊。

可是,現實裡沒有如果。

22歲畢業的那年,我沒錢,也預見短期裡,我選擇堅持律師夢的話,我會有一段時間都沒什麼錢,然而,當時我的家庭經濟狀況不容許去任性地堅持這個夢想。

於是,我嘗試去做遊戲,嘗試做營銷做廣告,嘗試創業。好像,我在其他領域都能做得很好,只是,我好像並不怎麼開心。

就算,得到各種讚譽,也好像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感覺。

前些天忙完剛回到公司所在的大廈,路過同一層樓的律所門口的時候,我呆呆地站著看了一會。

同事問我:你在看什麼?

我說:如果那幾年,我沒有選擇這條路,那裡(律所)才是我該在的地方吧。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執念。

會不會,真的是,未得到過的,永遠在騷動。

還記得在收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我興奮得在微信名裡加上了Laywer的字眼。連遊戲裡的各種名字,都會有個「法」或「灋」字。

可能是小時候看港產律師片太多了吧,一天又一天的幻想,自己在法庭上,會是個什麼樣子。

入學之後,因為我特別有表現欲,很快就吸引了不少老師的注意。那個時候,我的導師跟其他老師聊起我:我覺得這個新生會是個做律師的好材料。

我也不知道我的導師當時為什麼會這樣評價我。但,我似乎,骨子裡的天賦真的很適合做律師吧,對文字很敏感,語言表達能力相對比較好,思維也算是比較靈活。

大學四年,都活躍在辯論賽場上,每當對手在賽後得知我是法學生後,我都很享受那種類似「wc,原來是在跟未來的律師打辯論,難怪打不過」的讚譽。

手機瀏覽器裡的書籤是各種法條頁面,也很喜歡拿著各種案例對著導師追問,好像潛意識裡,一切都在為未來那個律師夢做準備。

在實習的時候,也會經常遇見各種奇奇怪怪的律師,當然,有些是很值得尊敬的前輩,但也有一些老油條一般,業務能力也不咋樣的。也接觸過很多弱勢群體,見證著他們從懷疑法律,到相信法律,都覺得這是一個很神聖很有使命感的事情。

有一種感覺,我一天比一天,更渴望成為律師。儘管,看著各種前輩說,普通本科出來的實習律師,可能每個月就兩三千元。

可是,似乎一切都止步在我22歲的時候。

那個夜裡,那一通電話,告訴我,我可能需要籌幾十萬。

幾十萬,按實習律師的薪酬計算,如果我不吃不喝,需要200個月的薪酬才能湊齊,也就是,至少16年。當然,中間我會進步,收入也會漲,但這一切,都太不明朗。

那一晚,我坐在籃球場,發呆到凌晨兩三點。

我在想。

所謂的夢想,是不是,真的那麼必要。

所謂的夢想,是不是,根本不切實際。

所謂的夢想,是不是,根本不適合我。

可能,現實裡,我更應該去找一個更加賺錢的方向吧。不管,我喜歡不喜歡,或許,會有不那麼討厭的方向呢。

於是,就有了大家後面所知道的。我去了網易,去了創業,也有了一點點成就。

沒有怎麼認真地備考司考,也算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儘管司考的通過率很低,但這個考試,我本應志在必得的。第一次考,差4分。而我的學霸宿友,都通過了。

導師們也覺得很驚訝,我為什麼沒有考過。

我也只能笑笑說:我未來規劃不在法學方向呢。

可是,這個規劃,我並不開心。

曾經以為要200個月才賺到的錢,我不到兩年就賺到了。看起來,似乎比不少同齡人都好,對吧?

