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不是命運的垂青,而是一個人的選擇

2020-11-03 伊說說

歡迎關注,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

所謂運氣,指的是因意外獲得的好機會。人人都希望擁有好運氣,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以此拜別生命中那些無奈且壓抑的厄運。但是好像有的人天生運氣更好,而有的人雖然有才氣有能力,卻總是因為運氣差一點而得不到賞識和展現機會,從而陷入鬱鬱寡歡的昏暗境地。

知乎上有人就此提出了問題,為什麼有的人運氣好,有的人運氣差呢?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幸運是可以習得的,你完全可以通過練習,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幸運。"這篇回答提出了一個論點,那就是,幸運並非是人生而就有的,而是通過後天習得的。

幸運,不過是一個人擁有選擇的能力。



萬事萬物皆如硬幣一般,有好的壞的相反兩面。實際上,人生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的選擇堆砌而成的。故而做選擇也是同樣,你的一個選擇就是左右分叉路口的引導路標,正確 的選擇為你指明光明大道;錯誤的選擇只會讓你摸黑探著腳走路。

一個選擇對應一種未知,如今的我們早已不缺選擇的權利,我們缺少的,是選擇的勇氣和能力。正如豆瓣高分書籍《幸運選擇法:做幸運的人不做倒黴的人》中對於幸運和選擇所一直強調的那樣,幸運的人生與不幸的人生之間,缺的就是那點選擇。

我們的幸運,從來都不是來自命運的垂青,而是一個人的選擇。具備了選擇的能力,才能幫助我們規避不幸,從而走向幸運人生。



選擇其實是一種能力

人生處處是選擇。小到決定明天早餐吃什麼餡兒的包子,穿裙子還是褲子。這些選擇大多都是我們在潛意識中完成的,它們不需要我們花額外的精力和時間來思考每一種選擇背後的影響力。大到決定上班的工作地點,甚至是共度餘生的另一半。這些選擇的確定往往會伴隨著當下現狀的轉變,它們對未來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這就需要我們慎重做出選擇。

前段時間,關於知名SNH48女團成員陳逸菲,退團之後考入上海高級人民法院的事情一路飆上熱搜高榜。面對這樣從巨星到國家公務員的身份轉變,網友驚嘆於陳逸菲做出這番選擇的勇氣,同時也感慨於陳逸菲的運氣:不用支付違約金便退出了壓力極大的娛樂圈,轉而成為了大眾眼中依舊是"鐵飯碗"一樣存在的公務員。



無獨有偶,說起好運,就不得不提起 圈中"錦鯉"——楊超越。

長相優越的楊超越初次出圈而進入大眾視角,源於舞臺上那句半是玩笑的"我是全村的希望"。但是後來越了解她,才發現她參加選秀節目,是因為海報上承諾的那行"2000塊錢"。倘若沒有那個選擇,也沒有如今星途光明走花路的楊超越了。也許這個漂亮的姑娘也只能是有些才藝的村花,而非舞臺上發著光,滿身自信的愛豆楊超越。因為這樣幸運的人生經歷,網友們從轉發錦鯉圖片變成轉發"錦鯉女神"楊超越的照片求好運、去水逆。

但是陳逸菲成為公務員,楊超越走出農村,原因只是因為她們比其他人更幸運麼?我想並不是這樣的。對比來看,陳逸菲和楊超越之間的相似性並不局限與她們都擁有人人稱羨的"好運加成",而是因為她們具備選擇的能力。

比如陳逸菲,正是因為她在做女團和考公務員兩者之間做出了選擇,才有改變的機會,擁有能夠退出紙醉金迷的娛樂圈的權利。比如楊超越,因為她選擇相信選秀節目發布海報的承諾,所以做出了偏向嘗試一把的選擇,才真正走向了大眾視野,從做直播到做代言。她們不糾結於兩者可能帶來的影響,只是在確定好自己內心所想後,再懷著一往直前的信念,把自己的人生路變成真正的康莊大道。這才是選擇帶來的幸運,是幸運者獨有的能力。



為什麼有的人無法幸運,沒有選擇的能力?

選擇是一種能力,但這種能力並非天生,因此依舊有很多人沒有選擇的能力,也就無法幸運。究其根本,還是因為他們總將自己放在被動的一方,作為承受方接受所有。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就說過這樣一句話,"只要是你自己的選擇,生命就沒有後悔。生命真正的後悔來自於你從來不做出選擇,或者不做主動的選擇。"你不主動,人生的故事怎麼開始?

