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看電視劇《安家》,房似錦那吸血鬼式的原生家庭深深觸動了人心。其實,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指的是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就是普通家庭而已,但是現在很多人一說原生家庭,代表的是一類有強烈衝突和刺激的家庭。
網上不是流傳一句話嘛,「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 媽寶男、伏地魔都是原生家庭的一部分。
媽寶男,一個永遠聽媽媽的話,總認為媽媽是對的,永遠依賴媽媽的好兒子。而扶弟魔,一個犧牲自己,永遠幫襯家裡弟弟,為自己的原生家庭奉獻一生的好姐姐。
由於原生家庭中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作為兒子、哥哥、弟弟,他們缺乏獨立性,無法承擔養活一個家庭的責任,所以他們選擇了依靠最親近的人,如果父母沒能力供養這些巨嬰,那麼責任就會落在其他的子女身上,於是「扶弟魔」姐姐成了最終的受害者。
比如《安家》中的房似錦,《完美關係》中的馬邦尼,《歡樂頌》中的樊勝美,《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她們雖然都受著原生家庭的壓榨,同樣都是未婚,同樣性格很要強,在逆境中成長,自立自強,也在不斷努力抗爭,所以她們會跟原生家庭有激烈的衝突,而不是做任人宰割的小白菜。
劇中的房似錦就是「扶弟魔」的受害者,被房媽媽當成提款機,任意敲詐勒索。從小不公正的對待,才會讓她即使被逼著當「扶弟魔」,骨子裡也有逆反怨恨心理,這種矛盾越積越深,早晚有一天會爆發。所以房似錦在得知爺爺去世後,終於與潘貴雨爆發了衝突。
那麼,為什麼會衍生出房似錦這種悲劇性的「扶弟魔」姐姐呢?
因為在很多重男輕女家庭成長的女孩子,小時候父母就會常說:「你是姐姐,就該讓著弟弟。」 還會灌輸一種思想:
所以很多「扶弟魔」姐姐最可悲的是,當時完全沒有想過她所做的事情有什麼不正常,因為這種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了。
不過,不是所有「扶弟魔」姐姐都像房似錦那樣,從小身世悲慘,比如《獨生子》中的林小音,原生家庭待她沒有不好,這位「扶弟魔」姐姐,只能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她就是這種思想的受害人,雖然結婚了,只不過是拖累了新生家庭一起背下包袱,為原生家庭買單,無條件幫扶弟弟,林小音當時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丈夫帶來的傷害,結局自然可預見。
特別在當今,男人結婚買房是剛需,在條件不好的家庭,姐姐妹妹必然會幫扶自己的兄弟。比如,我閨蜜,三年前她哥哥結婚買房錢不夠,她把自己四年上班攢的錢全給了家裡,每個月發工資還寄一部分回去,而且她家親戚多,平時好不容易回趟老家,還要給各家買一堆禮品。當時我就覺得我閨蜜這種行為很傻,在現在看來她也是「伏弟魔」大軍中一員。但是去年有件事改變了我的看法,她跟她男友打算結婚,看中的婚房首付50萬,男方只湊夠了40萬,剩下的10萬是閨蜜家裡湊齊的。
所以有時候看事情也不能只看表面,不是所有的「扶弟魔」都有像房似錦那樣吸血鬼式的惡毒媽媽。正如《完美關係》中的邦尼媽媽那樣,她也是受到上一輩的思想,周圍人也都這樣想的,她也就覺得這是很正常。後來在江達琳的幫助下,邦尼媽媽終於體諒了女兒的不容易。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無論是「扶弟魔」的姐姐,還是原生家庭,都需要轉變思想,兄弟姐妹間互相幫助,本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要讓自己負債前行,己所能及就好。