那個時候,我的同學不少在二戰司考,或者埋頭苦幹地實習,或者備考考公檢法。在這種大家都在煎熬的時間裡,我好像過得比他們好,成為了他們羨慕的對象。

在這種氛圍下,我似乎也能麻醉一下自己:我的選擇或許是對的吧。做律師的路子,不好走。

但,不知道是現實安排,還是,自己是法學出身,總覺得自己處處都得用上法律。而每次,我都會悔恨,我自己為什麼不是律師,連想親手寫個律師函都得起草好,拜託朋友們幫忙蓋章寄出。

因為子公司被某知名碰瓷版權網站告侵權,不得不應訴。明明是很簡單的一個案子,我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準備了差不多四五個晚上,在踏入法院的時候,都緊張得心砰砰砰地跳。

其實我根本不害怕,甚至還有點興奮。

面對著對面毫無感情,流水作業一樣碰瓷的原告,我不知道哪裡來的激情,像大學時打辯論那樣,每一個點都很狠地懟。

連法官和書記員事後都在笑笑:怎麼那麼像在打辯論,那氣勢都把對面(原告代理人)嚇到了。

我也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但我知道,我很喜歡那種感覺。

幾年裡,幫很多人改過合同,給很多人提供過一些可能不是太專業的法律建議,幫過一些師弟師妹追討兼職款。我也不知道,算不算在用別的方式,來讓自己記得自己是一個法學生。

連在某廣州知名寵物連鎖店買貓被欺詐被坑,我都會給對方發律師函。

當某天,再習慣性地打開大學的專業群,看看老同學們的近況。

他們的頭像,都換成了穿著正裝的照片,暱稱都變成了×××律師。

原來,眨眼快五年了。他們,活成了我幻想了很多年的樣子。

「都是行外羨慕行內,城外人想進來,城裡人想出去。」

「可能吧哈哈哈。」

哈哈哈之後,我只剩下一陣落寞。

畢竟,那是我嚮往的地方,我只在他的門前路過,卻從來沒有進過去。

漸漸的,我開始遺忘掉很多書本的內容。厚厚一疊的司考資料,也在大掃除的時候,都被清理走了。

好像,一次次地告訴自己:該放下了,不現實的。

可是,什麼才是現實。

我也不知道,在來年某日,我會不會像有些大叔一樣,三四十歲,再拿個律師證,然後發現:原來是這個感覺呀

突然記起,剛創業的時候,一個唯品會出來的前輩跟我說:

「其實我不喜歡做這行,我是學室內設計的,可是,我發現我做這行能做得很好。」

「我也不喜歡跑商務,但我發現,我原來可以做得好。」

可能,喜歡,跟適合,會是兩回事吧。

又或者,現實裡,喜歡的東西,跟適合自己做的事情,不是同一件事吧。

我也只能這麼安慰自己了。

22歲那年,我好像把夢想安葬了,葬在了一片,曾經山清水秀,但後來被風沙侵襲一空的土地裡。

那裡偶然會冒出一點新芽,偶然也會被風沙打碎,在安葬的地方,像有個種子,掙扎著想要破土。

如果有如果,我會不會有不一樣的選擇。

原來,做不到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是會有這種遺憾的感覺。

如果,手機前的你,有條件的話,趁年輕,做自己渴望的事情吧。

相關焦點

  • 22歲那年,二胎妹妹的出生,讓我直到30歲都未嫁出去
    至於麗麗,我從來不承認她是我的妹妹。她的出現,毀了我的一生。你們知道嗎?22歲那年,二胎妹妹的出生,讓我直到30歲都未嫁出去。」01.在我22歲那年,母親圓了要二胎的夢想;生在1990年的董倩本來是個獨生女,雖然父母一直很想要二胎,但是礙於政策規定和自家的經濟條件,所以一直沒把二胎計劃提上日程。
  • 12歲那年,她愛上了比她大26歲的大叔,卻沒想到結婚22年後,丈夫卻...
    故事說到這裡,說了前半部分:12歲那年,有個小女孩愛上了比她大26歲的大叔,這個小女孩就是席琳·迪翁(Celine Dion),這個大叔就是Celine Dion的丈夫Rene Angelil!22歲那一年,席琳·迪翁在雷尼的幫助下,發了首張專輯。她演唱的好萊塢電影《美女與野獸》同名主題曲,那一刻,她的名字家喻戶曉!1994年,席琳26歲,她終於嫁給了她夢寐以求的男人---52歲的雷尼!從16歲開始等待,開始改變自己,她等這一刻花了整整10年。10年,終於長大,終於可以和你一起並肩而戰!
  • 我今年22歲,卻有著30歲的擔憂
    22歲,是一個什麼樣的年齡呢?上個世紀70年代我可能已經是幾個孩子的父親了,而現在我是越來越墮落呢,還是時代已經甩開了我。在大學期間我依然過的無憂無慮的感覺,畢業一年,我的各種擔憂就出現了,我甚至以為自己已經30歲了。我開始彷徨了。我開始找不到自己了,我沒有目標了,我一無所獲,也一事無成。我開始覺得世界要拋棄我了,它的發展比我成長還要快。
  • 老闆還沒埋,就有人給他老婆介紹人,安葬好了,那男人就進家門了
    老闆還沒埋,就有人給他老婆介紹人,安葬好了,那男人就進家門了網友:我閨蜜,以前老公在福建是經理,那個公司的老闆過世了。就沒人經營,老闆娘就全權委託給了他,賺多賺少都是他的,就每個月給老闆娘10萬,今年正月22舌癌過世,還沒埋就有人介紹了,以前我閨蜜不打扮,這跟以前完全是兩個人,老公安葬好了,這個男人就進家門了
  • 我22歲那年,曾在街頭放聲哭泣。
    22歲,大專畢業找工作,我來到了瀘州。為什麼是瀘州?因為我姐姐剛把房子買在這裡,她人在外地,房子空著。我住在這裡,剛好省了房租的壓力。因為沒有社會經驗,對瀘州也不熟悉。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小區樓下,入職門檻較低的二手房房產銷售。
  • 2020年22歲的我記下22句quote
    今天22了。21歲一年充斥著重大的人生節點和世界的關係變了和自己的關係依舊不斷刷新對世界的認知停止對所謂完美的渴求be true to myself有愛 有夢 有自由作為INFJ,我常會習慣性地抽離,用置身事外的視角觀察並感知周遭。
  • 女孩那年21歲
    從我出門一直到很遠很遠的菜場,他們兩個人就沒有停止爭吵。兩個人無暇顧及路人的眼光和感受,自顧自憐的活在回憶裡。要是不一吐為快的話,貌似比竇娥還冤呢!女孩比男人小22歲,當年兩個人在公司認識的時候,男人43歲已婚,女孩21歲未婚。男的是維修工,女孩是車間普通的操作工。屬於日久生情的那種,男人感覺自己的婚姻裡,自己活的太卑微,屬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方比自己大三歲,一直以來無力吐槽自己的婚姻,就是感覺不幸福。
  • 20歲的夢想,30歲的收穫,原來的的夢想現在都實現了嗎?
    那年我還有一個芭蕾夢,那年我20歲,夢想的年齡…擁有很多夢想和未實現的夢想…但幸好我都跨出了第一步20歲,什麼都想去學習,什麼都想去了解一下,什麼都敢去突破然後在著些發生之前我接觸了人生的第一件樂器,儘管我五音不全
  • 22歲那年嫁給初戀,懷孕7個月,在福州婆婆家的家務還要我做
    收到一位讀者的來信,讓我感到怒其不爭,哀其不幸。讀者在22歲那年和她老公結婚,那會她才大學畢業不久,她老公28歲,是她的初戀。我好奇地問瀟瀟:「你老公的態度一直都這樣嗎?看你這麼辛苦做家務,他無動於衷?」
  • 在這裡,讓你的婚禮藍圖夢想成真 22HOW婚禮日誌作品