蔣欣,因為出演《甄嬛傳》中的華妃一角被觀眾熟知,那句著名的"賤人就是矯情"更是被製作成了表情包,一時間風靡全網。但是早在一開始,蔣欣並不是華妃的飾演者。



蔣欣一開始試的是曹貴人的戲,試鏡時與她對戲的正是華妃一角。試戲的過程中,蔣欣認為對方演員給的人物感覺不對,就主動和導演說讓她試一試華妃這個角色。導演原本並不同意,覺得蔣欣沒有華妃那個跋扈勁兒。蔣欣不服氣,認為不試試怎麼知道演不好。結果一試,蔣欣的表演就讓導演驚喜了,正如她在正劇中的演出一樣,活脫脫就是那個矜持傲慢的華妃本人。

如果她僅僅只被動地接受試鏡曹貴人的事實,要如何因為飾演華妃而真正走進大眾視線,躍居中國影視行業前線,為自己爭取更多的角色機會呢?

同樣自己主動爭取角色的還有陳曉旭。1983年,《紅樓夢》劇組在全國海選演員,在話劇工作的陳曉旭看中了林黛玉這個角色,便寫了一封自薦信,希望能有這個演出機會。後來進組後導演王扶林問她,如果不演林黛玉,你還有其他喜歡的角色麼?陳曉旭卻堅定地回答,如果我去演其他角色,觀眾就會說林黛玉去演其他角色了。

正是因為陳曉旭和蔣欣擁有不退卻的主動性,牢牢把握住自己人生的走向,確定好自己的目標,才能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從而迎來人生的好運氣。



如何擁有選擇的能力?

正是因為選擇對人生的重要性,所以擁有選擇的能力,學會如何做選擇,對我們而言都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具體如何做才能擁有選擇的能力呢?

首先,做到經濟獨立和思想獨立。經濟獨立和思想獨立共同構成人格的獨立,能夠做出正確選擇的人往往都是擁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因為他們能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從而可以從容面對人生各種逆境,因為不懼主動做出任何選擇。經濟上的獨立讓你有底氣做選擇,思想上的獨立讓你有自信面對未知。



其次,學會善於分析。所謂善於分析,就是善於透過事物的表象摸清其本質內涵。一個事物也許看似複雜多變,但是萬物都是由一個總的結構延伸的,找準它的結構構成,分解它的基礎點和困難點,從而降低選擇的不確定性和迷茫。分析當前的局勢情況,清楚當下的風險和機遇,就是為未來指明方向。選擇,不是非黑即白地回答A還是B,而是在分析後找出A 與B哪一個更適合。



最後,培養對事物的敏感度,抓住潛在機會。對事物的敏銳性幫助我們發現問題癥結所在,從而能對症下藥。想要提高自身敏感度,可以通過不斷地重複的閱讀和經驗,發現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平時多看新聞資訊,學會篩選那些無用的"偽信息"。擁有看待事物的敏銳性,就可以在面臨一件事情時,及時了解到對自己獲益最大的部分是什麼,這樣才能花費最少的精力,得到最大範圍的收穫。