    與新人一同描繪婚禮藍圖,是22HOW婚禮日誌最為享受的快樂時光!
  • 故事:22歲不顧家人反對嫁人,分娩當天繼母的做法,讓我感動落淚
    22歲不顧家人反對嫁人,分娩當天繼母的做法,讓我感動落淚我來自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在我十歲那年,父母因為種種原因離婚,我只知道他們離婚後,母親去了外地打工一直沒了音訊,而父親不怎麼管我,只有爺爺奶奶偶爾會照顧我,慢慢的我成了沒人管的野孩子。自從父母離婚後,我便沒了念學的心思,經常逃課,雖然老師多次來家裡家訪,可絲毫沒有作用,後來父親更不管我了。
  • 30歲拿百萬年薪的我,敗給22歲的她,果然,男人只喜歡一種女人
    ,嫁給了68歲的默多克;28歲的翁帆,嫁給了82歲的楊振寧;20歲的林靖恩選擇跟大她38歲的李坤城結婚;93年的章澤天也心甘情願嫁給相差19歲的劉強東;當年,王全安也如願娶到了小自己12歲的嬌妻張雨綺...
  • 那年,我們18
    還記得你18歲那年,做了什麼嗎?我特意採訪了一些已過18歲的他們,分享他們18歲的故事。18歲在為未來奮鬥@小H 18歲?我想想,那年我在讀高三,我在努力奮鬥人生,努力備戰高考,提高一分,幹掉千人,做不完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擬,考不完的測試,七上八下的排名,雖然很努力了,結果高考成績還是很差強人意。不管怎麼樣,起碼18歲那年我努力認真拼搏過。
  • 「我今年91歲,88歲那年,才準備開始長大。」
    導讀:「我今年91歲,88歲那年,才準備開始長大。」文|逗麥說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今年91歲,88歲那年,才準備開始長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22歲拆散我的青梅竹馬,32歲逼我結婚:你們的愛讓我窒息
    比如我的朋友美玲,22歲時被父母拆散了青梅竹馬的男朋友,沒幾年之後就開始各種安排相親,快30歲時,她媽媽經常打電話來逼問,甚至半夜打電話來哭鬧,說她還不結婚讓她在老家沒有顏面!父母這樣的逼迫到底為哪般?這些長輩們都瘋了嗎?
  • 「憑什麼讓我養?」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了
    麗麗因為這件事和家裡吵了一架,當時她直接對父母說:「憑什麼讓我養弟弟?你們就是告我,我也不養!」沒想到父母真的把自己告上法庭,麗麗無法理解自己的父母明明沒有能力養育孩子,為什麼還要把孩子生下來。律師:我很同情姐姐的遭遇,她才22歲還很年輕。但是她已經成年了,根據我們國家的婚姻法和即將生效的《民法典》的規定,如果父母對於孩子沒有撫養能力,這種情況下,兄弟姐妹是有撫養義務的。
  • 22歲的妹妹未婚懷孕,我該怎麼做?
    我不知道當中發生什麼故事,導致他們後續發展,居然是未婚懷孕了。妹妹,為男生學會了隱瞞真相。在今年5月是爸爸的生日,我們都計劃,約個時間,去拍全家福以及補拍爸媽的結婚照。只是我可能許久沒有見到她了,略微覺得她有點微胖了。問她,是不是最近胖了一些?她說沒有呀,還在減肥中呢。可能,當姐姐的我,心也大,也沒多想。突然一條消息「各位,我懷孕了,我已經跟媽媽說了」就震驚了我三觀,跟我們生活中的妹妹,什麼時候談戀愛不告訴我們了?還懷孕了?不擺酒了?還遠嫁了?
  • 那年,我十七歲,成了全班的一個笑話
    我的成績不如她,但是父親是幹部,所以我有那種天生的優越感。況且,我的學習也還可以,尤其是數學,我在計算方面的優勢,甚至還略勝於她,只不過,我不想太用功,因為那個時候的學校,是不太講學習的。我承認,從初三我就開始鍾情於她了,這種感覺到了高中愈加強烈,每一個上學的日子,我來到教室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看到她的身影。
  • 我的那年同志七夕
    我也是曾經擁有過愛情的同志,我也是曾經活在gay圈好友羨慕的眼光中幸福的人啊!如今卻是形單影隻,愛情還活著,人卻沒了... 明,你我都是孤兒院裡長大的孩子,從小就玩的非常要好,相互依偎,相互溫暖著對方,因為有了彼此,我們從來不覺得比那些擁有父母的孩子缺少什麼,因為我們有對方就夠了。那時候的我們只認為是朋友,是親情。
  • 那年25歲,他仍20歲
    他知道了項老大的事情,所以主動來找我,他站在我面前低著頭不說話,而我故作嫌棄的挑了挑袋子,對他說道,「我原諒你了。」那年,我們13歲。學生時期的運動會,除了在操場上揮灑汗水,更多的就是圍在一起講八卦,秋季運動會上,林天崢很不幸的被班主任調去了接力賽,因為他的腿長,所以班主任覺得他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