幸運的人不是真的運氣比別人好,只是更會做選擇而已。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其實就是能夠抓住每一次潛在的機遇機會。馮大輝在他的文章《小道消息》中提到,"這世界上時時刻刻都有新的機會,更多的可能。可能是好機會,也可能是壞機會。"好的機會自然會幫助我們走得更順,成為別人眼中的幸運之子;至於壞的機會,通過選擇去規避壞的機會,本身就是在通往幸運的路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能力,也不是學歷,而是這兩個字
    據成功心理學專家長期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能力,也不是學歷,而是這兩個字——選擇!因為行業的分化、細化,或許我們的所處的行業已經是三千六百行了,在眾多的行業中,我們該選擇哪一行呢?我們又該如何去選擇呢?小夏是某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大學學國際貿易。畢業不久,就幸運地被一家大型的外貿企業錄用為銷售經理助理,用小夏的話說,就是翻譯,其他什麼都不用幹。當時的小夏認為自己和其他的同學比,自己已經很厲害了。
  • 不是命運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命運
    其實,他殘缺的不是肉體,而是靈魂。自卑,並不是因為他遭遇了生活的變故,而是因為他自身的渺小怯懦和狹隘。所以,不是命運決定了他的生活,而是他自己選擇的生活,決定了他的命運。遭遇不是命運,如何對待遭遇,才是命運這段時間,杭州殺妻碎屍案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給好多人造成了心理陰影,讓人們不由得睜大眼睛重新審視一下枕邊人。並且使得許多離異的女士徹底打消了再嫁的念頭,並且是沒有結婚的年輕女子,也對婚姻心有餘悸,細思極恐。那位遇害的來女士,他是命該如此嗎?不是,而是性格使然。
  • 愛情不是註定,而是選擇
    結婚的人,未必是他們有多麼的幸運,剛好就遇到了喜歡的人,可能只是他們即使並沒有那麼喜歡,卻也主動邁出了那一步,讓自己告別了單身,人生變得更完整。單身的人,也未必就是因為運氣不好,一直都沒有遇到讓自己動心的,只不過在遇到喜歡的人時,也並沒有好好去把握,還一直等待著所謂的命運。
  • 讀完《易經》才覺悟:影響一個人的,不是命運,而是這兩個因素
    大多數人,得意的時候,很自信,不信命;失意的時候,發現很多事情不是自己可控的,開始相信命運。以前我也是這樣的人,讀完《易經》才覺悟:影響一個人的,不是命運,而是這兩個因素,過去的經歷和現在的行動力。一個人過去的經歷和經驗,往往會構成往後餘生的信念和觀念。這就形成個人之見。在現實生活中,我發現一點,限制一個人發展的,不是命運,而是自己潛意識中的觀念。
  • 一個人的「命運」多半與父母無關
    作者:憶先生一個人的命運命運並非機遇,而是一種選擇;我們不該期待命運的安排,必須憑自己的努力創造命運。並將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因此一個人的結局是好是壞,最終在於自己。有些人從小習慣依賴別人,在家依賴父母,「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學校讀書依賴父母幫忙打理生活陪讀。畢業後又依賴親戚找工作。最終就導致了在外打工不會洗衣做飯,生活不會打理一團糟。在工作上也會缺乏競爭優勢面臨淘汰找不到工作。於是開始自暴自棄,怨天尤人,覺得生活處處受到針對,時運不濟。終究在社會上難以生存下去。
  • 一個人的「命運」,多半和父母無關
    意思就是一個人的貧窮和富貴終究不是一定的,人生充滿變數,一切需要爭取。貧困之家,也可以勵志成才,山窩裡飛出「金鳳凰」。而大富大貴,也可能養出驕奢的不良風氣,家業半道而終。所謂的「富貴命」,不是驕傲的繼承百萬家財,而是能夠擁有掌握財富的能力。所以一個人的「好命」,不是繼承而來的,而是奮鬥出來的。
  • 一個人走,不是孤獨,而是一種選擇
    人生路上,總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從此,遠離熱鬧喧譁,與孤獨作伴,在日復一復、年復一年的努力付出之後,終於成為那個理想中的自己,有足夠的能力觸摸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堂哥迫切地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也迫切地想要改變家鄉教育的命運,帶著這份熱忱,他很快成為骨幹教學,成為校長,成為全縣教育的標杆。才華橫溢的他,很快得到領導器重,先後到鄉鎮及有關部門擔任一把手,最後成為縣級領導。凡與他共事的人,無一不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 一個人出身無法選擇,但命運是可以靠自己選擇的
    我們對自己的出生環境無法選擇,因為起點的不同,結果也就不可能避免地大相逕庭。今天小編也談談這個話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有的人卻要照常生活著艱辛,而這些只能默默的接受。從娘胎裡出來的那一剎那,就決定了人的出生高低,這公平嗎?當然不公平。
  • 你們相信命運嗎?一個人再努力也鬥不過命運,什麼是命運?
    今天無意間看到這個話題,《你相信命運嗎?一個人再努力也鬥不過命運?》真的是這樣嗎?有些老人說,「人的這一生,都是被安排好的」。
  • 選擇朋友,就是選擇命運
    一個人的志趣、品德、事業都會受到朋友的影響,有的是好的影響,有的是壞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選擇朋友就是選擇命運。所以,如果說選擇朋友,就是選擇命運,那麼,改變自己,就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選擇寬容,也就選擇了理解和溫情,同時也選擇了人生的海闊天空。
  • 人生選擇不了命運,但是可以選擇對待命運的態度
    引言:人生總有一些結果不是我們能完全左右的,我們不能控制命運對於自己的眷顧,但是在自己能夠看得見的地方,可以儘可能地去努力。一個人的事業無成,如果怨天尤人,總抱怨自己的命不好,那麼他會一直命不好下去。一個年輕人問和尚說:「世上到底有沒有命運?」和尚回答說:「當然有。」這個年輕人就感嘆地說:「既然命中注定,那奮鬥又有什麼用呢?」
  • 人生選擇不了命運,但是可以選擇對待命運的態度
    一個人的事業無成,如果怨天尤人,總抱怨自己的命不好,那麼他會一直命不好下去。一個年輕人問和尚說:「世上到底有沒有命運?」和尚回答說:「當然有。」這個年輕人就感嘆地說:「既然命中注定,那奮鬥又有什麼用呢?」
  • 人生好似貓鼠象遊戲,與其等待命運垂青,不如努力讓人生富有餘地
    點名的目的,不是表揚,而是作為公司的反面教材。主任從進會場時的昂首挺胸到漸漸地低垂下頭,再到恨不得把自己藏起來。經理越講越氣憤,索性讓那個主任站起來述職並作表態發言。主任講幾句,經理就會評判幾句,仿佛那個會就是專門給主任開的。主任從開始的戰戰兢兢的發言,一步一步的,聲音裡開始出現哽咽,末了,我發現他的眼淚從眼眶打轉到淚如雨下。不過,他還是保持住了一個男人的堅強,沒有發出哭聲。
  • 《365:逆轉命運的一年》:假如人生可以重來,你會如何選擇?
    如果時光可以重來,你會不會選擇回到過去?如果能夠重回以前,你就真的能夠改變一切嗎?或者你就真的有自信讓自己過得比現在更好?你所得到的每一樣都東西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一通電話改變了幾個人的命運,當精神病醫生李信向大家展示她來自於過去的那一剎那,所有心有遺憾的人都選擇了回到過去逆轉命運。
  • 命運決定了選擇,還是「選擇」改變了命運?
    沒有一個人不會碰到困難,沒有一個人不經歷挫折就能成功。問題不在於眼前的困難有多大、多難,而在於我們是否以一個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面對困難,你消極妥協,那就只能任憑「命運」擺布;面對困難,如果你能以積極的心態看待,並努力朝更好的方向努力,那你將是自己命運的主宰。
  • 幸運與否在於選擇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感覺十分幸運,有的人常感非常不幸,而大多數人則介於這之間。其實,幸與不幸只是指每個人的主觀感覺,而非客觀現實所在。 所謂的幸運,是社會的發展延伸了各式的科學技術,隨之產生了多樣的職業,製造著無數的機會;所謂的不幸,恰恰是這無數的機會而帶來的無數選擇,使人們在選擇的海洋中困惑、迷茫,變得更加焦慮和糾結。
  • 決定一個人成就的高低,不是情商,不是智商,而是直擊「本質」
    1.一個人最大的價值,與車子房子無關,而是燒不掉的東西這三樣東西,就是一個人值不值錢,有多大價值的本質。或許很多人認為是資源,人脈,背景這些東西決定了價值。但這三樣東西,依然是自己不可掌控,不可選擇的。資源和人脈會轉移和消失,出身背景無法選擇。
  • 人生的選擇能決定命運嗎
    人的一生都在做選擇,選擇的結果就是決定,決定之前是制定計劃、搞好策劃、制度目標、打開認知、選好參照等,以避免盲目決策。命運是生命運動的軌跡或事物運行的趨勢,人的每一次選擇就是命運導向的趨勢。小的選擇出現了問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錯誤,是可以更正,大的決策或錯誤的行為是不可挽回的,那就決定了命運的改變。讀書這個問題,有著無數個例證,人們常說的知識改變命運,不用懷疑的是讀書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可以打開認知,獲得能力,有助於避免選擇錯誤。
  • 生活中,有人給予幫助,那是幸運;沒人給予幫助,那是命運
    高貴不是擁有香車寶馬,不是衣著光鮮靚麗,而是融化到骨子裡、血液裡,隨舉手投足從骨子裡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優秀品質和良好習慣。所以,吵架不是因為兩個有矛盾,而是因為不夠愛了。愛有多少,忍耐就有多少。我從來不是世界上最寂寞的人,也不會被憂傷折磨到死去,何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情緒就是心魔,你不控制它,它便吞噬你。不管什麼性質的友誼,都是一瓶白酒,封存的時間越長,價值則越高,而一旦啟封,可能就只夠一個酒鬼濫飲一次,得珍惜。
  • 女人這一生,改變命運的機會只有兩次,希望你能抓得住
    除了靠自己的不斷努力之外,也需要順從命運的安排。女人這一生,可能改變命運的機會有很多,但是真正總結起來,其實最關鍵的機會只有兩次,一次是靠「求知和學習」來改變命運,另一次是靠「婚姻和嫁人」來改變命運。至於很多人說出身與家庭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我覺得這個可以忽略不計,因為,畢竟,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